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唯一欣慰的,是清瑶的小跟班慕嫔还算好学得力,且对清瑶还算忠心,算是一个可造之材。
  要不然她要重新考虑扶持容妃了。
  “皇祖母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宣惟开口,成功将太皇太后放在清瑶身上复杂的视线吸引了过来。
  清瑶坐在对面,事不关己的吃着小点心,不时喝上一口清茶。
  一旁的慕晓晓则在琢磨着太皇太后的敲打,手边放着一本账册,暗想着其中的错漏,怪她可以,可不能连累了娘娘。
  太皇太后闭目默念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在睁眼望向小孙儿,满眼都是慈爱的笑意。
  “看到你们,祖母哪有什么烦恼?倒是你皇兄,近日忧思过度,你见了他要好生劝劝他别累坏了。”
  八王余孽又冒出了头,本就被后宫之事烦得夜不能寐的宣呈更加烦忧,前几天夜里竟闷头摔下了榻,这才更加频繁的招宣惟进宫议事。
  宣惟诚孝,总会先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是,孙儿晓得的。”
  为了少听太皇太后恨铁不成钢的暗示,清瑶见她正被宣惟哄的高兴,眼神一转,趁机找理由请辞。
  太皇太后也想让自己脑袋放松放松,贵妃容貌赏心悦目,然实在生了一副笨肚肠,气人的很。
  自是同意让她退下。
  清瑶带着慕晓晓赶紧离开,刚出了慈宁宫的范围,就听见一道温润的声音唤他。
  “小皇嫂,请留步。”
  清瑶顿住脚步,扭头看见他,仰头,眼神不客气的问他有何事?
  别以为她不知道,宫中那些贱人背后议她愚蠢。
  但清瑶可从不认为自己蠢,她一贯认为自己只是不喜欢动脑子,而不是没脑子,她聪明着呢。
  就说眼前这个外人口中风光霁月的瑞王。
  他不老实!
  哪有人面上一本正经,眼神却带钩子的?
  她才不是蠢鱼,才不会咬钩。
  宣惟面色不变,眼中的笑意满的倾泄而出,直直的盯着她,掌心展开,放着一个香囊,“小皇嫂你的东西掉了。”
  清瑶摸了摸空荡荡的腰间,眸中闪过一丝奇怪之色,什么时候掉的?
  “那就多谢了,安竹。”
  一旁的安竹赶紧上前拿过香囊。
  “本宫就不耽搁瑞王的时间了,告辞。”
  清瑶扭身离开。
  宣惟凝望着她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到底怎么才能让小皇嫂多看他一眼呢?
  那就要研究研究她想要什么了?
  往往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被人看在眼中。
  他要做一个很有利用价值的人。
  思索着近日探子们传回的消息,小皇嫂骤变的行事风格,宣惟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第190章 后宫替身一二三四……13
  养心殿
  宣呈脸色难看的扫落御案上的奏折,怒吼道:“混账东西!都是混账东西!咳咳咳,都想着气死朕!”
  捡起掉到脚边的奏折,宣惟随手交到一旁的李全手里,劝道:“皇兄何必动怒,如此岂不如了那些贼人的意?”
  “阿惟,你可知这奏折上参的何人?”
  宣呈气愤交加的抖了抖手里捏着的折子。
  “是丞相那个老狐狸,皇后的好父亲!朕就知道他有异心,两头下注!”
  把折子扔给宣惟,“你亲眼看一看,朕就说当初怎么冷家为了帮朕几乎全灭,而他何家损失虽有,却得以保全府中上下。
  原来他背地里早就跟六贤王那罪人搭上了关系!”
  宣惟展开折子,一目十行,皱眉道:“这不过是捕风捉影之事,当不得证据,皇兄纵然起疑,这怕是也难当证据吧?”
  可有时,捕风捉影比确凿的证据还要恐怖,帝王的多疑比证据可怕。
  “且看这谁得利不就知道了?!”
  宣呈还是余怒难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八王之乱,就连皇祖母都被逼的要让皇叔他……”
  说到前瑞王,宣呈顿了一下,略带愧意的看了宣惟一眼。
  宣惟眸中适时闪过一丝黯然,却佯装无事的垂下了头。
  “可他何家呢?有皇后,有丞相,要不是朕觉得对何家荣宠太过,怕他们失了平常心,并未大肆封赏。
  恐怕朝中如今早就成了他何家的天下!
  又岂知他何家早就包藏祸心,暗地里还跟反贼余孽来往,他们要干什么,想干什么?”
  是不是只等着皇后生下嫡子,就对他这个皇帝下手?
  宣呈眸中闪过阴霾,还好,他早就防着皇后和她身后的何家。
  这些年,除了一个皇后之位,和何相本有的相位,一直压着何家其他人出头。
  要不然还不知如何被动。
  “朝中盘根错节,八王余势仍在,朕能信任之人不多,阿惟,何相与反贼余势勾结之事,朕唯有交给你调查才放心。”
  “是,臣弟必当调查清楚,绝不冤枉了何相,也不让有罪之人逃脱。”
  宣惟垂首应下,嘴角勾起细微向上的弧度。
  ——
  搅乱了一潭浑水,清瑶天天有吃不完的瓜。
  今天这个哭,明天那个闹,尤其是跟她并列两傻的丽妃,战斗力实在惊人。
  仗着失子之事受了委屈,她拼命的刷存在感。
  不是去皇后大门紧扣的坤宁宫闹,就是嫉恨容妃有孕,天天拉着一帮妃嫔去容妃那里请安小坐,一坐就是半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