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斩不断还乱的私情先搁这儿,有空再说。
  如今他俩凑到一起只要能不吵架、不打架,就算是很好了。
  这个午后。
  季清欢跟韩枭达成共识。
  以盟友的身份,暂时和平相处。
  因为——
  踏京之战的号角声。
  吹响了!
  *
  ——————
  【ps:不一定什么时候删减,且看且珍惜,让那些养书的宝宝后悔去吧。】
  第339章 血肉模糊,万劫不复
  *
  六月十五。
  离开四锦城的前一天午后,下雨了。
  夏日的雨水湍急又突然,雨势很大,不出片刻就浇湿了王宫大殿的屋檐,透明雨滴如珠帘那般扯成一长串,季清欢坐在书房里,抬眼便能望见。
  下起雨来反倒叫空气更闷。
  说不出的潮湿闷意,惴惴淤固在心底。
  “......”
  “请小王爷放心。”
  书桌前的堂中还坐着几位将领。
  倒也不算正规议事,坐到一块儿喝喝茶。
  明日就要汇兵离开四锦城了。
  季清欢翻着手边册子,头也没抬的朝左边问。
  “五叔,粮草都置办妥当了么。”
  “哎,”陈老五拨着青瓷盏中的茶叶,望向桌后一身宝蓝色锦衫的季阿元,开嗓告知。
  “粮草正往袁州城里运送,聚到瓷城,此次西夏宗族商会出了不少力,据说掏空了七处郡府县衙的储备仓,全都是先紧着战事吃用.....”
  “百姓们的粮草可足?”季清欢从一沓册子里抬起头,显然挺重视这件事。
  旁边坐着的四位都是京军将领。
  虽说他们不管后勤,却也转头听着。
  毕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陈老五一顿,放下茶盏思索着回话:“今年雨水颇丰,地里的粮食必然长得好,按说是无碍的。”
  话音听着像是不确定?
  但能叫陈老五不确定的事,那就是不想确定。
  “...今年战事多,”季清欢蹙了蹙眉,把手中册子合上,再抬眸时便有了些为君者的气势,他嗓音沉稳道,“西夏从年初到现在缴过三回粮,傅氏两回,赵氏一回,如今我们又征粮一次,百姓守着那点薄田总共才收多少?”
  县衙储备粮仓被他们搬空了。
  百姓们知道后必然惶惶。
  可是战事要紧,不征收粮草也不行。
  十万大军总不能饿着肚子出战。
  这事儿就看季清欢怎么周旋了,刚坐上王位就得征粮.....
  君主哪里是好当的。
  弄不好就是——
  军心涣散,民心生怨。
  两头都保不全。
  “......”
  有人问:“那么,您是想把粮食退回去?”
  “没错。”季清欢点点头。
  这事儿他已经思量一上午了。
  “这,”陈老五捋了捋胡须,忍不住稍加提醒,“小王爷忧民之心仁义,可咱军中粮草也不是足足够数的,再说民间秋后便能收粮,左不过三两个月.....”
  等到秋收之后,百姓们的粮食肯定够吃,储备粮仓也就空这三两个月罢了,论说是不碍事。
  况且就算真撞上天灾,那也得先紧着战事啊。
  民心哪里顾得上?
  所以陈老五不太赞同把粮草退回去。
  阿元的善心用在这里,兵将就得饿肚子。
  这一仗打输了事大。
  “我意已决,退粮,”季清欢垂眼说,指尖点了点桌面,“拨出一成粮草分装散发,但切记,不退回储备仓,让兵将亲自送到百姓们手里,挨家挨户的送,就说是本君体谅他们耕种辛苦,不忍收缴。”
  几位将领:“啊?!”
  当真要退回粮草吗?
  陈老五有些焦急:“可这,咱军中粮草也只够撑三两个月的。”
  到时候正打仗呢粮食没了....
  “三两个月,”季清欢抬眸看着他们,忽地现出浅笑,“那岂不是到了秋收时?若军中粮草不足,再征便是。”
  眼下吃了他的加餐。
  等到秋收征粮时,百姓们就不好生怨了。
  此举也能叫百姓知道——
  虽然战事吃紧,但小王爷心里还是挂念民生的,不忍征粮。
  奈何为了保家卫国,只能征粮。
  退粮是求一个体谅。
  也是为下一次征粮打好基础。
  季清欢坐在这个位置上并非高枕无忧。
  顾及百姓忧思,还要喂饱兵将。
  他用心了的。
  “!”
  嚯。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中关窍细想便知。
  好一计迂回!
  几位将领跟陈老五对视着,都是暗自点头。
  原先他们还担心小王爷年纪尚小,怕各方事务周全不及,如今看着就更放心一重,心里踏实不少。
  几位将领纷纷起身,朝着季清欢拱手道。
  “是,我等依言照做....”
  “我等告退。”
  “......”
  京军将领离开后,陈老五却没直接离开。
  他脚步辗转着徘徊不定,像是要走,又像是有话想说。
  “五叔。”季清欢没抬头的喊了一声。
  伸手从笔架上取来一支毛笔。
  横在指尖把玩。
  殿外的雨水还不停歇,淅沥沥的砸在屋檐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