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660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660节

  苏寒山坦然说道,“既来之则安之,这三界玄妙,倒也令人心动,尤其是星辰仙胎之法,令人赞叹不已,为了尽窥其妙,特地来拜访古神。”
  说话间,他把青玉古镜送还给了西王母。
  西王母接过镜子,松了口气,道:“古神皆与三界联系太深,难以感应遥远天外星辰,对星辰仙胎的秘法参悟,极为浅薄。”
  “我这里虽然有些藏书,恐怕也不能让阁下尽兴。”
  苏寒山笑道:“我参悟秘法,一向喜欢看其生克,暂且没有由头去昊天金阙,参悟群星总枢之生,正好先借古神参照,看看有无对立克制星辰仙胎之法。”
  西王母一怔:“克制星辰仙胎?”
  苏寒山看向那株断裂的玉树,伸手一点,一股纯阳之气灌注到玉树之中,无量生机使玉树与根部重连。
  这棵玉树是西王母国的根基之一,玉树一旦重连,所有西王母国的古神,都感觉到身上的伤势得到缓解,开始急速痊愈。
  “西王母国留在这里,只怕也有些不稳妥,不如让它移动起来。”
  苏寒山背后现出九层光轮,最小的一圈离他后背最近,第三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山头之外。
  第九圈的时候,矗立在整个西王母国境之上,清冷的光芒,拂遍群山。
  光轮旋转,西王母国的因果都被收束隐藏,但古神们在西王母国处处洞府的修行痕迹,却被光轮照彻得更加清晰。
  那定光欢喜佛的灵光以及天空中九个大眼珠子的细枝末节,也被凸显出来,纤毫毕露,层层深入。
  “龙皇盯上了我,龙皇的盟友、部下也盯上了精卫,一味躲藏,不是上策,最好还是要壮大自家,乃至寻个反击之法。”
  “壮大自家,无外乎自我修行和拉拢同道,此生克之法,大约很快就能用上。”
  “请西王母与我共同参悟,如何?”
  第483章 眼前即有百年法,鼓鼓囊囊是弥勒
  嗷呜!!
  长着九个脑袋的虎神蹲守在山脚下,仰望着山上的景象。
  西王母国隐匿在虚空之中移动着,国度中央那座风神宫殿的地层裂缝,都已经被修复,宫殿完好如初,玉树高达万丈。
  而在树冠之上,漂浮着一尊红发蓝脸的瘟神法相。
  在整个风神宫殿西侧,比山峦还要庞大的九层光圈,竖立在那里,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蕴含着西王母国功法精髓的玉树,和玉树上空的瘟神法相,都在九层光圈中被映照出来,所有的细节,不断变化流转。
  古神的性子散漫,尤其是西王母国的这些古神,本来过惯了隐逸的日子,没有多少修行的心思,除了在山里窝着,平时顶多就是到红尘人间走动,玩闹几十年,又回到西王母国隐居。
  但是之前九眼苍猿打上门来那场大战,让这些古神难得起了紧迫的心思,个个都知道山顶上的景象是一个大机缘,不可错过,目不转睛的学着。
  开明古神虎头虎脑,九个脑袋里面,好几个脑袋发出低低的嗷呜吼声,其中一个脑袋东张西望,眼皮渐渐垂了下来,脑袋一点一点的。
  “老九,你打瞌睡了!”
  “啊?哦,我没打瞌睡,我就是闭闭闭,闭目沉思。”
  “你明明就是在打瞌睡,我都听到你打呼了。”
  “哎哟,西王母和那个老恩公,把国内的时间都加快了,我们这都学好久了吧?稍微休息一下。”
  那个脑袋争辩道,“况且,我们九个,一心同体。”
  “你们八个继续好好学,我先睡会儿,也是一样的。”
  其他几个脑袋不依了。
  “那凭什么是你先睡?我也要睡觉!”
