第53章
说着,从汤碗底下抽出一把薄如树叶的刀片,划向女子脖颈。
擅长替主子们收拾烂摊的她,对处理尸首熟能生巧。
她背对倒地的女子,眼底映出炉中火焰,一簇簇燃烧。
回宫的路上,曹柒见临街的摊位上有售卖柿饼的,便从一箩筐中挑了一个最好的,包在绢帕里,装进衣袖中,眉眼温柔道:“陛下是喜欢吃柿饼的,但胃不好,每次最多吃一个。”
小贩是敢怒不敢言,买一个,挑了半个时辰!
曹柒入宫后,径自赶往御前,禀奏了许多关于宓府办宴的事,只字没提柿饼,也不敢贸然拿出来。
听闻黎昭也去赴宴并中了毒,萧承蓦地抬眼,“可脱险了?”
曹柒像个局外者,如实道:“毒液清理得及时,黎姑娘已无碍。”
萧承紧绷的脸才有所舒缓,却又听曹柒轻声道:“是齐小将为黎姑娘宽衣解毒。”
**
之后几日,黎昭调养好身子,与齐容与约在下一个休沐日见面。
正月过后,白日渐长,天气开始回暖,黎昭站在铜镜前选了一套粉衣白裙,搭配水粉首饰,明快中透着清新。
收拾妥当,她带上车夫去往约定的饭庄,既然齐容与提了要品尝丰盛美食,她就不能扫兴。
黎昭选的饭庄并非奢华的酒楼,而是坐落在犄角旮旯的另一家老字号,菜品丰富,是祖父推荐给她的。
黎昭提前到场,坐进二楼雅室,将备好的谢礼藏在桌子旁的低矮架格里。
饭庄不大,生意却红火,这间雅室还是黎淙托关系替孙女预定的,既要请客报答恩情,自然要大大方方不扭捏,以显示诚意。
黎淙没插手,放任孙女自行报恩。
想到齐容与,少女倍感轻松,谁不喜欢跟清风朗月的人打交道呢。
只是,从晌午等到申时末,都未见那人现身。
快到傍晚了。
被跑堂问了不下十次,是否要上菜,黎昭都只是摇摇头,眼底流露一丝不确定,不确定齐容与何时才会赶到。
她信任他,一定是路上耽搁了,不会无缘无故失约。
“再等等。”
残阳如血霞漫天,被突然召唤至御书房的齐容与久等不见帝王现身,眼看着天色渐晚,宫人开始燃灯,他有些坐不住了,朝候在御书房的曹顺耳语几句,不等曹顺做出反应,就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昂藏轩举的身姿融入夜风中。
在盏盏灯火汇成线的甬道上,他奔跑起来,没有顾及天子是否会不满,也顾不上天子召唤所为何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希望黎昭还没有离开。
灯火大亮的饭庄内,微服出宫的萧承默默坐在黎昭的隔壁。
黎昭等了多久,他就留了多久。
他知黎昭倔强,可这份倔强已转移给了别人。
搭在膝头的双手慢慢收紧,他站起身,越过曹柒走了出去,来到黎昭的雅间前,轻轻一推,站在门口唤了一声“昭昭”。
第21章
一声“昭昭”, 恍如隔世。
黎昭看向房门外的男子,恍惚记起他每次唤她“昭昭”的场景,还是在祖父没有彻底把持朝政的那些年里。
当时还是太子的他, 喜欢一个人在东宫的万顷修竹中静坐,午日到黄昏, 像个峨冠博带的士大夫, 老成持重,偶尔突发雅兴, 会持陶埙吹奏,沉浸在自己的意识里。
也正是少年的老成和优雅,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会儿已在宫里横着走的小伢子, 迈着不稳的步子, 一扭一扭凑到少年面前,举起手里的柳枝示好。
柳枝可做哨子,声音婉转清脆,小小伢子蹲在凹凸不平的假山下, 听坐在上面的少年吹奏不知名的曲子,一双眼眸弯弯, 听得如痴如醉。
自那以后, 小伢子每日都会溜进东宫竹林, 坐在假山上等待少年,她不知他的身份, 只觉得他吹柳哨好听。
可那时的她不懂,再漂亮的柳枝,在竹林的映衬下, 都会显得过于姌袅,不够庄重, 正如她,再女大十八变,都无法匹配正统皇储。
前世为皇后的那段时日里,即便她被帝王冷落,仍会因为容貌秾丽,被一部分朝臣大骂妖后。
他们本该风雨不相逢,可柔情似水的她,总是强行环绕在青山旁,潺潺不倦。
而今,环山的溪水,入河入海,该随狂涛远去,追寻新的意境了。
黎昭敛起过往酸楚,起身无声一拜,既见天子,就大体明白齐容与为何会失约。心中说不出的烦闷,但还是要尽礼数的。
见她如此,萧承心里不是滋味,曾几何时,这丫头在他面前还是鲜活好动的,学不来这份婉约疏离。
他走进雅间,侧头瞥了一眼门外的曹柒,意思再明显不够。
曹柒为两人合上门,背身守在门外,吩咐愣住的跑堂去催促饭菜。
一门之隔,三人当中,有人心如死水,有人心如止水,有人心潮渐起,蓄势待发。
萧承没去看黎昭脸上的排斥,自顾自落座,一袭青衫垂落在长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