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乔安的确有点饿了,她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她从托盘上拿起一片白面包,她看到一张瓷碟上盛有果酱,即使她不凑到近前,她也能闻到一股明显至极的清甜果香气,她猜这果酱一定是今天早上女仆刚刚熬出来的。
她问起陶丽家中的状况,陶丽眼带笑意的同她讲了一会家中那几个淘气的小家伙。陶丽眉眼飞扬,无需多加夸饰,就可让人感觉到她对自身生活的满意。
看她这副样子,乔安沉默了一下。
……
公爵夫人从教堂赶回家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来看望乔安。她被公爵夫人抱在怀里,然后极其爱怜地亲吻了一下额头。
“你真是吓坏我了。”
乔安毫不怀疑公爵夫人说的这句话。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她觉得若不是公爵夫人顾及她的精力不允许,对方大概想要走到哪就把她带到哪里。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以往总是要同妻子争执上几声的公爵大人,难得对妻子的态度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而谢尔巴茨基公爵有着独属于他自己的表达心情方式,他一向靠金钱来实现这个。他见吉蒂在大病过后消瘦了些许,就干脆将裁缝请到家里来,为她从头到尾重新裁制几件日常服、礼服。
乔安没有拒绝的公爵夫妇的好意,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她要是选择拒绝长辈的关心,对方反而会更加不放心。
陶丽在家中又陪伴了乔安几天,待确定她是真的不药而愈,没有留下后遗症时,她终于彻彻底底的松了一口气。
她家中孩子多,之前吉蒂病重,她不得不把他们都抛在家中,让管家女仆和家庭教师看顾着他们。如今见吉蒂痊愈,心中就难免挂念了起来。她想,孩子有没有老实听老师上课?她离家前,大女儿似乎有点闹肚子,不知道现在好了没有。
心里挂念的多了,陶丽干脆向父母和乔安提出辞行。
“母亲,我要回去了,大家都知道的,我家中是谁也指望不上。”陶丽说。
公爵夫人有些不舍地问:“什么时候走?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我后天再走,还能再陪大家两天呢。”
公爵夫人知道她家中事情多,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多留她一会,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乔安倒是问:“陶丽,你家中是不是有一个来自法国的女教师?”
陶丽有些疑惑她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她说:“是的,为了家中的那几个小家伙,斯基华他特意聘请了两个家庭教师,其中就有一位女教师来自法国。”
斯基华正是她丈夫。
乔安突然这样问,是因为原著中一开篇就写道,陶丽的丈夫出轨了家中的一位法国教师。
她的这位姐夫期待着已经不复青春美貌,看上去如此平庸的陶丽,会如同上流社会每一个贵妇人一样,宽容又司空见惯地对待这种事情,完美扮演好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
既幸运又不幸的,这桩丑事被陶丽发现了。她没有如他想象的那样对此沉默,而是选择了爆发。
然而这不过是无用功,后来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乔安清晰地记着,长袖善舞的斯基华以一种淡定的姿态,在心中默默分析了一下家中的仆从以及陶丽身边的好友会有多少人站在他这一边,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大部分,或者该说“几乎全部”。
第229章 安娜·卡列宁娜
(2)
于是,乔安现在面临一个有点微妙的情况。
她心理清楚,原著中她的姐夫背着陶丽,勾搭上了家中的法籍教师,与对方发生了关系。
然而目前的问题在于,她不知道她姐夫现在出轨了没有。
说不定他现在仍然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好丈夫,但要是她擅自提醒,害得陶丽疑神疑鬼,反而让本来恩爱的夫妻产生矛盾,这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但要是对方已经出轨了,她明知未来会发生的一切,却始终作壁上观,又未免太冷漠了些。
不过,乔安始终谨记一点——
剧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她来到这个世上,一切就有了不同。
在乔安从陶丽口中得知,她家的确有一位法国来的女家庭教师后,就说:“她教得还好吗?你和娜塔莉都结婚后,有时候我想练习一下法语都找不到人陪我了。”
她这么说是有缘由的。
这要从此时的时代背景谈起。
随着法国出了一位太阳王路易十四,法语一步步取代了拉丁语在欧洲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哪怕随后法国霸权渐渐瓦解,法语依然以一种势不可挡之态风靡欧洲上流阶层。
在今时今日的俄国,贵族家庭的成员会说法语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别说是她现在身处的莫斯科了,就算是俄国如今的政治中心彼得堡,都人人以会说法语为傲。
练习法语可是一件再正经不过的事情。
听见乔安这么说,不用细说,陶丽心里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她的意思。
吉蒂大概是想借一下她家中的那位法籍家庭女教师。
在她们三姐妹中,吉蒂的法语说得最为流畅。然而在她与二妹娜塔莉都出嫁后,估计家里就再也没人能像以前那样随时随地同吉蒂用法语交流了。
父亲母亲他们虽然会说法语,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社交活动。她还未出嫁的时候,有时候一整天的时间里,她们姐妹三个仅在用餐前后才有机会同父母聊上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