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星日夜坚守,未曾合眼。他的面容逐渐变得憔悴,眼神中却始终透着坚定。而苏凛依旧静静地躺着,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这让沈星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但他知道,自已不能放弃,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都要全力以赴。
终于,在一个阳光透过遗迹缝隙洒下的清晨,那微弱的光线如同希望的曙光,照亮了这片寂静的空间。苏凛的手指微微颤动了一下,这细微的动作如同平静湖面上泛起的一丝涟漪,却被沈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身体前倾,眼睛紧紧盯着苏凛的脸,声音略带颤抖地轻声呼唤着:“苏凛,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在沈星焦急而又充满期待的呼唤声中,苏凛的眼皮缓缓睁开。他的眼神起初有些迷茫,仿佛刚从遥远的梦境中归来,映入眼帘的是沈星满是疲惫却又无比欣喜的面容。那憔悴的面容上,一双眼睛因为熬夜和担忧布满了血丝,但此刻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我……这是怎么了?”苏凛虚弱地问道,声音沙哑而干涩,如同破旧的风箱拉动时发出的声响。沈星赶忙将一杯早已准备好的灵泉之水喂到他嘴边,苏凛轻抿一口,那清凉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润了润他那干涩的喉咙。沈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然后将他们与黑暗之魂战斗以及苏凛受伤昏迷后的事情一一道来。
苏凛听着沈星的讲述,微微皱眉,他能感受到自已身体的虚弱以及灵魂深处仍残留的伤痛。他的身体像是被抽空了力量一般,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无比艰难。但当他看到沈星关切的眼神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辛苦你了,星儿。”苏凛说道,他试图坐起身来,却发现身体十分无力。沈星连忙扶住他,双手紧紧地搂着他的肩膀,“你刚苏醒,还需好好调养,不要乱动。”灵虚子在一旁检查了苏凛的身体状况后,神色凝重地说道:“你的身体虽然开始恢复,但灵魂创伤仍需时间愈合,这段时间切不可再动用灵力,否则会前功尽弃。”
沈星轻轻地点点头,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依然充满挑战。他在苏凛的床边坐下,紧紧握着他的手,仿佛害怕一松手他就会再次消失。苏凛看着沈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这微笑像是在安慰沈星,也像是在告诉自已,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们都会一起面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星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苏凛。他为苏凛熬制各种滋补的汤药,每一碗汤药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还在遗迹中寻找一些温和的灵力修炼方法,帮助苏凛慢慢恢复体力和灵力,同时又不会对他的灵魂造成伤害。苏凛在沈星的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有了起色,他的脸色开始变得红润,眼神也有了更多的光彩。然而,他们都知道,这只是漫长恢复之路的开端,还有许多未知的危险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而那被封印在石碑中的黑暗之魂,也如同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爆发,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他们必须在苏凛完全康复之前,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可未来究竟会怎样,他们又该如何应对那未知的危机,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他们心头,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期待。
第102章 遗迹异动
苏凛的苏醒让沈星心中的巨石暂时落了地,但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他们所在的遗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四周的墙壁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即将崩塌。沈星急忙站起身,警惕地环顾四周,只见原本静止的古老符文像是被注入了生命,一个接一个地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光芒相互交织、蔓延,逐渐在空气中勾勒出复杂而神秘的图案。
灵虚子的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他低声说道:“这等异动绝非寻常,恐怕是封印黑暗之魂的举动打破了遗迹内某种微妙的平衡,亦或是触发了其隐藏许久的防御机制。”沈星紧紧握住苏凛的手,感受着他尚显虚弱的脉搏,心中满是担忧。苏凛则回握住沈星,给他一个安慰的眼神,示意自已并无大碍。
三人不敢有丝毫耽搁,顺着符文闪烁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脚下的石板路也不再平稳,时不时地突起或凹陷,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肆意摆弄着一切。他们艰难地来到了遗迹的一个偏殿,这里弥漫着一股更为浓郁的古老气息。
偏殿中央,一座巨大的雕像矗立着,那雕像刻画的是一位身着奇异服饰、面容庄严肃穆的古人。雕像的身躯高大而魁梧,双手呈托举状,仿佛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就在他们踏入偏殿的瞬间,雕像的眼睛突然亮起两团耀眼的光芒,如同两盏明灯,直直地射向地面。光芒所及之处,一幅由光影构成的地图缓缓浮现。
地图上标记着许多奇怪的地点,那些地点用闪烁的光点表示,它们的分布毫无规律可言,有的位于高山之巅,有的则隐匿于深海之渊,还有的似乎在无尽的沙漠中央。沈星凑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光点周围都环绕着一些若有若无的线条,线条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些奇特的形状,像是某种古老的阵法,又像是神秘的符号。
沈星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这会不会是与彻底净化黑暗之魂有关的线索?也许我们需要按照地图的指引去探索。倘若能在这些地点找到净化黑暗之魂的关键之物或者方法,或许就能真正恢复天地间的平衡。”苏凛微微点头,尽管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一试。留在此处,也只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