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为此,他也能明白五阿哥的心思。只是,汗阿玛既然和太后娘娘商量了人选,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也无力改变。
  他只好安慰五阿哥道:汗阿玛待六格格颇为宠爱,会给她挑个好人婚配,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五阿哥无奈叹气:希望如此吧。
  宁寿宫里,康熙正在和太后娘娘商量六格格的婚事。
  康熙和太后说了人选之后,太后立刻提出反对意见:不行,我不同意。
  太后闷声道:皇帝要是把六格格嫁到漠南,那我不会反对六格格远嫁。我虽然没有亲手养大六格格,但这些年相处下来,我知道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身为祖母,我心疼她。六格格也是皇帝你一手看着长大,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孩子,你怎么忍心把六格格嫁到漠北那个荒芜之地?
  太后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如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按照所处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
  漠南蒙古也就是科尔沁蒙古,是最早依附大清的蒙古部落,也是如今的太后和仙逝的孝庄太皇太后的老家,科尔沁蒙古和爱新觉罗两族多有通婚。若是皇帝将六格格嫁到漠南,那太后还可以借助自己父族的势力抚照她一二。
  而漠北蒙古,是因为忍受不了漠西准噶尔部落的肆意侵扰,近些年才依附大清的,此前从未有过通婚的先例。大清对漠北的掌控也极为薄弱,再加上漠北蒙古经常遭受漠西准噶尔部落的骚扰,战火纷飞,极不安全。
  太后怎么可能同意康熙将自己亲手养大的小姑娘,嫁到这样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弥漫硝烟的地方?
  太后质问康熙:难道这件事再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吗?
  康熙无奈道:皇额娘,儿子已经和土谢图汗部的汗王通过气了。朕身为一国之君,既然已经答应把六格格嫁给他孙子,怎么可能出尔反尔?那孩子前些年进京受封郡王时,皇额娘你也远远地见过一面。他长得不差,此战又立下大功,同时他是土谢图汗部的下一任汗王,怎么也不算辱没咱们家六格格了。本来朕也想多留六格格几年,但土谢图汗王老了,身体不好,担心长孙压不住他的那些叔叔伯伯,这才和朕商量先将婚事定下来。
  太后叹了口气,知道康熙打定了主意,六格格嫁到漠北这件事是再没有改变的机会了。她道:如今噶尔丹残部还在草原上游荡,六格格要嫁到漠北,怎么也该再等几年才是。
  康熙见太后答应了,自己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虽然自己是六格格的汗阿玛,但若是太后执意要为了六格格出头,他身为儿子要遵守孝道,也实在不好反驳。
  他见太后放松了条件,笑道:这个是自然的,朕也不是那等不顾女儿性命的人。到时候还要把土谢图汗部的那小子叫进京来,叫皇额娘过目呢。
  太后闷闷地不吭声。
  康熙见太后不接话,便换了话题,笑道:这次北巡,草原没有落雪,皇额娘特地命人送来的冬衣倒是没有派上用场,白费皇额娘的一片心意了。
  太后见康熙给了台阶,不好再沉默下去,便也笑:没用上总比你冻着好,你们这些孩子,就是仗着自己年轻,不肯好好穿衣服。我看你这个汗阿玛,和小五小时候赖皮不肯穿衣服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
  康熙接话道:那也是皇额娘心疼儿子和孙子们,才给了我们这些小辈赖皮的机会呢。
  太后被逗笑了:今晚叫上几个孩子,在宁寿宫用膳吧。
  康熙应是,吩咐梁九功:你先去把几个格格阿哥叫到宁寿宫来乐一乐,朕也是时候考量考量他们的功课,看看朕不在京的这段时间这几个小子有没有偷懒。
  梁九功见如今气氛融洽,见机插嘴说了个笑话:别的阿哥奴才不一定知道,九阿哥听到这消息一定把眉头皱得死紧,不知会担心成什么样呢。
  知道九阿哥惫懒,康熙和太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几个没成年的孩子被叫到宁寿宫,宁寿宫一下子多了这么些孩子,登时热闹起来。
  康熙先把六格格和九格格叫到身边说话,表达自己对这两个孩子的宠爱。
  六格格,过来让汗阿玛看看,咱们家的小丫头都长成大姑娘了。康熙表现出自己对六格格的慈爱,拉着她坐到自己身边,你的额驸是土谢图汗部的敦多布多尔济,征讨噶尔丹之时这小子表现得不错,亲手割了噶尔丹逆贼的脑袋献给朕。朕看他身强体壮,相貌俊朗,是个青年才俊,倒和朕的宝贝女儿勉强般配。不知六丫头你意下如何?
  六格格假意羞红了一整张脸,低下头轻声道:既然汗阿玛说他是个好的,那他必然是好的。女儿的婚事由汗阿玛一力做主就是。
  康熙对六格格温顺的回答很满意,他笑道:你这孩子可有什么想要的,朕一并赏赐给你。
  六格格低下头假装想了一会儿,笑着摇头道:女儿身为皇家公主,吃穿不愁,并没有什么想要的。女儿只盼望着汗阿玛和太后娘娘能身体安康,永享万福,让女儿能多为两位长辈尽孝。
  康熙点点头:那这段日子你就住在宁寿宫吧,朕也会常来这儿看你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