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林家上下都以为这次送走了贾政一家子,他们就暂时可以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变故忽生。
  第199章 199
  莫郁一觉睡醒,就感觉房间里头的气氛有点儿不太对。
  实在是太安静了。
  而且隐约有些血腥气味,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莫郁试着想要喊两声,却发现嗓子干得像是要冒烟了一样,根本喊不出来。
  看看窗子外头的天色,还是漆黑的黑夜,连月亮都没有,愈发让人心中有些不安。
  莫郁心中着急,但是却并不慌乱。他尝试着动了动手脚,发现虽然有些麻麻的,但是还是勉强能动的,心中这才稍微安心了一点儿。
  他又侧耳倾听了片刻,发现四周一片安静,根本没有什么人声,心中不免又揪紧了。
  寻常虽然说他屋里头也不留什么人,但是总是还有人守在外间儿的,就怕他有个什么事儿,要叫人的时候,寻不到人来,那就不好了。
  他们林家虽然一向低调简朴,并不是那种崇尚奢华的人家,可也不至于连基本的仆妇随扈都没有。
  莫郁年纪还不大,所以奶嬷嬷陈氏还在他身边儿服侍。
  当然这陈嬷嬷并不是真的要给他喂奶——都七八岁的大孩子了,肯定是不能再跟小时候那样了。
  不过陈嬷嬷本身也是读过书的——她爹是姑苏城外葫芦庙附近的一个书生,嫁的男人也是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读书人家。
  这样的人原本不会给人做奶娘的。
  但这陈嬷嬷为啥会过来给莫郁当奶娘,这中间也有个缘故。
  既然是葫芦庙附近人士,那肯定就跟甄英莲脱不了关系。
  也是合该这陈嬷嬷她家倒霉,当年葫芦庙炸供,直接把一条街都给烧了。
  不单单只有紧邻葫芦庙隔壁的甄士隐一家子,还有旁边儿几户人家也都受了牵连。
  其中就有这陈嬷嬷一家子。
  她娘早逝,只有个秀才老爹,因读多了书,眼睛不太好,耳朵也背,故此没有听见街上说的“走水”了的喊声,直接被烧死在了家里。
  陈嬷嬷新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女儿和努力读书准备考功名的相公也死在了那场大火里——这俩是因为房子起火、烟雾太浓,被呛到了,伤到了肺,咳了半个多月才没的。
  同样咳了许久的还有陈嬷嬷的婆婆,但是这老人最后扛过来了,并没有跟孙女和儿子一样去世。
  只是病根儿却是落下了。
  她因丈夫早死,早就常年哀叹自己命不好、克夫,这会又加上克子、克孙女,反正就都是她的错……
  陈嬷嬷没法,只能一边儿给她抓药、照顾她、奉养她,一边儿慢慢宽慰她,总算是没有再每天寻死觅活了。
  不过既然是年老的病人,需要长期服药,那么这个负担就不是一般地重了。
  恰好当时姑苏城里头的林老爷家新添了个嫡子,要找乳母,陈嬷嬷心一横,就带着婆婆来应征了。
  贾敏最是个心善的,林如海也是个宽厚的人,听说陈嬷嬷家中情况这么惨,俱都十分同情,又见她生得样貌端正、谈吐举止很有分寸,甚至还能看书识字,当然立刻就拍板儿把她给留下了。
  这六七年间,陈嬷嬷把林默玉从一个小婴儿奶成了大孩子,实在是很不容易。
  毕竟林默玉这个身体,小时候那可不是一般地费神。
  三天两头生病不说,便就是好的时候,也是病恹恹的,看着随时都能一口气儿没上来就嘎了的样子。
  要不是陈嬷嬷悉心照顾,恐怕还没等莫郁穿过来,林默玉的这个病弱的小身子骨儿,可能早就无了,那可真是什么故事都不会发生了。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陈嬷嬷对林默玉和整个林家来说,都是功臣。
  陈嬷嬷对林默玉和林家那真是掏心掏肺,当然林家对她也是十分照顾。
  当年陈嬷嬷有点儿像是“卖身养婆婆”的意思。
  不过贾敏和林如海却都没有让她签卖身契,只是按着雇工的手续办理的。
  类似于他们家铺子里头的掌柜的和活计,大家完全是契约合作关系。
  而且这契约是单方面的。
  就是陈嬷嬷有随时可以选择离开的权利,林家不能拒绝。但是林家要是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是不能辞退陈嬷嬷的。
  为了陈嬷嬷照顾她那个年迈的婆婆方便,贾敏甚至还给她和她婆婆安排了一个小院子,基本上就是过着包吃包住还有工钱的幸福生活。
  在这种环境之下,陈嬷嬷的婆婆心情也好转了很多,终于不再想着寻死觅活,开开心心地过了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太太是三年之后没的。
  走的时候还是贾敏出面,给了陈嬷嬷二十两银子,又叫家里头的管事们帮着料理。
  贾敏倒是想要帮着料理,但是那个时候林默玉正病着,她也着实是有心无力了。
  好在丧事儿办得很是体面,陈嬷嬷对此感激不尽,伺候愈发把林家当成是自己家一样了。
  她的婆婆没了之后,她彻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的确是除了林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了。
  林如海和贾敏对此都持欢迎的态度,毕竟这陈嬷嬷一直都是林默玉的奶娘,把这个唯一的儿子交给陈嬷嬷,他们是放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