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二天早上,陈蒨起床更衣,见韩子高居然躺在床上装睡,不来服侍自已,气得上前连踢那人屁股几下。
  “你还有个臣子的样吗?朕都起来了,你还在这呼呼大睡?”陈蒨咬牙切齿。
  韩子高翻了个身,又睡了。
  王奕微笑地问:“陛下和韩将军又为什么吵架了?”
  “哼,”陈蒨道:“他就这样,不顺着他的意,他就不理朕,朕岂是他能摆布的?”
  王奕差点笑出来,心想,圣上这话说早了吧!
  陈蒨说:“朕看他这次闹到几时?朕这次决不妥协。”
  韩子高闭着眼,一字不发。
  “气死朕了,早知道就不跟你说了,唉——”陈蒨无奈地叹口气,甩了甩袖,大步出殿而去。
  王奕捂嘴偷笑,心想还不是您自个宠的,老夫少妻不就是这样的么。
  第132章 反手一刀
  等皇帝来到政事堂内,三省宰辅、八座卿土都已经到了。
  陈蒨端坐御座,对众人道:“卿等若有要紧的事可以先奏,若无事,朕就开始今日的议题。”
  太子中庶子虞荔起身、拱手说:“陛下,今天下初定,朝廷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解决国用不足,臣与孔中丞商议,希望能重启盐酒由官府专卖的制度,以增加国用。”
  御史中丞孔奂起身道:“春秋时,齐国管子主张‘重鱼盐之利’,‘煮沸水以籍天下’,这一举措使齐国迅速富裕强盛,成就五霸之首。汉武帝末年,由于连年战争,耗资巨大,国库入不敷出,天汉三年初榷酒酤,之后国家获利丰厚,国库日益充盈。此两项制度历朝历代多有延袭,然八王之乱后,国家战乱频繁,徒有制度已无法执行,现在国家安定,臣请陛下重启两项制度,在各州郡强制执行。”
  陈蒨点了点头:“中庶子和中丞的建议甚好,朕自登基以来,实行轻徭役、薄赋税的制度,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朕虽勤俭节约,但国家税收有限,光是节流是不够的,还要开源,现在国家逐渐安定,重启这两项制度,不会增加普通百姓的负担,盐酒由国家专卖,不仅增加国库收入,也可以防止天灾人祸时,有奸商抬高价格、屯货居奇,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朕认为可以,不知在座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臣附议。”“臣附议。”……
  陈蒨道:“那就由中书省拟诏吧!”
  中书令谢哲拱手:“臣遵旨。”
  【天嘉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奂以国用不足,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诏并施行。这是陈文帝治理国家又一重大举措,使陈国在较短时间内,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之后盐酒专卖也成为历朝历代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一直沿行至今。】
  “众卿可还有事要奏?”陈蒨问,见无人启奏,便道:“朕今日召集诸位是有大事要与卿等商议决断。”
  “朕得到密报,缙州刺史留异欲图造反自立,他已暗中派兵进驻下淮及建德,封住了钱塘江上游,朕打算派兵征讨他,不知卿等意见如何?”陈蒨问。
  殿内顿时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过了一会,侍中到仲举拱手:“臣等商议的结果一致,赞同陛下派兵征讨,不知陛下可有主帅的人选?”
  陈蒨说:“留异狡猾,征讨的主帅必须要能征贯战,朕想派桂阳公、司空侯安都为主帅,寿昌公、吴兴太守周宝安为前军,其余从征将领人选由诸位推荐,众卿以为如何?”
  殿内又是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很快,侍中到仲举拱手:“臣等同意陛下的建议。”
  陈蒨哈哈大笑:“甚好,就这么办吧!征讨留异是重大军事机密,众卿今日就推荐好人选送给朕过目,朕阅过如无问题,明日由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后日就颁发下诏,不要错过最佳战机。”
  三省宰辅皆点头:“臣遵旨。”
  陈蒨对到仲举使了个眼色,见到仲举没理会自已,又连使了两个眼色,到仲举这才慢腾腾道:“陛下,文招子回京已有一月,朝廷还没有任命。”
  陈蒨盯着他看,见到仲举不说话了,心想,诶?下文呢,德言你怎么不说了?又连连眨眼示意。
  到仲举说:“圣上的意思是想任命文招子为右卫将军。”
  顿时殿内一片哗然之声。
  陈蒨心里这个气,不是跟德言你说好的,由你来提议,怎么成了朕的意思,德言,你这反手一刀是想让朕尴死当场啊!
  第133章 不合规矩
  事已至此,陈蒨只好硬着头皮说:“嗯嗯,子高平定成州匪乱,化解了当地汉僚俚的民族矛盾,又说服冯仆进京朝拜、欧阳纥入京任职,稳定了岭南局势,为国家立了大功,这样的功劳应当给予奖赏。子高侍卫朕多年,尽职尽责,在右军任上时,麾下统驭众多,成为京中诸军之首,将土们无不听从他的号令。朕觉得他的能力足以胜任右卫之职,眼下吴州刺史有空缺,朕想调文几前去赴任,由子高担任右卫将军,卿等意见如何?”
  吏部尚书袁枢道:“陛下不提也罢,既提此事,臣有话不得不说。韩将军在成州的功绩,臣等也是看在眼里的,可是为何三月不到,陛下突然把韩将军召回,诏令还是发的八百里加急的密函,因为是密诏未经过三省,全由陛下一人决断,不知陛下这么急的调回韩将军,只是为了授韩将军右卫将军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