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另一派以苏丞相为首的沉默派,他们是不说赞成也不说不赞成,皆抱着观望的态度。
  不同于其他朝臣的态度,大理寺卿张大人却第一个站出来,为此次尘王剿匪出谋划策:“皇上,微臣斗胆建议,以微臣所见,尘王殿下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且身为皇上亲子,若能亲自率兵前往临山剿匪,不仅可解当地百姓之苦,亦可彰显皇家威严与慈悲。如此一来,康县偏南一带,长期受匪寇欺压的百姓定会感恩戴德,而这也正能体现出皇上的仁慈之心啊!”
  皇上闻言,眸光微微一动,似是对这番话有所触动。他轻轻抬起手,望着下首沉声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既然这样,尘王,朕命你率护城营一千五百精锐即刻出发,前往岭山剿灭匪寇,扬我大庆国威!“
  君逸尘连忙拱手领命道:“是!儿臣定不辱使命!”说到这儿他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只是……儿臣自幼身子孱弱,恐怕无法胜任这主帅一职”
  皇上见他这般模样也是一愣,尘王自幼在冷宫长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他也略有耳闻,因此见他这般模样也是一时有些心软。
  他扫了眼下首立着的一众武将,心里犯了难,太出众的怕抢了作为皇家代表尘王的功劳,太弱又怕坏了事。
  这时,立在文臣中的周书翰缓缓向前两步,“陛下,微臣斗胆向陛下推荐一人”
  皇上闻言向下看去,待看清人后,好奇的问道:“哦?不知周爱卿推荐的何人?”
  周书翰微微低头,态度十分恭敬地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所推荐之人,乃是当今锦衣卫副指挥使——顾辞。”
  随着他这句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之声。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一边揣测着皇上此刻心中所想,一边又对周书翰突然提出的这个名字感到惊讶不已。
  然而,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想法,但却没有一个人胆敢轻易开口说话。毕竟在这金銮殿上,说错一句话就可能会犯下大不敬之罪,惹得龙颜大怒。因此,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
  坐在上方龙椅之上的皇帝,听到周书翰说出“顾辞”二字时,脸色先是微微一顿,似乎有些意外。
  但紧接着,他便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连点头道:“对啊!朕怎么就没想到呢?顾辞此人确实不错,不仅年少有为,而且武艺高强,实乃可造之才啊!”
  随即他便又说道:“那就让顾辞陪尘王走这一遭,朕相信以顾辞的功夫与胆识,定能助尘王一举歼灭岭山的这伙匪寇!“
  就这样,前往岭山灭匪寇的事就这样定下了。
  太子不动声色的看了六皇子,又将目光投向身侧的君逸尘,眼里满是对他突然如此行事的不解与防备。
  六皇子在听到尘王要去岭山剿匪患时心中也是一惊,他心中有个可怕的念头,是不是自已在康县豢养死土的事被他知晓了,剿匪只是他的声东击西之计。
  可转念一想,他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他在康县培养的势力已经盘踞很多年了,单凭尘王不可能发现。
  不过,最近刘全和王文昌同时失踪,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他眼眸微沉,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身旁的君逸尘。
  君逸尘将二人的神色尽收眼底,看来六皇子已经对自已这一举动有了防范,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要玩儿,他就奉陪到底。
  很快,尘王殿下奉旨,率锦衣卫副指挥使顾辞和护城营一千五百精锐,前往岭山剿匪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一时间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
  此时,正在路上骑马疾驰的顾辞,有些气愤的对身旁并排行驶的人抱怨道:“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病,本来可以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现在好了弄的人尽皆知”
  君逸尘缓缓拉着缰绳,让马慢了下来,这才神色暗沉的盯着远方说道:“咱们若是自乱阵脚就是上了他们的当”
  顾辞猛地扯住缰绳让马停下来,他一脸气愤的看向君逸尘,“这六皇子可真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君逸尘也停下马,回过头看向他,笑着安慰道:“看来此次剿匪注定不会那么顺利了,你放心等这件事告一段落六皇子随你处置”
  顾辞连忙骑着马走近了几步,“殿下就别逗我了,六皇子罪大恶极,到时候光皇上的怒火就够他受的了,完全不需要我出手”说完,发出一阵愉悦的笑声。
  君逸尘见他如此,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周书翰和大理寺卿张恒早已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提前去了康县,他们最近一直对外宣称,在查上次刘全在康县刺杀尘王的案子,所以也没有人会怀疑到他们身上。
  而皇上给他的那一千五百个城防营精锐,早已磨刀霍霍。他决定采用迂回包抄与突袭结合之策。
  先派出探子伪装成流民,混入匪患之地,摸清楚土匪的据点分布、日常巡逻路线和换防时间等关键信息。主力部队兵分两路,一路五百人佯装成普通商队,携带少量物资,大张旗鼓地从正面靠近土匪经常打劫的要道,吸引土匪出巢。
  另一路一千人则绕道土匪据点后方,利用地形掩护隐蔽前行。待土匪被诱饵吸引而出,对其发起突然攻击。正面的五百人也迅速展开反击,与后方千人形成夹击之势,力求将这股土匪一网打尽。
  第九十四章 岭山匪患2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