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不急,慢慢来。”周劲见哥儿今日弯了这么久的腰,担心他的腰遭不住。
付东缘并没有感觉到不适,拢起一把稻谷后,递给了周劲,等他接过,再弯下腰取另一把。
周劲力气大,一把稻谷打两次,上头的稻粒基本就脱干净了,但怕他哥儿急,转动那稻谷,多打了几次,让哥儿递稻谷的节奏慢一些。
一次两次,付东缘没有发现,多了付东缘就注意到了,说:“那稻谷都空了,你打它干嘛?”
多打几次,飞进去的是草叶,而不是稻粒,这不是给后续的筛选增加工作量吗?
而且有时间这人就该站着歇一口气,而不是在这白费气力。
“我就这个节奏,不会加快的,你打好了,就站那歇着。”心率已经在高位,付东缘不会为难自己。周劲打得快,他宁愿他站那歇着。
周劲* 调整了一下,还是打两次,打完第一次他会将稻谷转一圈在打,这样能将节奏调慢些,也能打得更干净。
“没啦,这是最后一堆啦。”小楼欢快地把最后一捧稻子抱了过来。
脱稻粒的工作接近尾声。
付东缘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看着拌桶里金黄饱满的稻粒,还是满足大过劳累。
“明天割下一亩地。”
付东缘撑着拌桶休息的间隙,周劲把水拿过来了,叫夫郎和弟弟喝水。
小楼将竹筒里的水一饮而尽,付东缘喝到一半,问周劲,你喝过没有。
周劲弯腰拢着拌桶里稻粒,捡拾着掺杂在稻粒里的稻叶,听见哥儿叫他,他直起腰,摇了摇头。
付东缘把自己喝了一半的水递去,叫周劲喝完。
稻粒运回家晾晒之前,先粗略地筛一遍草叶。
将手插进金光闪闪的稻子里,满鼻都是稻谷的清香,汗不住地往下落,滴在谷粒上,也从裤管子里不住地往泥地上滚。
这就是粮食,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粮食。
付东缘捧着一把黄灿灿的稻谷说:“等新米碾出来了,咱们一定要做一顿新米饭吃。”
“好!”小楼想起阿哥做的甑子饭,要流口水了。
用簸箕将拾掇一遍的稻粒铲进谷箩里,周劲挑回家,付东缘跟着一起回,在家里干起了晒谷子的活。
晒席铺好,赤脚踩上去,用耙子将成堆的稻谷摊平,要遇上了没拾干净的稻杆、草叶,还得弯下腰将它们逐一拾起。
最后弄得平整而均匀,就可以让稻谷尽情地享受阳光的照拂了。只是晒上小半个时辰,就得来再翻一下。
弄完稻子,付东缘拾掇拾掇,准备去生火做晚饭,还得喂个鸡鸭鹅。
周劲和小楼呢,见日头还高着,就过去帮忙活不过来的丹姨和低头叔割稻子打稻子了。
这么忙活了三天,家里两亩多一点的地全部割完,除去税收,剩五百斤左右。
这些粮食,留一些囤家里,剩下的全卖了。
辛苦几个月,将一两半的银子握在手里时,周劲能感受到自己的掌心热腾腾的。
但这还不算完,早稻割了,地又得赶紧翻起来,将晚稻种下。统共就十来天的时间,要抢着农时在立秋之前把晚稻种完,不然水稻杨花之时再碰上这大风季,结出来的籽粒就多数是空瘪的,收成就不能和早稻比了。
周劲卖完粮食,没在米商那里多耽搁,马不停蹄地回家。
进院子,要把银子交给哥儿,自己拿着锄头再去地里捣鼓一遍,迎面就撞上了满脸笑容的金贵叔与吉婶。
两口子是专程来找周劲的,周劲不在,就同缘哥儿闲聊了一会儿。
“我们啊,用卖粮食的钱买了头两岁的小牛,没下过地,脾气可大,想叫你训训。”
训牛金贵也会,但这几天主人家收黄豆,收花生,缺人,他同吉婶得回去,实在抽不出时间。
收完黄豆再回来训呢,又晚了,抢不上农时,耽搁了种晚稻,得不偿失,只好来麻烦周劲了。
不过这牛也不是白训,金贵说:“训好之后你们家先用,往后若要用牛来翻地、驮东西,随时来借。”
他们家就等去河湾村收完了黄豆与花生,再回来犁。
有牛助力,翻地的活就变简单了许多。
周劲想的是往后建房要打土砖,需得雇头牛来踩泥,金贵叔家若有,他就不用跑别处去借了。
这么想着,周劲就将训牛的事应了下来。
两岁的小牛,对下田干活这事儿表现得很抗拒,周劲拿竹鞭训了两天,它肯拖着犁往前走了,只是没干多久就要停下,吃吃草籽,喝喝水,以及甩着牛尾巴玩。
这时周劲就要跟它磨性子,教明白有体力的时候不能偷懒,没体力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这件事。
训牛看着简单,实则门道很多。
付东缘对这事儿很感兴趣,非常想去看自家相公怎么开化那头牛的,但他抽不出时间。
除了要喂鸡鸭鹅,他还要收院子里的花生及各种豆类。
黄豆绿豆红豆收完之后要晒,晒完之后要打籽剥籽,籽粒弄出来后再晒,晒得干干爽爽扬去尘屑再装进瓦瓮里储存。
期间小楼一直在院子里给阿哥帮忙,直至他哥将牛训好,将自家的田犁好,耙平,可以插秧了,他就又跑去地里忙活了。
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周劲一家三口忙得脚不沾地,自起床起,他们成了陀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地旋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