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经过这一次试验性种植,她可以确定这个稻种是个成熟的稻种,完全可以推广种植的那种,但在这里,她根本没有推广的念头,她觉得自己还挺丢人的。
所以对于云家把这些稻种留作自用的做法,其实也没那么生气。
不过这只是她的想法,林乔却不这么想。
这天她带着小狼从田间回到小院,看见门口的熟悉身影有些意外。
这是自从稻子收完之后,她头一次见林乔。
“云娘子。”
林乔嘴角含笑,拱手跟她行了个礼。
云纱回礼笑道:“林公子,好久不见了。”
“好久不见,本来是想早些拜访的,不过有些事耽搁了。”
林乔说,“还记得我与你说过的那位大人吗?”
大人?
云纱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林乔之前说襄阳唐州有位户部的京官在办事。
这事过去了这么久,他不说她都忘了。
“记得。”她点头。
“所以,云娘子不知可否与我同行一趟?”
“我?”
云纱有些怔,“我去跟你见那位大人吗?”
“正是,那位大人前不久才结束公事,但也没时间到良州来,你若愿意,我希望你能同我一起去见一见那位大人,毕竟在水稻农桑一事上,你的经验实在超出我许多。”
林乔语气诚恳,“且这次二季稻的成功虽在整个良州或者说颖昌府都传开了,但消息若不能上达天听亦是无用的,不能大面积种植,便无法对粮事起到什么大作用,可是口说无凭,这不过你我二人的小小实验罢了,我自认无法对此次稻子的了解远不如你,你若与我一起,我有信心让那位大人相信这个奇迹,甚至未来更大的奇迹。”
云纱沉默片刻,忽然问:“林公子,你能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吗?”
林乔停顿片刻,缓声道:“在下不算官身,只是挂个闲职,日常无须供职,心思全在这些五谷农桑之上,不过家父乃颖昌府知府,我算是沾了他的光。”
最后一句话他说的时候摇头笑了笑,又道:“云娘子,实在抱歉,我没在一开始向你坦白,希望你不要介意。”
云纱确实有些惊讶。
那位林先生的身份她隐隐有猜测,但没想到这么高,而林乔的身份她更没有猜对了。
林乔解释:“户部下面有个司农处,这个机构都算是闲职,虽一样拿俸禄,但没有实权,只管农事,负责征收田税,掌控粮价等等,推广百姓种植相关之事也归他们管,后来我父亲向朝廷上书,申请在颖昌府也建一个司农处,鉴于颖昌府是粮收大府,朝廷便同意了这个请求,但——”
他顿了下,露出苦笑:“但司农处本就算个闲散的部门,分处又能正规到哪里去,颖昌府虽设立了司农处,却无人应职,所以目前只有我一个人,这也是我一开始没有向你直接介绍身份的原因之一,只因实难说清各中曲折。”
云纱抿了抿嘴,不知该作何表情。
一个人的部门,确实……
挺无力的。
看来朝廷对于农事只有态度,却无力度,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官的人完全不懂种田,而种田的人又没什么可能当官。
这样看来,林乔身为知府之子,妥妥的官二代,还真挺特别的。
“好。”
她道。
“什么?”林乔怔了下。
云纱道:“我说,我跟你一起去见那位大人。”
她也想试试,稻子还有没有更多的可能。
-
因为这次走得比较匆忙,所以她没让春草跟着,只让她留下来照顾小院和小狼。
她则拿着她的笔记本跟着林乔先坐马车到了良州,再出城经过陈州,蔡州,然后弃车坐船到了襄阳府,一路奔波,路上几乎没怎么停下来歇息,终于抵达了唐州。
路上足足花去了四天半的时间。
因为那位大人不能在唐州停留太久,他需要赶回京城述职。
又是坐马车又是坐船,云纱坐得晕头转向的,好在她身体还不错,抵达目的地之后,歇息了一晚就好了。
第二日一早,她跟着林乔在一家酒楼的包间里,拜见了这位户部的大人。
这位大人姓黎,名盛,四十出头,具体在户部任什么职位云纱不知,但为人看着挺和蔼,只是云纱察觉出他表面风度下的一丝不耐。
大约对方并没有将眼前的两个年轻人放在眼里,也不觉得云纱就算种出了亩产两百斤的二季稻又能改变什么。
所以他的态度有些随意。
云纱还记得他仔细看了林乔带去的种子之后,只是轻笑一声,说:“我这次从天方岛那边经过,他们那边不但也种出了二季稻,甚至亩产已经稳定达到了二百斤以上,但这又有什么用?最南方的稻子无法在北方种出来,就像你的稻子,虽然看着还成,可颖昌府的气候条件本就适合稻子生长,你若再往北一些去种,便长不出来了,而且寻常的稻农也无法像你们这样伺候稻子,再加上各种病害、蝗虫、旱灾、水灾等等,这么一点产量的增长,实则改变不了什么。”
说罢他还补充了一句。
“当然,如你们这般热心农桑的年轻人,我还是很欣赏的,林乔,你父亲与我还有些交情呢,他挺不错,你可以向他多学学。”
林乔皱了皱眉,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