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稻田里时时有人,又是沾亲带故的同族,因此不用担心草垛会被人偷走。
  稻草除了做牲畜冬日的口粮,平日里还能编草席、垫床铺,也是农家要看好的家当。
  甚至有些不愿割茅草的懒汉,会趁着这时去偷旁人的稻草盖在房顶上,用来冬日御寒。
  新房子地界大,柳岚和大伯家一商量,干脆将稻草都放在那边的屋檐底下晾晒,把门锁上,既不用占晒谷场的地方,也不怕被人偷走。
  秦蓁好似某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连收稻都能看出稀奇来,她悄悄问柳岚:“稻秆上的稻谷可以打下来,那我捡的那些怎么办啊?”
  柳岚忍不住笑,回道:“像碾麦子那样碾下来。”
  “哦,这样。”解了困惑,秦蓁继续到大伯家准备午饭。
  她手艺一般,只能几样菜色轮着倒腾,不过秋时成熟的果子多,好歹能换点花样。
  昨天买的寒瓜已经在新家的水井里镇着,小院的葡萄架上也有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再加上李青竹送的梨子和石榴,足够吃到稻子收完。
  不知是葡萄藤争气还是柳岚和她照料得好,今年结的葡萄确实更多些。
  最晚出嫁的姑娘也已经到夫家有一个月了,等农忙过了,秦蓁准备践行诺言,按当初说的那样去各个姑娘家里拜访。
  也和柳岚说好了,到时两人驾着驴车四处走走,就当是“游历”一场。
  随着稻田里露出的稻茬越多,收稻一事也渐渐步入尾声。和晒麦子那时一样,两个年轻汉子守晚上,其余人照看白天,一家人一起忙活,把稻谷收进粮仓才安心。
  这头刚歇一两天,那头柳春苗就要出嫁了。
  同样是两人一起参加宴席,柳岚不用像在李家那般拘谨,毕竟来的宾客大多是他们柳家人,随意碰上一个汉子都能说上两句。
  大伯娘被请到灶房帮忙去了,谭月则带着秦蓁到处转悠。自己人办的宴席,不至于没位置坐,万一真坐不上桌,也少不了一口饭吃。
  礼金是柳岚去写的,随了两份,秦蓁本想自己再另写一份,但她已经嫁给柳岚,这样做怕是不妥,反正柳春苗看到了也应当能猜出来。
  额外的那二两银子提前给过了,这几天都住在大伯家,两家离得近,得闲了去串串门并不稀奇。
  这丫头有时咋咋呼呼的,怕她收到当天乐不可支,秦蓁只好先把人按捺住。
  果不其然,柳春苗那天的笑就没落下,一个劲对她说好话。不过机灵劲倒是没少,知道自己偷偷藏起来,否则春苗的娘亲看向她时不会那般自然。
  ——
  不知不觉中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乞巧节。
  两人定情求亲的场景好似就在昨日,秦蓁现在依旧记得柳岚收到自己的香囊和玉佩时极度欢喜的笑。
  今年她并不打算参加,当初本就是借着节日同人道明心意,如今已经成亲,便没了参与的意义。
  不过周围几个村子的姑娘和妇人应当都会过来,倒是可以和李成玉她们聚一聚。
  “阿岚,收拾好了吗?”
  “就来!”
  村长和一些长辈已经带人先过去了,秦蓁夫妻俩不着急,准备慢慢走到那边。
  柳岚把衣裤换成长衫,腰间挂着那块玉佩和香囊。秦蓁则一如往常,并未多加打扮。
  柳岚瞧着两人相似的衣裳和颜色,总算觉得登对了许多,确认家中一切妥当,便落锁带着人出门了。
  秋风吹落枯败的叶,在不甚明朗的天光里,原本苍翠的青山开始染上秋意。
  前后都有同村的人,碰到熟悉的聊上几句,可以渐渐并行或依旧走自己的,热闹的说话声伴了一路。
  因是在外边,秦蓁和柳岚没有牵手,只是挨得极近,随意聊着不着调的闲话。
  “咱们是不是该搬家了?”
  在自己家住得太舒适,秦蓁都快忘了花钱新盖的房子。
  柳岚点头,“是该开始准备了。”
  把地里的庄稼收完,再歇上几天,就又该去山里捡山货了,只能趁着中间的空挡搬家,否则误了时候,冬天不好做生意。
  “我明天先去打扫,顺便把不占地方的一些小物件慢慢带过去,剩下的就交给你来,好不好?”
  “好,辛苦我们蓁蓁了。”
  “也辛苦我们阿岚。”
  两人相视一笑,借着衣袖的遮挡悄悄勾了一下手指。
  ……
  巧手比试的空地上到处都是人影,有第一次参与的年轻姑娘,有刚进门没多久的妇人,还有闲逛的婶子和阿婆。
  汉子们依旧在外圈等候着,不得跨越“雷池”半步。
  秦蓁和柳岚在不远处等其他人,身在其中,又好似隔绝了热闹。
  “秦姐姐!”
  秦蓁转身看去,发现是刚刚过来的李成玉,她朝那边过去同人汇合。
  “原想着先到的会是青竹。”
  “她在家里收果子呢,肯定比我慢。”李成玉牵起秦蓁的手,两人互相看了看,瞧着对方的脸上没有忧愁和苦恼才安心。
  秦蓁正想说什么,侧头看到准备做坏事的某人,便将话头一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