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三月的末尾,是季清欢率领八千季家军,在傅云琦的帮助下逃离南部,登上去往西夏王宫的战船。
  三月的末尾,是青源城季州百姓为老将军痛哭哀嚎。
  三月的末尾,是王宫里几十位医师奔前跑后,日夜竭力尽心,为韩王世子续命。
  三月的末尾......
  是两个灵魂相伴着长大的少年,天各一方。
  旷野中,草木宽大的叶片上凝聚白霜,带走初春的仅存寒气,换来日益渐暖的晶莹朝露。
  金乌从地平线缓缓升起,霞光洒满大地。
  橙阳从西山落下,只留一片残夕。
  日出与日落交替,预示着万物皆会重生,世间也将要有一场新的初启。
  他们。
  只待重逢时!
  ......
  第178章 季家军跟我走,去抢人!
  *
  四月初结束水路,开始步行。
  预计在四月后旬就能抵达西夏王都,四锦城。
  南部地势位于海域附近,气候阴寒,山峦峰岭大多都呈现棕绿色,灰蒙蒙的叫人视野枯燥。
  但当踏进西夏地界。
  眼前的所有景色都豁然明媚起来!
  树木山川呈现出嫩绿色,阳光暖洋洋的,周围淡水溪流清澈见底,山林里的小鱼小虾和蝴蝶也多。
  满目都是郁郁葱葱的颜色,叫人看着都觉得身心舒畅。
  尤其是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南部房屋多为棕黑色的泥筑瓦房,坚固防潮也耐寒。
  但西夏这边气候温暖,四季如春。
  百姓喜欢用缠裹着各色布料的木头,堆砌房屋,亭台栏杆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多彩还绣着古朴华丽的花纹。
  叫季家军们望的眼花缭乱。
  房子还能如此建?
  行军路上,傅云琦多次给季家军购买马匹和装备,能买来的就买,买不到的也传信回西夏王都,叫人加紧赶制。
  什么弓箭、盔甲、马鞍、兵器,季家专属的银纹旗帜,以及季清欢和八千季家军的吃喝拉撒。
  傅云琦奉西夏王之命,全都承包了!
  他们几乎是竭尽所能,给出西夏王室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物资,还生怕季清欢不要。
  于是——
  步行着的八千人队伍,越接近王都就越强悍。
  逐渐的,大家也都养好了伤势,有了自己的马匹盔甲和武器,雄赳赳气昂昂的扛起了季家大旗!
  季家军的旗帜是一颗狼头。
  獠牙锋利,闪电银纹!
  这气势起初叫西夏百姓们唏嘘不已,只敢远远的望着,却恐于威势不敢上前。
  直到看见自家小王爷也在队伍前面骑行......
  这才欢呼着跑过来打听。
  每当这个时候。
  傅云琦就朝百姓们笑着介绍——
  “这是季沧海老将军的儿子,季少将军,后面的都是季家军将领,不错!他们是来保咱西夏平安的......”
  随后一传十十传百。
  季家军所到之处,西夏百姓欢天喜地的夹道欢迎!
  这架势让季清欢都没想到。
  自他穿越来被养在季州城这十九年,哪儿见过这种阵仗?
  从前只听说他老爹名声在外,颇受赵国百姓拥护,却也没想过民心如此强盛啊。
  简直是——
  鲜花掌声欢呼声,齐齐爆响!
  季清欢这才知道‘民心所向’四个字,有多贵重。
  也难怪韩王这么多年都不敢明着动季沧海一根头发,事事顾及百姓民心。
  季家军受苦受难,本来是满腹戾气。
  却不曾想。
  刚进城就被百姓们的动作给暖着了。
  有那些步履蹒跚的老者,一边夸大宣扬着当年季沧海跟先皇征战番邦的英姿战绩,一边呼唤着儿孙,给季家军儿郎们塞东西。
  什么野兔子咸鸭蛋,手缝的布鞋和里衣,帽子软衬布头。
  甚至还有抱着棉被厚袄子的大娘,跑着把被子袄子砸向季家军!
  季家军儿郎们红着脸推辞,大喊着。
  “入夏了,我们不穿棉袄!”
  但谁管他呢。
  百姓们还是一窝蜂的,把家里好东西都塞给他们。
  就这么一路被欢迎着行军赶路。
  每个季家将领脸蛋儿都是红扑扑的,是骄傲是兴奋,却又想起老将军还下落不明,不由得热泪一阵一阵的涌现出来。
  总之——
  终于在即将进入五月时,他们抵达四锦城!
  不愧是西夏的王城啊。
  一座座彩色楼阁拔地而起,营造出满城欢脱的繁华光景儿。路上行人也都穿着夏季薄衫,男女老少衣着都色彩鲜亮,真就应了这处城名。
  四锦城,繁花似锦。
  八千人的队伍骑马进城,道路两旁有王室兵将开路,约束着百姓不要乱跑乱扑。
  周围人声嘈杂,都在兴奋议论着季家军的精神劲儿。
  也有人问季大将军在哪儿,怎么瞧不见。
  这让季家军们刚有些兴奋的心,又沉沉坠了下去。
  季清欢领头骑在马上,走在队伍最前方。
  身后是披着重甲的陈老五和牛得草。
  这两员老将从前护着老将军,如今护着少将军。
  忠勇无双,如虎添翼。
  再后面就是扛着季家旗帜的小兵们。
  “好热闹的地方。”季清欢看着周围百姓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