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露娜被问住了。
  她似乎窥见了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莫伦海勒,绝对不是曾经打听到的性格温柔和顺。
  莫伦瞧了一眼怀表“08:57”,还有三分钟上班,不适合继续谈话。
  何况想说的说了,想探查的有了结果,就不必多话。
  “我先走了,你随意。”
  莫伦干脆利落地转身上楼。
  露娜咬了咬唇,终是鼓起勇气说:“昨天考场的加料,对不起。”
  莫伦没有转身,只摆了摆手。
  “道歉,我听到了,但很多时候口头道歉毫无意义。何况,你对不起的不只是我。”
  露娜呆站在原地。对啊,道歉有意义吗?
  没想到与莫伦的简短谈话,居然让脑袋变成了被搅烂的浆糊。
  她原以为的正确选择真的对吗?辞去电报员的工作与乔治史蒂文结婚,下半辈子就轻松幸福地活着吗?
  露娜很想问一问莫伦,难道她会不同意沃尔先生的求婚?婚后又能在电报业坚持多久?
  正要追问,脚步蓦地一停止。
  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莫名觉得背脊发寒。
  进入「查尔斯电报公司」四年了,练就迅速的电报手法技能并不容易。
  她也是从新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怎么会在昨天故意刁难新人呢?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莫伦海勒有了不满?
  起因是对男友乔治的抱怨。
  电报线上聊天与线下见面接触不同,她与乔治在现实生活中同频的时候很少。
  比如乔治喜欢打猎,她喜欢欣赏文艺演出,兴趣爱好总是凑不到一起,更不谈能一起获得乐趣。
  为什么人与人相处的感觉,在线上与线下会有差别呢?
  露娜不知道答案。
  但听乔治聊起萨米沃尔时,总以不解的语气说着那位朋友满脑子的罗曼蒂克。作为听众,她与乔治的感受不同,其实很羡慕别人的恋爱方式。
  从羡慕到嫉妒再到迁怒莫伦,这种变化很可怕。
  露娜终于能客观回想。
  她明明不了解海勒小姐与沃尔先生,凭什么通过乔治的讲述,认定这两人正在发生一段浪漫恋情?
  就像电报线上的js与生活里的乔治史蒂文明明是同一个人,却会让她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听说的爱情又有几分真假?
  萨米沃尔真的浪漫体贴吗?
  如果推翻了“沃尔先生=浪漫恋人”的等式,这个男人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的?
  昨天,如果莫伦没有经受住“加料”转正考核,弄丢了电报员的工作之后又会发生什么?自己是不是被人利用了?
  *
  *
  202室。
  莫伦开始今天的电报员生活。
  见缝插针,抽空去公司阅览室借来一叠报刊。
  这些报纸没有对黄金操纵案的最新报道,但刊载了很多实时商贸热点。
  在空闲的时段读一读报,逐步了解这个世界的动态。
  拆掉沃尔那颗“不定时炸弹”是当前要务,但也不耽误同时寻找赚钱的机会。
  近二十年,英国传媒业飞速发展。
  从1855年到1861年完全取消知识税,让报纸杂志的售价大幅降低。
  电报通信连通了世界多地,让报社能够迅速刊登各地新闻,极大丰富了阅读内容。
  多重因素,让英国彻底进入大众阅读时代。
  投稿,成了一种较低成本的赚钱渠道。
  《已婚女性财产法》中提及“通过文学、艺术或科学技术获得的任何财物”归于妻子本人所有,那也表明了时下的谋生手段。
  莫伦一边琢磨能写点什么或搞点什么合适的发明,一边继续看报。
  这份《伦敦海事》刊登了几则海上风暴消息。
  比如,从西非出发到伦敦的「飞翔号」客船,前天在西班牙附近海域遭遇风暴。
  客船损毁严重,人员伤亡数量不明。目前,西班牙方面正在协助搜救。
  又如跨一艘大西洋而来的货船载满了烟草制品,同样没在那场海上风暴中幸免于难。
  货船没有人员死亡,但预估货物受损80%。据悉船载高品质的雪茄,无疑售价昂贵,商家损失惨重。
  「雪茄」。
  莫伦的目光逗留在这个单词上,鼻尖回忆起前天夜里劫匪身上的气味。
  那人散发着一股烟酒混合味,在劫案发生前不久很可能有过吸烟与喝酒的行为。
  不同烟草燃烧后的气味不同,不同酒类也会散发不同气味。
  当烟味与酒味混到一起,仅通过嗅觉分辨它们各自的成分,难度成倍上涨。
  上辈子,莫伦在司法鉴定中接触过不少烟与酒的品种。案发现场残留的烟酒痕迹,有时会成为关键证据。
  据她所知,很多人抽雪茄时会配上饮品慢慢享受,而酒是常见的饮品选项。具体喝哪种酒,需与那天的雪茄口感相配。
  劫匪身上的烟酒味会来自“雪茄+酒”吗?
  莫伦不了解如今雪茄的详细市场情况。
  仅从海难报道透露的讯息,确定与上辈子所知相似,雪茄现在也是奢侈品。
  不同于香烟,雪茄不是普通人能轻易消费的。
  劫匪着装廉价,是劳工们常穿的粗布衣物,他的胶鞋与鸭舌帽也有了磨损痕迹。
  如果那一身衣着不是故意伪装,而是真实收入的反应,他能买得起雪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