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村里借家畜无需费银钱,提前同主人家说好,要用的那几天就暂归自己家了。不过得把牲畜伺候好,不仅草料和水一个都不能少,还不能累着了,否则主人家看到好好的牲畜受了苦,下次便不会再借出。
一头牛、一头驴,都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一天天精心伺候着靠它出力,若是旁人不仔细对待,主家难免会有怨言。
秦蓁凑到柳岚面前环住他的腰,仰着头看他,说道:“我的菜地……似乎也得翻翻土了。”
柳岚在家里开出来的那一小片菜地没什么要紧的,她说的是另一个家的菜地。往年开春都是请周叔他们帮忙翻地,余下时间再自己忙活,秦蓁力气小,一小块地往往要费上两三天。
如今家里有了个壮劳力,没道理还要秦蓁自己动手,但她也知道柳岚要进山,或许没那么多精力。
刚开春,山里能采摘的东西不多,不过听闻有些富贵人家爱喝此时刚发的茶芽,特地收新鲜的茶叶自己炒制。
柳岚去年卖过几回,有位主顾格外满意,给了一两茶五两银的高价,只是早春茶数量稀少,价格再高也寻摸不到,因此冬时常常有人托他多采些。
“翻,明日下午便去翻。”柳岚紧抱住人答应道。
媳妇都这样说了,连翻二里地也并无不可,总归采茶是在上午,从镇上回来将将能赶上午饭,到时再去忙活。
若不是今天不宜动土,柳岚势必要现在去把地给翻了。
……
清晨时分,天色将亮未亮,柳岚轻手轻脚起身,并未惊动秦蓁。
此次要翻过三座山头到往长有老茶树的地方,以他的脚程正好能在辰时之前赶到,那时采摘的茶叶最佳,不仅品质上乘,价格也更高。
与南边开垦好的茶园不同,云山镇所在的府城气候不算适宜,栽种的茶树品质往往差强人意,因此茶园没有兴起。
是以当地人多喝从野山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不过老茶树难寻,零星的小树又炒不出几两茶,普通农家很少有人愿意去费这个功夫。
单撑场面的东西,还没有山上捡的菌子和柴火实在。
至于富农及略有小财的人家,则会去铺子里买上半斤左右用来待客,或者自家得闲了去附近的山林里找找看,采摘后炒制一番,也是不错的待客礼了。
柳岚原本没有考虑过这事,只是有一次采买的管事问了一嘴,他便趁势接了下去,这才寻到另一个门路。
柴刀、茶篓等物昨天已经收拾妥当,洗漱完后柳岚穿戴好手衣和围项,只匆匆热了几个馒头就出门了。
锅里的水还是温热的,秦蓁可以直接舀水盥洗。
揭开笼屉,看到里头有柳岚留的两个馒头,她顺手添了几根柴,借着温暖的灶火用完早食。
该拜访的亲戚已经拜访完了,该来的客人也已经来过了,秦蓁打理好家中的一切,拿钥匙锁门后朝着东边走去。
左右近来无事,不如先将院子打扫一番,能带的东西也陆续带过来,省得到时堆作一团难收拾。
——
正月十五闹元宵。
所谓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作为处在春节末、回春始的盛大节日,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一同庆祝。
在这天,屋顶的炊烟会早早升起,用过晚食后,一家人锁好门窗,唤上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前往镇上赏灯看热闹。
柳家的驴车载着秦蓁夫妻俩和柳罗兄妹,前头有柳文轩在驾车领路。
于红英本来叫他们俩过去坐一架车,可柳岚想着是第一次和秦蓁一起赏灯游玩,不知会何时归家,便婉言推脱掉了。
结果半路碰到坠在人群后面的柳罗和柳彤,于是把两人顺带捎上。
秦蓁将斗篷掀开,拢住柳彤瘦弱的小身板,以免受到寒风的侵蚀。
“秦姐姐,镇上挂的灯是不是真的多到能把天照亮?”小丫头应当是头一次去看元宵灯会,满眼的好奇和兴奋。
“是有很多,但把天照亮的场景我倒是没见过。”
“那有踩着棍子站得很高的人吗?”
“有啊,比你阿岚哥哥还高呢。”
“哇!”
柳岚的身量在整个村子里算高的,小姑娘一听能有那么高,顿时惊讶不已。
柳罗一边听着妹妹的童言童语,一边坐在柳岚身旁学驾车。
从夏到冬,他常跟着柳岚去捡山货,大部分的活都能做,估计日后自己单独去镇上的机会也不少,因此借着这次先学学。
风依旧凛冽,路过行人旁边时还能听到几声闲聊,驾车的人却在路上没怎么说话,只闷头赶路。
镇外每到赶大集或是这种盛会的时候,便有人做守牛车驴车的生意。价格不贵,也就五文钱一辆,那人多半在衙门里有门路,寻常小贼不敢轻易招惹。
柳岚和柳文轩早已熟门熟路,付了钱后同人打声招呼便不用管了。
柳罗和大伯一家还算熟悉,柳岚交代他到时若是没见着自己,跟着他们一道回去也不妨事。
秦蓁则在一旁叮嘱柳彤千万要紧紧跟在哥哥身边,别被各种新奇玩意迷了眼。
灯会热闹是热闹,可事端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