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各位同学请注意,女子3000米决赛现在开始点名,请参加女子3000米决赛的同学尽快到报名处集合。
  3000米来了!杨雨兴奋地拉住陶浅望看台走,你知道吗?3000米可是要跑七圈多呢!
  这么激动,我们班有谁报这个了吗?陶浅除了学习不关注其他,要不是杨雨有项目,她都懒得来,不如装生病在教室里刷题。
  杨雨已经三两步登上了看台最高处,瞅见远处有一队列来到了跑道的起始点,连拍陶浅的肩指着那处道:还能有谁,当然是方会凌报了啦!在那,已经开始入场了!
  居然是方会凌!陶浅连忙跟着站上去朝那处望,可她近视严重,即使带了眼镜也不是很能看得清。只能捕捉到一个相似的高挑身影做着拉伸,然后定住姿势预备,枪响后,整个人飞快弹出去。
  四周欢呼声如山如潮,顷刻将她淹没。本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的陶浅深受影响,着了魔一般,不由自主地跟着看台上其他人一起喊起了加油。
  谈茵的视线紧紧锁在方会凌身上,她本想试着跟跑几下,结果没多久就累得喘不上气,被迫缓下脚步大喘着粗气,唯有脑袋锲而不舍地跟着转。
  一圈两圈
  四圈五圈
  方会凌一直牢牢占据着第一的位置,第二名长手长脚的女生一开始还能紧跟她身后,第三圈开始体力上的差距显现出来,一点点落下身距。直到数不清第几圈,已经被甩快大半圈了。
  方会凌就像个高功能的机器,配速均匀迈步潇洒,呼吸也十分规律。不像被套圈的最后几名同学,呼吸已经彻底乱了,喘得面目狰狞。
  代表最后一圈的枪声响起,观众席上的欢呼声此时也达到了高潮。谈茵已经如约候在了终点处,望着方会凌遥遥领先地拐过大弯从远处跑来,身后数十米空无一人。
  50米30米10米
  越来越近,然后越线。
  代表胜利的横条挂在方会凌腰间,滑落到地面。谈茵赶忙上前搀扶住她,心情浪潮般澎湃,连带声音都微微颤着:赢啦!会凌你太厉害了!绝对实力的第一名!
  方会凌任由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靠在谈茵身上,她望了眼身后还有50米才抵达的对手,张扬地笑了起来:我就说我会是第一个冲线的吧!
  嗯!辛苦了,喝水。
  等会儿喝,让我缓缓的。方会凌起来稍微走了几步,牵住谈茵的手往班级的据点走去。
  哇靠赢了!这都快甩第二名一圈了吧!太牛了!杨雨喊得嗓子都哑了,转开水瓶仰头灌了几口。
  陶浅,你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成绩好、运动神经发达、长得还贼好看!哦对,她家好像还挺有钱的,看每次来接她们的都是豪车。
  是啊陶浅呢喃着。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呢不,方会凌不完美,真正完美的人的社交圈也该是完美的。
  想起刚才方会凌靠在谈茵的肩上、方会凌牵着谈茵的手一起走,明明是女孩子间十分正常的互动,她却觉得格外刺眼。明明她的成绩比谈茵要好多了,为什么方会凌不主动找她玩,而是和那个人一起?
  被灌输成绩至上思想的陶浅始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第14章 分班,分俩班去了
  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在次日下午准点结束。
  获得排名的同学一一上讲台领取了表彰,方会凌收到了三张个人奖状,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还获得了老班自费购买的小礼品一个熊猫橡胶钥匙扣。
  方会凌拿到手上还没捂热就献宝似的送给了谈茵。
  为什么给我?这是你赢来的呀。谈茵受宠若惊。
  哎呀,我想给你,姐姐就收下嘛!以后我还会给你很多很多礼物的!
  谈茵被强行塞了一手,怔愣片刻,低声问了句:为什么?
  方会凌没听清,什么?
  没什么。谈茵默默将挂件挂在了书包拉链上。
  老班说高一会是高中三年中最轻松的一年,谈茵没感觉。第一年就快压得她喘不上气了。越是往后学,越是发现自己天赋的滞涩。
  不,她可能压根就没有天赋,曾经的所谓天赋都是努力的假象。如今的她再怎么努力,成绩也只是卡在30名上下。
  转眼到了期末,结束后要面临文分科的问题。
  谈茵没有先选,而是问了邹阿姨和方叔叔的意见。二老的口径惊人的统一:这个看凌儿自己的选择,她喜欢什么就报什么,反正有我们给她兜底。
  最后方会凌还是报了文科。为此科的老师们郁闷了好久,奈何思想工作做了几回人家依旧雷打不动地认死文科,他们也没辙。
  文科班共有三个,这次不巧,她们没能分到一个班。方会凌不高兴地企图去和领导论,被谈茵拦下。
  谈茵倒是乐得见到,虽然她很喜欢和方会凌在一起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在看到分班表上一左一右分居的两个名字时,她真的有种难以言说的轻松。就像当初为了不伤害方会凌主动从她身边跑开时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