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今年的国务·院务虚会,从7月6号开始,目前还没开完。但是有些事情,我现在也跟大家讲一讲。”
  “7月18号的会上, 一机部负责人说了, 我们目前做的是利用外国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来加快我们的技术改造。”(注5)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在抓紧落实生产技术干部派出学习。现在主要是去日本学习和实习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注6)
  “我们纺织厂去日本考察学习,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在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手上的笔更是不停。
  叶菁菁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别说听领导讲话记笔记了,她上学时就不是一个爱在课堂上记笔记的人。
  上课当然是要集中注意力听讲,笔记可以课后在整理。
  那种可以一心二用的都是大神,她做不到。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盯着领导,不时点头,十足好学生模样,情绪价值给的足足的。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会有人挑她的刺儿。
  丰要武就盯上她了,趁着书记说话喝水的间隙,一声招呼不打点了叶菁菁的名。
  “怎么,叶同志,你到底是大学的人了,我们书记讲的话你是看不上了。”
  叶菁菁恨不得一巴掌给她。
  麻蛋,自己心里没点鸟数吗?不知道自己多招嫌弃吗?
  她立刻反唇相讥:“田书记讲的话,是应该记在纸上的吗?要记在心里。”
  丰要武到底是干部,嘴皮子相当利索,立刻抓住了她的漏洞:“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在纸上,更容易记在心里。”
  “恰恰相反。”叶菁菁毫不示弱,“我认为今天田书记讲的内容,只能入耳入心,而不可落于纸端。”
  “外交无小事。有些事情,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可要是落在纸上,被人家拿出去当证据做文章。一句话都能被解读出八百种说法。”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要留下把柄了。”
  丰要武不假思索,立马反驳她:“这话说的,我们的笔记又不会在日本拿出来。”
  叶菁菁针锋相对:“难道在日本学习期间,我们就不做笔记吗?我们的学员还没阔到人手好几本笔记本,记一件就换一本本子。”
  她没说出口,可她脸上意犹未尽的就是——何不食肉糜!
  丰要武气得面红耳赤,张嘴想骂人。
  田副书记却先开了口:“小叶同志的考虑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要觉得这种事情不可能。”
  “前两年,广交会的时候,我们搞外贸的同志内部培训讲课,提到了日本的企业,分层左、中、右三派。对他们的态度要不一样。”
  “当时说了不许记笔记,但还是有同志好学,记了。结果开广交会,就有同志的笔记本莫名失踪了。然后笔记内容被日本的报纸给登了出来,影响非常不好。”
  “现在我们也要吃教训,把记了的笔记撕掉。”
  有人犯难:“书记我们上飞机前再撕行吗?我只回房间把它背下来。”
  田副书记旁边的那位中年干部呵呵笑了起来,话里有话的:“你不是你们小叶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吗?她能记住,你们怎么记不住。是不是她有什么妙招,藏着掖着舍不得告诉你们啊?”
  叶菁菁好烦这种茶里茶气。
  她皮笑肉不笑:“其实我也不可能逐字逐句记下,能记住的就是提纲。如果提纲也怕记不住的话,那就少说多看,不发表意见。”
  丰要武大概跟他是一伙的,又在旁边补刀:“要是人家当面问呢?装哑巴吗?”
  “问什么?问技术就回答技术。问政治就保持两个原则,国外政治我们秉承互不干涉原则,充分尊重日本人民的选择。国内政治就是始终坚定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支持中央的一切决定。”
  丰要武有心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话来说。
  田副书记笑了起来,点点头,示意夜校学员:“你们小叶老师话糙理不糙。就按照这个原则来,不要落入人家的陷阱。”
  “好了,撕完笔记我们吃饭,今天早点休息。”
  晚饭吃的颇为隆重,不是说开宴席了啊,大家是分餐,每人三两籼米饭,一份青椒炒菜瓜,外加一晚猪肉丸子小青菜汤。
  西津人小青菜就是鸡毛菜,等到了秋天长大了,腌咸菜的主力军就是它。
  倒不是说它多稀奇,哪怕猪肉丸子都谈不上稀奇。
  但问题是这汤是暑期上海市给工人提供的免费营养汤,他们这帮西津来的客人能喝上,完全是上海纺织厂请客。
  在这个吃肉需要票的时代,一碗营养汤,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礼轻情意重。哈哈,大概是因为有肉,所有人都不觉得煮汤的水有问题了。
  吃完饭,叶菁菁本来还想跟薛琴出去逛逛。
  但纺织厂怕出事了,这么多人不好管理,直接把他们轰回房间去了。
  叶菁菁没辙,只好收起好奇心,老老实实回房间,准备继续翻译教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