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虽然她现在的工资还不错,一个月能拿到五十多场块,每天也稳定,但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每天固定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没有一点意义!
  最重要的是如果她不努力一点,她如何才能离那个人近一点呢?
  贺皎皎见她回答得很坚定,也是一副要努力学习努力改变命运的模样,不由有些被她感染。
  其实不止是她,是这个时代的青年都是如此。
  华国成立以前一直经历着战火的摧残,导致停课,那时候很多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随时会在战争中牺牲,更别提上学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学习到知识,那时候全国90的人都是文盲。
  记得当时一个市级城市做了一个统计,32个较大厂矿企业里在157名书记、副书记和厂长、副厂长中,具有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文化程度的不到30;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也占了一半以上。
  这种状况导致领导干部对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
  为有效提高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于1953年底下发了有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干部文化补习的学制、课程等具体要求,并允许个别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重点试办高中班和夜大学。
  最初,夜大学是以教政治理论为主的,学生大都由单位选派。
  像人民大学就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夜大学,55年时这个夜大学课程有“华国革命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四门。
  四门课程每年同时开出,每门课都要学一年。每人每年任选一门,一般在晚上上课。学完四门课程并经考试及格,即发给毕业证书。
  1955年,华清大学、京城石油学院和京城矿业学院也先后开办了夜大学或夜校部,拓展了学习科目和内容。
  华清大学的夜大学是和原电力工业部合办的,主要培养电力工业部和所属在京单位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在职干部,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系统、热力装置、水工结构三个专业,学员可以在6年内学完相当于正规大学毕业的专业课程,并且经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成为工程师。
  原京城石油学院和原京城矿业学院的夜校部,其学生主要是原石油工业部和原煤炭工业部的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
  那些被耽误的一代青年们,在动荡结束后纷纷走进夜校补回他们的“青春”,拼了命的汲取知识,求知若渴。
  这时代,夜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各类夜校了。
  这是最艰苦的时代,也是最疯狂的年代。
  但华清大学和人民大学等夜校,以李静仙的小学学历肯定是进不去的。
  不过,好像红旗夜大可以试一试。
  红旗夜大是京城第一所区办业余大学,成立之初,设有三院二系文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政治系、机械制造系。
  第469章 缺人才啊
  那时候除全日制学校外,夜大学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资金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很多学生毕业后成为所在单位乃至行业的骨干。
  其实除了红旗夜大外,还有其他的夜校,要求比红旗夜校低很多,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都可以去学,最低级的便是扫盲班,只要会认基本的字就行了,再高点的就是小学班,初中和高中了。
  贺皎皎把李静仙想要读书的事情放在了心里,打算明天去学校问问同学或是老师。
  现在厂子里还有一些订单的事情要处理,这段时间订单大量增加,厂里都快忙不过来了,厂子里人手不够,厂子也需要扩招,一切事情都需要发展。
  贺皎皎到办公室的时候,吴凤霞正巧也在,她正在写规划,见到贺皎皎很是开心。
  “皎皎,你来了。”
  贺皎皎点头,笑道:“凤霞,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她和阿明去羊城的这段时间,厂子里大部份的事情都是吴凤霞在管理。
  “皎皎,我觉得我们需要招几名服装设计师,还有这段时间也有一些商家,自己设计了服装,要求我们打板生产,这样的订单承接吗?”吴凤霞问道。
  贺皎皎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确实需要招几名服装设计师了,等下就贴个招聘信息出去,也可以贴在一些美术院设计院门口贴一份。”
  吴凤霞笑道:“这个主意好。从那里招聘的设计师肯定更专业。”
  专业的服装设计师肯定是有的,但这些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是国家分配的单位,稳定的铁饭碗,没有人会愿意辞去国家的铁饭碗,来跟个体户干。
  所以这招聘设计师自然得去那种学院里招,但即便是这样也是很难招得到的。
  毕竟现在的大学出来,工作都是由国家分配的,给国家工作,有稳定的工作,不错的福利待遇,还分房,好的单位每个月还会发放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看病也不要钱,单位里还有育儿班,小学中学,一步到位。
  跟着个体户干,朝不保夕的,指不定哪天就倒闭了,就关门了。
  贺皎皎也只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能不能招到一些设计师了,哪怕一两个也是好的。
  虽然现在厂子里有她和吴凤霞在,因为上辈子她学过服装设计,潜心研究了数十年,但是吴凤霞是新手,满打满算也才是第一年,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再加上两人还要读书,一个厂子里光靠她们两个设计师是不够的。
  招设计师是避不可免的。
  再则是有商家要自己设计,找丽人服装厂生产的事情,贺皎皎欣然点头同意“无论单子大小,我们一律都接,不过规矩还是和以前一样,需要先付百分之二十的定金,货齐了后再付尾款。”
  不然不先付定金,这样别人可以随时反悔,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而厂子却有可能因为资金断裂周转不过来,而倒闭。
  吴凤霞点头“好,这个我明白,我会跟对方说清楚。”
  贺皎皎对于此事没有详细过问,全权交给吴凤霞处理,另外再让肖元欣辅助,她们两个也是丽人服装厂的股东之一。
  贺皎皎想到李静仙要上夜校学习,那么肖元欣也可以上夜校学习是不是呢?
  肖元欣虽然不是做服装设计,但是她现在是丽人服装厂的厂长,一个偌大的厂子要管理,肯定是要学不少知识才行的。
  现在厂子成立一年的时间,厂子规模还小,人数也不多,以她现在的能力是能管理得住,但是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增长,厂子也在慢慢扩大,到时候人多,单子多,管理起来就难了。
  还有就是会计师,也要招了。
  先前的记账就是她自己和吴凤霞两人管的,有时候肖元欣也会帮忙记账。现在厂子小,记账管理方便,以后厂子做大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肯定是需要专业的会计师的。
  专业的会计师在这方面肯定会更懂一些,像做财务报表,她就不会。
  她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只会简单的记账方式。
  这么一想,贺皎皎也有些头大,哪里都需要人才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