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渡魔成圣> 第37章

第37章

  若是败了,宗门必然沦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谢衍相信三相能够护住儒宗,护好门下弟子。至于儒门是否还能维持过往煊赫,他临行前心里多半也有数。
  事实上,三相确实撑起了失去圣人的儒宗,并非是以谢衍所期望的方式。
  主宗隐世,风飘凌、沈游之另辟新宗,分流弟子。
  虽然保存了大半儒宗道统,却使得一个庞然大物彻底三分,不复当年辉煌。
  从此,正道第一宗跌下神坛,隐于世间。
  谢景行收回思绪,心中仍有疑虑,“即使无圣,三位师兄联手,也能撑起儒宗一段时日。当年的儒宗发生了什么,让三位师兄从此分道扬镳?”
  风飘凌的茶盏在桌上发出脆响,神色骤然凝冻。
  谢景行见他动怒,也不换话题,执着追问:“圣人陨落,儒宗五百年前,当真如此难以为继?”
  沈游之眸底的光芒凌厉如刀,又脆如琉璃,仿佛隐藏着深深的伤痛。
  他冷哼:“若是师尊还在,谁敢觊觎我等宗门,谁敢欺我儒门弟子?”
  谢景行:“当年发生了什么?”
  白相卿似乎不欲正面回答:“只是些旧事。”
  沈游之将手中茶盏摔于地面,冷声道:“旧事?是旧仇才对吧!四百五十九年前,仙道众门派,在宋澜那牛鼻子的默许之下,联合起来逼我山门,声称圣人与魔君有染,才登仙门失败,德不配位,不应当做这正道第一人。并且要上儒宗搜山收集证据,毁师尊身后清名,败我儒宗名声——可笑啊可笑,枉我等三人都坐镇儒宗,他们以天下大义的名义来,我们却无法向仙道同僚动手!何其窝囊!”
  “道祖不管俗物,师尊去后,仙门就彻底由宋澜掌管。他默许的事情,若是我等反抗了,就是和整个仙门作对!”
  那时候的儒宗刚刚失去圣人,人心正是涣散的时候。
  沈游之咬牙切齿:“他们嘴上说着清查与北渊的勾连,实际上了山门,就是冲着圣人遗物而来的。冠冕堂皇,无耻之尤!”
  当年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与道门开战,儒门三相虽身负渡劫修为,道门、佛门也有渡劫修士。他们若是先动手,才是真正的玉石俱焚,天下大乱。
  道门宋澜恰恰是看准了他们不愿轻启战端,要他们忍气吞声。
  谢景行没法辩解,与魔有染这一点上,他的确洗不干净自己。
  不过,三相竟然承受过这么大的压力与恶意,儒宗被仙门挟持,经受了这等屈辱,不甘不愿地沦落至此。
  谢景行的眼眸霎时冷了下来。
  他身故还未五十年,他曾庇护的仙门就胆敢欺上他宗门,欺他徒子徒孙,说他们一声狼心狗肺都是抬举了。
  白相卿长叹一声:“时也命也,此事不宜再提。”
  风飘凌拂袖,桌上残局被他毁去,棋子散落时,有琳琅碎玉之声。
  “为何不宜再提?相卿,近五百年的蛰伏,你的心气已经毁了吗?”
  风飘凌看向白相卿,一字一顿,句句生寒。
  白相卿眼眸骤然紧缩。
  风飘凌转而向谢景行看去,“小师弟,要记住一点,道统之争,杀人不见血,你若没落,必有豺狼。”
  谢景行也是在刀光剑影中一路走来的,哪能不清楚仙门背后的腌臜丑事。
  “谨记教诲。”
  风凉夜还是第一次听这么多内幕,面上浮现不甘之色,“那三相内乱,分道扬镳,其实是一场戏?”
  白相卿:“当年虽然只有我留在儒宗,但是飘凌、游之并非忘恩负义之辈。他们与主宗同气连枝,在危机时刻保护弟子与儒门传承,也要示弱给宋澜看。”
  “他们是不会容许儒宗再强盛的,违逆大势,必然会被毁灭,索性做一场戏,要他们以为三相离心,儒宗已经不足为惧了。”
  谢景行的关注点不同:“当年儒门围困之局,究竟是如何化解的?”
  儒门三相皆一怔,默默不答。
  谢景行知道自己问到重点了,旁敲侧击:“我是问了什么不该问的?”
  风飘凌道:“也没什么可瞒的,不过是欠了个人情。”
  沈游之不甘愿:“天大的人情。”
  白相卿接话,为恼怒的沈游之解围:“四百五十九年前,魔道帝尊殷无极率领一批精锐魔兵长驱直入,速攻长清宗,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那时道门弟子全在围攻儒宗,长清宗宗门内部空虚,被魔修一围,损失惨重。”
  沈游之一乐:“我还记得当时宋澜知道宗门遭围的表情,精彩的和戏剧变脸一样。他斥责我们勾连魔道,背叛仙门。当真好笑,魔君与仙门仇深似海,他先把人手都抽调出来围微茫山了,怪敌人趁虚而入,掐他七寸,怎么说的出口?”
  谢景行失笑:“原来是‘围魏救赵’之策。”
  是别崖会干出来的事情。
  风飘凌颇不甘愿,却承认:“这个人情,最后魔君向我们换得了参与圣人祭的资格,五百余年的圣人祭中,他无一次缺席。”
  白相卿摆弄着玉箫,无奈笑道:“毕竟当年曾助我们维护了儒门仅存的威严、声誉与圣人遗产,即使再看不惯他的行事作风,我们对上那个人,不到万不得已,也是不会翻脸的。”
  所以,殷无极那一日才会在圣人庙外徘徊,他真的是来祭奠他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