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曾经的卫九叔、老孟叔,也都不在了。
  甚至孟叔就在季清欢眼前断气,那是老爹被抓走时,孟叔拼死也没救回他最崇敬的老哥哥、老将军,征战多年,最终竟是带着愧疚与遗憾死去。
  时至今日。
  季清欢都没敢跟老爹细说孟叔断气时的场景,只说是被匈奴害了。
  战争带来的伤痛巨大而绵长。
  尤其是对季家人来说,因为季清欢经历的太清楚。
  他亲眼看着能洗的盔甲少了一套又一套。
  以及此刻桌面上。
  能叫他盛汤的小碗摆的越来越少,仅有三只。
  忆往昔——
  每当逢年过节。
  城主府的前院搁着大圆桌,桌上除了好肉好菜之外。
  还要摆出好长一排瓷碗!
  十四岁的季清欢身穿崭新的浅青色褂袄,眉眼清澈的恍如玉雕,挽起袖口拎着勺子挨个盛汤,还会被叔伯们围着打趣。
  孟叔揽他肩膀:“元儿只疼你五叔,不疼孟叔,怎么给你孟叔盛的汤就少一只肉丸子呢。”
  “没!我正分着.....”
  季清欢得数够肉丸子,让每个人碗里的都一样。
  这群叔叔们可喜欢‘攀比’了。
  “阿元,九叔猎了条白貂,给你做围脖儿啊。”卫九叔那年还不满三十,相貌英俊,穿着宝蓝袄子手里提溜着白貂皮。
  旁边有忙活上菜的季家厨子脚步匆忙。
  “哎,”惹得卫九叔在阳光下灵巧旋身,脚步躲开厨子,一仰头笑的豪爽,“菜汤可别沾脏我新衣裳!”
  “九叔,我不要围脖,要袖套。”
  “怎么?”
  “给我阿姐戴。”
  “好小子,知道疼你姐,也成,等我下个月进山再给你猎。”
  季清欢惊喜大喊:“啊,带我一起进山!”
  旁边摆筷子的孟叔笑着插话:“那不能叫凝丫头知道,她可把她弟弟当眼珠子盯着,生怕你再把阿元忘在哪根树杈儿上。”
  卫九叔凑近季清欢的耳朵:“咱们偷偷去,这回九叔定不把你忘了。”
  “您上回就是故意的!”
  “哈哈哈——”
  “......”
  前院里欢声笑语,特别热闹。
  大门口,季老爹跟牛叔正提着长枪比武,五叔是裁判,引得附近百姓和小将们都跑出来围观,叫好声一片,掌声喧天。
  午饭前要放鞭炮。
  那火红的鞭炮能炸出满天花儿!
  听见鞭炮声,他长姐阿凝身穿粉紫色袄裙,身姿秀美的从隔壁姐姐家走出来,有几个脸庞圆圆的丫鬟跟在她身后,端着刚剪好的红窗花。
  季清凝走进前院,笑盈盈又傲娇的喊人。
  “欢弟,你快瞧是我剪的窗花好,还是金珠姐姐剪的好?”
  “哎?”季清欢看一眼窗花,故意逗他阿姐,“你这剪的是胖头鹅?”
  季清凝一愣,气的跺脚追着弟弟打。
  “是凤凰,凤凰!”
  落雪了。
  季清欢跟书院好友在门口堆雪人。
  “这个是我老爹,这个是阿姐,这是老五,牛叔,孟叔,我卫叔最帅.....”
  一长排雪人捏的惟妙惟肖。
  季清欢搓着冻红的指尖,倚在门框上笑。
  只是后来——
  雪人都融化了。
  隔壁的金珠姐姐,在撤出季州城那夜因为有孕九个月,倒在漫天火海里。
  任凭季清凝坐在牛车上把嗓子喊哑。
  金珠姐姐也没能爬起来。
  自此。
  没人陪季清凝剪窗花。
  季家人也没了家。
  “......”
  晚膳席间。
  季清欢低垂着眼。
  把肉丸子酸汤盛出三碗,摆在老爹和五叔牛叔手边。
  碗里肉丸子数量是一样的,尽管没人会再跟他计较数量,都不在了。
  但这个习惯好难改。
  “来。”牛得草领人去城外埋尸回来的路上,买来一筐烀栗子。
  按说这个时节并不是板栗丰收的时候,但遇上了就忽然想买点儿,拎回来给他老哥哥吃。
  因为季老爹身体原因,席间气氛并不那么活泼。
  可是老爹能回来,还能坐在这里。
  就会让每一顿饭都显得安静而温馨。
  牛叔用常年提刀磨出厚茧的手,亲手剥出一碟栗子仁,搁到老哥哥面前,浑浊沙哑的嗓音慢慢念叨。
  “看见这栗子啊,我就想起十数年前,咱奉先皇之命领兵劝降南部,就驻扎在渔村附近,嘿,南部那地方不好,土壤硬的发黑,哪像这西夏这土地,种什么长什么.....”
  “我就记着那满山的野栗子。”陈老五捋着山羊胡笑呵呵道。
  季清欢坐在旁边听他们说话。
  他五叔近日愈发黑瘦了,脸上的皱纹都藏不住,思愁易生白发。
  季老爹拿起一只栗子仁搁到嘴里,嚼了两下:“太甜。”
  “嗯?”季清欢接过牛叔递来的栗子仁也尝尝,随口说,“不甜啊,面吞吞的。”
  不是糖炒栗子,就是普通的烀栗子。
  没什么味道。
  但陈老五尝过之后,点点头:“是甜。”
  五叔又说:“咱当年吃的那片野栗子,苦着呢,半生不熟的嚼都嚼不动,煮一煮硬塞进肚子里。”
  “那会儿多难啊,”牛叔给季老爹夹一块红烧排骨,小声嘟囔,“现在日子好过了,有肉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