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裴厌辞梳出好几条仕途路子。
文弱书生是国子监最传统的路子,他们学习国子学,熟读儒家经典,旁征博引,也是朝廷最需要的人才。
除此之外,他又在算学,法学那些基础上加了专门为工部培养人才的工学和农学。
而在国子监改革的同时,学事司也要监督各地官学和私人书院跟着改革,在从村塾乡塾启蒙识字开始,还要加入基础的算学与法学,更重要的是从童试起就将这些加入选拔内容中。
到了国子监这边,他们将筛选综合人才和突出人才,得以进一步培养。这样,他们是在举全国之力让国子监出来的监生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哪怕只是平民。
顾亿随听着他头头是道地分析,等到最后报钱数时,失声尖叫起来。
“你说一年要七百万两!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陛下,您觉得多在哪?”裴厌辞一副好商好量的样子温和道。
顾亿随下意识往亭边侯着的人瞄了一眼,期盼能够得到对方的开口,帮他解围。
母妃常告诫他要节约,治国也跟过日子一样,能省则省,以前还好好的教育措施现在怎么就不能用了,非要花这笔冤枉钱去改革。
“那个、裴卿呐……”顾亿随忸怩道,“你看,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大宇在父皇手上也不错,没你说的那样,急着要改革吧。”
“必须改革。”裴厌辞断然道,“其中道,陛下可以听我慢慢讲。”
倒卖盐铁案和京陷之乱仿佛一块遮羞布,在此之前,全天下都在为孝明帝创造出来的盛世津津乐道,并为此无不傲然。
殊不知一切由盛转衰的过程都是缓慢漫长的,像大宇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
站在后人的角度,将几十上百年的历史长河压缩成短短的一段,他们能一目了然,说出孝明帝供养道士花费巨大,说出朝廷早已腐败溃烂,贪腐横行,即使天佑大宇没有天灾横行,百姓也过得捉襟见肘。他们被沉重的税赋徭役和世家圈地剥削压得喘不过气来,赚钱难的同时,一日比一日疯涨的物价让他们多吃一口饭都成为奢侈。
这些是繁华背后的腐骨暗疮,掩盖在棠溪追这个曾声名显赫的权宦美人皮之下。
对于身处在这段漫长衰落时期的人来说,他们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总是带着严重的滞后性。
他们看得到过去的辉煌,预见不到未来的图景。
居安思危的道谁都明白,可人总是很容易被眼下华丽的表象蒙蔽。
裴厌辞慢条斯地将道揉碎了细细讲给他听,顾亿随领悟很快,不住地点头。
“裴卿,你放心,想做甚就放手去做吧,朕都会支持。”
没有裴厌辞,他现在还在冷宫里与母妃作伴,哪里有现在的锦衣玉食。
“多谢陛下。”
“裴祭酒,陛下,你们原来在这里,叫臣一顿好找。”
红花碧柳间走来一位美人,长发半束,左右眼皮眉尾画着浅淡的烟雨雾山,右眼上扬的眼尾处缀着几朵娇艳的桃花,与身上银灰色袍角的桃花相衬。
江南香软艳甜的风,也吹到了安京,自是一派风流肆意。
顾亿随缩缩脑袋。
棠溪追美得雌雄莫辨,倾国倾城,可那浑身的气势阴毒凌厉得瘆人,仿佛流着毒液带刺的夹竹桃,一看就不好惹。
“你找朕有何事?”
他将勺子放下,在那双靡艳洞幽的眼神下,好似不管说甚做甚都是错的。
加上他又重掌扼鹭监,父皇都压不住他,自己哪来的本事压制人。
“户部有些事情要和裴祭酒商议。”
“哦,那裴卿,你先忙吧。”顾亿随连忙赶人。
“臣先告退。”裴厌辞行礼刚离开亭子,手就被并行的人悄悄拉住。
“做甚,有旁人瞧着呢。”他有些不习惯,耳朵悄悄红了,嗔了他一眼,“不是说好何时辰回府,你怎下地了?”
先帝出殡不到十日,顾九倾施加的鞭伤一点没见好,他这贸然下地走动,肯定加重伤势。
“那小子一点都不识相,甚也不懂,还缠着你问那么多,通通答应你不就好了。”棠溪追委屈吃味道,“你也不瞧瞧,天都要黑了。”
“就算不懂还硬要听,他是有那个心在的。”裴厌辞脸上笑得温和,却不带感情。
就不晓得现在所见,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他。
“当初你若直接坐在那位子上,现在御前站着的人就是我了。”
裴厌辞失笑,“你还缺那点御前权力?”
“就看权倾朝野的祭酒大人给不给吧?”
“你开了口,我还有不给的道?”
裴厌辞笑得宠溺。
他何尝不想要那个位子,只是时机仍然不成熟。
在内,看似一大半朝臣支持他,但他若敢篡位,那些支持他的顾家臣子第一个跳出来把到扎到他身上。
在外,姜逸正率领几十万大军与大熙对抗,安京的兵权在顾万崇和彭楚琅手上,他虽然与两人关系交好,但没有好到能发起宫变的地步。
“走吧。”
“去哪?”
“户部,你来了刚好,帮我坐镇,他们肯定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不敢不答应。”十指纠缠,手臂越来越贴紧,裴厌辞笑得明媚清朗,捏捏他的脸颊,“这张脸真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