  “对,你先在这儿学着,我睡会儿,我们几个轮着来吧。”
  山顶的苏寒山和西王母,隔了一张玉案,相对而坐。
  两人原本都偏着头,看向太一轮,此刻相继扭头,看向山下。
  “道兄见笑了。”
  西王母说道,“这些孩子虽然被世人称为古神,但秉天地之灵而生,性子方面,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到现在基本也就是什么样子,没有多少变化。”
  苏寒山微笑道:“也不怪他们,天生神异,难免要有一些代价。”
  “唉,古神时代也有许多古神因为生来性子暴烈,一旦起了争端就不死不休,闹出许多乱子。”
  西王母揽着青玉古镜,说道,“我当年以为,剩下这些孩子,都没有太多杀伐之气,是一件好事。”
  “可是最近这些日子,灵山诸佛菩萨神通沉寂,虚无黑莲盛开,通天教横行四方,龙族围困八仙,归墟出动强者,天庭动向蹊跷,不论怎么看,这三界天地,都是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西王母玉白的指尖轻抚着镜框的雕纹,看着镜子里面的精卫,轻声浅叹,“古神来历特殊,遇到大的风波,难免被人盯上,这些孩子却显得太散漫迟钝,也不知道最后能否自保。”
  苏寒山看向太一轮,说道:“这些日子,西王母对我慷慨相授,并无一点藏私。”
  “你也看到了,我以古神之道与瘟君代表的星辰仙胎秘法,在这太一轮之中相互参照,演变生克,现在也算是有了一点微末成果。”
  西王母赞道:“道兄过谦了,我从未见过,有什么人及法宝,在道法推演上,能够勇猛精进到这种程度,你所推演出来的,何止是一点微末成果?!”
  苏寒山运转玄功,无量元气含有非生非死,超越宙光般的特质,推动太一轮的时候,造化因果,历数未来。
  西王母只需要把自己对古神之道的见解,完全倾注过去,就看到苏寒山从十年后、五十年后,乃至百年后,取来种种推演结果。
  等西王母看到这些结果后有了新的想法,加上苏寒山自己也有新的感想,又重新投入进去,继续窥探未来。
  开明古神他们光是看到太一轮表面展现出来的一部分过程,试图跟上这些变化过程,加以理解,就已经消耗了很多心神。
  会觉得累到,也不仅是因为懒散的习性,而是真的心神损耗不浅。
  光是看到部分流程,就这样了,那这种手段带来的种种反噬,强度之大,变化之杂,可想而知,竟当场就被苏寒山用自身根基承受,一一化解。
  如今苏寒山和西王母,借太一轮所得到的成果。
  实际上相当于他们真的花了百年时间,所有精力没有半点分散,全都只用在这一件事上,才能得到的成就。
  循环上升的灵感闪光,都已经暂时告竭,二人百年以内,在这方面实在找不出一点新意的可能性了,这才罢手。
  “道兄对于乾坤风水之道的认知,加上古神之道源于自然的特质,现在得出的这套秘法,也许真能克制星辰仙胎。”
  西王母说道,“只是,自从万余年前,星辰仙胎法门出世之后,各方大能都深入钻研过,灵山虽然以大愿之术闻名,但也有星宿劫经。”
  “天庭,通天教,龙族,更都是其中翘楚,道兄自己运用那套秘法,固然能在应付各方势力的时候,大有用处。”
  “但除了道兄你本人之外,三界中恐怕没有哪一方,还有这样的底蕴,有这样的动机,能够运转你推演出的那套阵法,用来克制星辰仙胎。”
  西王母毫不避讳的指了指山下。
  “我们西王母国,倒是有足够的动机,但就看看这些家伙,也知道没有足够的耐力,没有那么大的规模,能够把这个阵法运行起来。”
  这一番话,绝不是拒绝、推诿的意思。
  苏寒山确实想找点盟友搞事。
  但古神方面,在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大风波时,比他更迫切的需求盟友,更愿意展示诚意和担当。
  西王母会说出古神阵营现在底蕴不足,就纯粹是指出一个无奈的事实罢了。
  最古的众神,却因为内斗等很多原因,成了现在三界几大势力中,底蕴最薄的一方。
  这万年来,三界大体安宁,古神们还过得去。
  可那几大势力,真要是斗得狠了,不强迫古神阵营当先锋奇兵炮灰,也多半会动心思,拿他们当补品祭品。
  “要说耐力和人数,佛门一向是在这方面很有知名度的。”
  苏寒山说道,“之前我见过弥勒,那时候不太方便当着他们的面拿出太一轮,直接照因果,但我也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大致猜到如来他们给弥勒定好的路数。”
  “只是,那条路数,其实不太得人心啊,我们去找他,正可以劝他改一改路子,顺势化用一下佛门底蕴,辅助古神,填充大阵。”
  佛门高层,现在剩下能施展神通的人数,恐怕比古神还要稀少,哪里还称得上是兼具耐力和人数的优点?
