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晚饭已毕,天色尚早。于婆婆饭后服了药,精神竟好了许多,还有余力与朱大娘交谈。二人虽相差十余岁,却也话得投机。
  言来语去,无非是围绕着晚辈之事。谷茉在一旁静听,偶尔插上一两句话。
  方玉竹思忖着谷茉心系盘下医馆一事,遂打算出门查看。佟老伯与三位妇人并无多少共同话题,闻知此事,便主动请缨一同前往。
  二人步行至医馆,约莫用了两刻钟。见那招牌依旧悬挂,说明医馆尚未被他人盘走。这院子方玉竹曾进去过几次,确实宽敞,完全符合谷茉之前的要求。
  思索片刻,方玉竹便携佟老伯去找牙子询问价钱,竟是五十两银子而已,当即决定翌日交款。
  方家出手阔绰,牙人做过两次交易,自然明白这一点,点头答应。方玉竹这才满意而归。
  回到家中,见谷茉与朱大娘各抱一个孩子在院中乘凉,于婆婆的精神亦好了许多。
  听了方玉竹的讲述,谷茉欣喜若狂,立刻兴致勃勃地向大家阐述她的计划,但未提及想让佟老伯帮忙之事,她觉得佟老伯会主动找上门来。
  谷茉觉得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自己的规划,于是提笔书写起来。这一写便是近一个时辰,最后拿着厚厚的一沓计划书,给方玉竹细细讲解。
  方玉竹见谷茉神采飞扬,自怀孕以来少见如此热情。谷茉的意图是将医馆改造成饭馆,白天正常营业,晚上售卖夜宵,且离家近,颇为便利。
  此外,食材可以直接从村中采购,既省事又新鲜。谷茉对自己的厨艺颇有信心,虽非专业厨师,但菜式新颖,加之她的审美,店铺装修定能吸引顾客。
  谷茉还尝试过外卖服务,这对赶路之人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她将这些想法告诉方玉竹,得到夫君的支持,干劲更足。
  两人长谈至深夜方歇息。
  次日清晨,谷茉迫不及待地催促方玉竹去镇上洽谈医馆之事。果然,午膳之后,佟老伯如谷茉所料前来商议合作。
  谷茉让朱大娘照看孩子,与方玉竹一同到堂屋聆听佟老伯的想法。
  佟老伯坐在凳子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双手摩擦以缓解紧张。谷茉率先开口问道:“老伯,有何事要与我说?”
  佟老伯见问,答道:“老汉我有一事相求。”
  “老伯尽管说。”方玉竹说道。
  佟老伯闻言安心,道出原委:他在镇上的铺子因儿子不争气难以继续经营,希望卖店并与方家合作。
  谷茉闻言,与自己猜测相差无几,便问:“老伯想如何合作?”
  佟老伯答道:“二位暂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厨子,我的手艺你们也知道。只求给我夫妻俩个安身立命之处,其他好商量,即便是不要工钱我也愿意。”
  谷茉未曾想到佟老伯会如此表态,显然是被儿子伤透了心。
  见佟老伯神情激动,连忙安抚:“老伯言重了,凡事好商量。若是为我们做工,那工钱一定一分不少给你。”
  “都好说,好说。”佟老伯连忙回应。
  谷茉最终将自己的构想告知佟老伯,即他来方家饭馆当主厨,带学徒,包吃住,并付工钱。
  佟老伯一听此等好事,毫不犹豫地与谷茉签订契约,按下手印。
  鉴于于婆婆身体欠佳,思前想后,让她重操旧业制作酱菜,虽然繁琐但并不劳累。
  两位老人得以安置,谷茉的心愿也随之实现。
  由于医馆需要好好修缮才能开业,谷茉让方玉竹找来杨年丰负责装修工作,她还特意绘制了一张设计图。
  杨年丰拿着图纸研究许久仍不解其意,只好虚心请教,谷茉详细解释后方才明了。
  方玉竹与杨年丰频繁往来于村口,村民们渐渐得知医馆将成为方家的小饭馆。
  这是村里的头一家饭馆,大家都跃跃欲试,期待开业。
  谷茉之前的厨艺早已在村里传开,众人皆知方家媳妇的手艺最好,即便是简陋的小摊,也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
  因此,见到医馆即将变为饭馆时,过往行人无不打听何时开业。
  方玉竹带回的消息让谷茉坐立不安,心思几乎飘到了九霄云外。
  于婆婆想着开业之事,便开始在家里准备泡菜和酱菜。朱大娘平日闲暇,乐得跟随于婆婆一起劳作。
  两位老人干活效率非常高,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制作了大量的酱菜和泡菜,装满了好几个大缸。看到这情景,谷茉惊讶不已,笑着说道:“这么多,怕是要吃到过年去了。”
  眼看着饭馆的装修即将完成,但店名却还没有决定下来。谷茉拉着方玉竹商量,两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名称,这反而成了她们心头的一件急事。
  家中的桌椅都是杨年丰找来的工匠模仿方玉竹的手艺打造的,虽然没有上漆,但由于木材质量好,这些家具带有一种古典的韵味。
  “玉竹姐,我们这家小饭馆该取个什么名字呢?”谷茉跟随方玉竹到小饭馆进行最后的调整时问道。
  一切都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布置:大厅、厨房、后院以及仓库,全都按照她对杨年丰描述的样子建成。
  谷茉转了一圈后非常满意,并拉着杨年丰道谢。
  方玉竹看了看自家的小饭馆说:“我本来就没念过书,起名这种事情还是由娘子你来吧。”
  听到方玉竹这么说,谷茉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