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红酒、枫糖、牛奶以及各种牛肉食品。
  也难怪这里没多少人,看了几家的产品多是以奶制品为主推,像是奶酪和黑巧克力都不符合国人胃口。
  肉类罐头产品的价格又贵得离谱,就是姜向北看见十五元一个的罐头那也得当机立断掉头就走。
  第一次参加展会,不仅举办方准备不齐全,就是参展方也明显没摸清国内的发展状况。
  一个月工资就买五个罐头,那是有钱没地儿花烧得慌。
  走着走着,一股子香甜而熟悉的气味飘散开来。
  这个展台前站着群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大家正对着个做……华夫饼的女青年小声议论着什么。
  “我们去看看。”
  一看到跟自己生意相关的行业,张路立刻好奇凑了上去。
  原来,几个中年男同志正在讨论的是那台华夫饼机器,两边人正在争论这种饼子能否在国内推广起来。
  姜向北笑。
  再过几十年华夫饼都不会成为国内的主流饮食,更别提现在还是物资相对没那么丰富的年代。
  张路和王钊凑上去尝了点华夫饼,然后给出和姜向北相同的判断。
  而姜向北目光则很快又被被隔壁无人问津的展台所吸引。
  一大排外文字翻译过来就是烘焙食品。
  两个大胡子外国人和两个国人青年,各坐在四个角落,眼神没什么焦距地发着呆。
  姜向北走进去,只有一个年轻人反应过来。
  不过看她就是个小姑娘,青年动动身体又坐回板凳,桌上的书终于跟着翻动了一页。
  左边柜台后有大面墙壁是对产品的介绍。
  巧克力、谷物、糖果、各类果干,以及各类面粉。
  目光往右边一移,看见了还有烘焙产品的包装品。
  蛋糕盒子和各种装糕点的塑料盒子以及机器。
  姜向北对其中的果干类产品很有兴趣,特别蔓越莓和罐头眼下正是需要的时候。
  “请问。”姜向北抬了抬手。
  “你好,你好。”
  大胡子中年人说着口流利的北市话走向姜向北,并没有因为她年纪小就有所轻慢。
  走过来间,不仅拿上了介绍册,还从柜台里端了杯饮料。
  “您北市话说的真好。”姜向北先夸奖,大胡子中年人笑盈盈地把饮料递给她:“我在北市xx大使馆工作了五年,你尝尝,这是我们国家的特产蔓越莓汁。”
  “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称呼我江河就行。”
  “江河先生。”姜向北抿了口蔓越莓汁,接着指向牌子上蔓越莓和蓝莓的单词:“我想看看蔓越莓干和杂果罐头。”
  “你稍等。”
  江河转身,又赶忙去把另一个大胡子叫了过来。
  那个大胡子不会说国语,江河翻译了一通后他叽里咕噜地回了大段话。
  反正姜向北和裴玄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你们稍等一会儿,库斯先生去仓库取样品。”
  后来姜向北才知道,前两天的展台其实根本不是今天这种全靠文字介绍为主。
  本来摆满样品的柜台因免费试吃被洗劫一空,稍不注意连售卖的货品都会被偷走。
  而且这里面还混了不少其他国家展台的工作人员。
  “昨天刚摆出来的牛奶。”江河指了指旁边展台里一个在喝牛奶的外国人:“在他嘴里。”
  所以今天食品展区的人都不摆试吃出来,就是有样品也锁在柜台里。
  “蔓越莓汁添加的是甜菜制作的白砂糖?”姜向北又抿了口蔓越莓汁道。
  “小姑娘挺懂行儿!”
  这个连北市人的儿化音节都学得一模一样的外国人挑起大拇指,很是赞叹。
  百分之九十的人应该都尝不出甜菜和蔗糖之间的差别,就是他自己也同样吃不出来。
  “甜菜的甜只有甜,甘蔗的糖因为加工程序,会多多少少携带着一些焦糖香。”
  “原来如此!”江河一脸恍然大悟:“难怪我总觉得咖啡里放了糖会有一点点焦糖香。”
  “不知道你们蔓越莓干的规格是多少?”姜向北又问。
  “这得等库斯先生来回答,我今天其实就是来充当翻译的。”江河摊手。
  也许是看姜向北他们是潜力客户,连忙邀请两人到柜台后的休息区落座。
  等待的这么会儿功夫,王钊和张路高高兴兴跟了上来。
  两人成功把那群想要让厂子发展创新的人劝退,并且给几人指了不远处卖彩色电视机的展台。
  “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
  一坐下,张路就忙问。
  “我发现了蔓越莓干和罐头,先看看样品。”
  蔓越莓在各种面包中运用的相当广泛,当然这只是针对姜向北而言需要。
  对张路而言,这家厂商展示的食品其实他都可以接触。
  “你们看那些包装。”姜向北指向角落里的各种包装机器介绍:“包装行业在咱们国内说是一句白纸都不过分。”
  买条鱼用绳子穿,买面包就用白纸包起来往菜篮子里那么一塞。
  现在的人对包装还没有任何要求,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个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大。
  包括但不仅限于食品行业。
  姜向北只是这么随口提两句,王钊的表情变了又变,张路用胳膊撞了下好友:“你说妹妹是不是咱们的大福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