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他的嘴角不曾上扬,但说出来的话语调是轻快的,脚步也很轻盈,也没再赶缠着他们问这是什么药的周小楼。
  “吃了这些药,阿哥心跳得就不会那么急,心口也不会痛了。”周劲难得有这个耐心,和小楼说这么多。
  周小楼不知为何他哥出去了一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脾气又好,说话又温柔,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哥高兴啊。
  小楼希望他哥每天心情都这么好。
  “小楼,你陪在这阿哥说会儿话,我去把药放进箩筐里。”周劲要把一包包的药装进箩筐,妥善收好,就安排了小楼来给付东缘解闷。
  付东缘瞧着哥俩儿的互动,在旁边看着也乐呵。他忽然有一个让高兴的人更高兴的主意,挥挥手,将小楼招来,俯下身在他耳边说道:“想不想看你哥嘴都笑歪了的模样?”
  周小楼自然想看。他哥这个人他知道,心事重,喜怒都不形于色,整天绷着一张臭烘烘的脸,看他勾下嘴角都稀奇,别说笑了。
  这嘴都笑歪了,该是多么地难以自制。他哥得高兴成什么样,才会露出这样的笑脸。
  周小楼期待极了,问阿缘阿哥:“要怎样才能见到?”
  付东缘在他耳旁支招:“一会儿你哥过来,你在他身边蹦两下,跟他比身高,问他最近是不是长高了,怎么都够不到他的肩头了。他保准啊,会咧开嘴笑。”
  “真的吗?”周小楼跃跃欲试。
  付东缘听见声音了,朝放置箩筐的库房挑了挑眉,说:“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小楼小孩心性,等不及周劲过来了,蹦蹦跳跳地迎着他哥跑去,在他肩侧跟他比着高度,看到差距后,大力地摇着他哥的手说:“哥你最近吃什么了,怎么长得比我还快?”
  不止是小楼,连站在一个斜斜角度的付东缘都看到周劲飞快地扬了下嘴角,然后恢复成语重心长的弧度,低着声音跟小楼说:“多吃饭,就能长高。”
  小楼看见他哥笑了,简直是乐疯了,攀在他哥肩上说:“一会儿我吃两碗饭行吗?”
  周劲脑袋里冒出的第一句关于训诫的话是“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这是从前他们阿爹常说的。他想提醒小楼别因现在日子好过了就忘记了以前的艰难与困苦,但随即又意识到,这话说出来除了浇熄小楼此时的快乐外,没有其他的用处了。
  小楼已经够懂事了,这些道他都懂,都记在心中。
  只是两碗饭而已,他们这么卖力地耕种,这么卖力地活着,当真连两碗饭都吃不起吗?
  于是周劲搂着跟小楼说:“不管几碗,吃饱了就行,咱们的目的是将肚子填饱。”
  付东缘在一旁听得很欣慰,他知道习惯了省吃俭用的人,遇上吃饭这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时,第一反应是想能不能省,再考虑能省多少。
  居安亦要思危,有粮当思无粮难,所以就算是有粮食、有积蓄,也宁愿饿着肚子不填饱。
  这是老一辈的思想,也是这个朝代周劲这样的庄稼人的思想,可付东缘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干活为的是吃饱,那就要及时兑现。这是最朴素,最容易达成的一个愿景,攒到后头做什么?
  身子垮了,想要挽回可就要花大代价了。
  从前他们受后娘苛待、磋磨,如今熬到了头,日子握到了自己手中,攒下的每一个铜板、每一口饭他们都有权决定去留。
  “走喽,做饭去喽。”付东缘一声令下,兄弟两个屁颠屁颠地跟了过来。
  “哥做吗?还是阿缘阿哥来煮?”周小楼仰头看着周劲,好奇地问道。
  周劲看了一眼已经将袖子挽了起来并在厨房挑选衬手工具的夫郎,默默找准自己的定位:“阿缘阿哥做,哥哥会帮阿哥打下手。”
  周小楼亦挽起自己的袖子,积极道:“我也来帮忙。”
  付东缘看了眼厨房里还有的食材,当即决定了自己要做的菜,正要拍板,当众宣布,不知何时出门的得益叔提了两篮子的菜回来。
  有沾着露水的春笋,有好嫩好嫩的韭菜,有肥大叶子的白菜,还有水灵灵的萝卜……看着就觉得春天已经装在自己嘴里了。
  “得益叔,怎么买这么多菜啊?”小楼在城里举目无亲,只得劳烦得益叔时常去关照一下,周劲本就觉得亏欠,今日又吃了他的……周劲这心里啊,真是有说不出的愧怍。
  “哎啊,这不高兴吗?荤菜我都没买,都是买素的,花不了几个钱。”刘得益瞧见周劲这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带了肉来,我用素的换肉吃,那是我赚了,别替我心疼。”
  这肉也不是周劲买的,是凤姨送的。一想到这,周劲心里的这些歉疚,都化作了对自己的气,又开始绷着一张脸了。
  付东缘了解自己这个相公,第一点就是,不习惯别人对他好,第二点是,别人要是对他好啊,他一分恨不得当做十分来还。
  回报凤姨的事他们已经说妥了,一会儿吃完饭,就去铺子里挑。
  回报得益叔的,也得赶紧找个出口,让他先把这种歉疚化作实际的行动,心里也能好受些。
  付东缘脑子转得快,也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把刚才的一个发现结合起来,立马就有了主意。
  他凑到闷声闷气洗菜的夫君旁,用手肘戳了戳他,问:“你会做木匠的活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