  但苏寒山这么一说,西王母想他必然不是无的放矢,就伸出玉白秀美的手掌,虚虚一抓。
  这一抓看似没有改变什么东西,其实整个西王母国,原本在虚空深处运行,这时突然一缩,一晃,来到自然界中。
  整个国度的外观流转,化为一阵无形清风,混在人间亿万长风之中,毫不起眼,向东海而去。
  苏寒山有所感应,赞了一声:“好个风遁,大巧不工,平凡小术里见出真功夫了。”
  原来三界天地广大,不提海洋之辽阔,单说人间四大部洲,每一洲大小,都有十万里有余。
  龙族在东海布置大阵之后,竟然将整个东胜神洲都影响在内,靠的并不是粗暴的升起一道环绕东胜神洲的水墙。
  而是以七大真水特质,分别与虚空交感,引发虚空层面的异常环流。
  任何实力涉及到虚空本源以上的高手,想要贸然进出东胜神洲,都逃不过七大真水弥布开来的虚空感应。
  如果想要硬闯,无论是从哪一个方位进行冲击,一座座真水大阵都会顺着虚空感应,瞬间挪移过去,把人死死困住。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练到了惊奇万方的程度,号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整个的存在都能短暂跳出时空感应,这才能顺利进出。
  反观西王母国,这么大一个洞天福地,如果要在虚空层面潜伏过去,绝逃不过七大真水的感知。
  现在西王母把整个国度在自然天地中化作一道清风。
  任何人从外界去观察甚至触摸,都会觉得这道清风,与自然流风毫无差异。
  如此,反倒是有可能瞒过七大真水阵法的感知。
  也只有古神中的领袖,对于自然之道的运用,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若换了定光欢喜佛之流,即使全盛时的法力,未必逊于西王母,又有心收敛虚空之气,身上那股干涉虚空的根底立意,也难以逃过七大真水阵,更别说带着整个国度化风而去。
  “若非道兄收敛了西王母国全部因果,我这一手,纵然能瞒过七大真水阵,仍然瞒不过真正的主阵高手。”
  西王母将举国化为清风,神色自如,不见半点吃力,目光还看着太一轮。
  苏寒山推敲出的那套秘法,暂名为《六御玄元都天秘法》,说是研究与星辰仙胎的生克之道。
  其实这套都天秘法,是苏寒山的乾坤气脉风水,西王母的古神自然之道,集大成之作,极上更极,妙用无穷。
  西王母现在出手之际,法力运转,就有一些轨迹已经优中选优,朝着那套秘法的意境,贴近过去。
  只不过,她是天生的风神,以一己之力,多半不能像苏寒山一样,凭无量真道展现出都天秘法的全部面貌。
  估计,西王母即使全心出招,发挥出来的,也不是都天秘法,而是风天秘法。
  苏寒山也在揣摩这套秘法,顺手照出之前跟布袋小和尚打交道的那一点因果,在太一轮上显示出一角方位,给西王母指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