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662节
苏寒山对弥勒说道,“菩萨,灵山三世佛宗,现在只有你还存世。”
“你如果放弃修行那个收集白莲之力的法门,把所有精力用在拯救僧人上,就有可能,帮他们取回每一世的法力,光大佛门。”
弥勒菩萨应声道:“凡间僧人,我将来必定解救,这也是我弥勒的本心,绝不违背,但是现在就急着唤回他们,甚至为他们取回前世法力,不合时宜吧。”
“就算为他们取回第一次入佛门到现在每一世的法力,他们的境界也没有一次达到不朽灵光的层面,根本驾驭不了那么庞大的法力。”
“大而无当,难使神通,面对那些大妖巨头,龙族强者,还是不堪一击,反倒害了他们。”
紧那罗菩萨这个时候,倒是也点头道:“人间僧人极多,亲友也多,或因亲情友情难舍,或因受过当地香火,或因慈悲心肠,总之一旦三界有风波,必须为之出力,才是正途。”
“可就凭他们的实力,放在现在这种大风波里面,毫无意义,无非让他们多死了一遍,平添苦痛。”
西王母回过味来,知道苏寒山要做什么,微笑着轻挥衣袖。
一股清风吹遍西王母国,诸多古神,如同得了号令,分散开来,各具一方,运转功法。
弥勒和紧那罗,注意到她的动作,举目望去。
西王母国不过是千里方圆,虽然因为诸多古神居住,山川大地受古神气息滋养,灵气盎然,韵味非凡,比普通山川坚固的多。
但对于紧那罗菩萨这样的高手来说,也不过是一棍子就能砸碎,和两三棍子才能砸碎的区别。
弥勒并不那么好武,但是心念修为高深,平时只要静坐默察,方圆五六千里内的事情,都能够查知清楚。
如果是有因果牵连的事情,辅以推算之法,他的慧眼能上窥天界,下查幽冥,坐在西方灵山,直视到数十万里外的微尘景色。
可是现在,只凭这千里山河,竟然透出一种让两位菩萨很不舒服的感觉。
“这是什么阵法?!”
紧那罗试着抬了一下棍子,觉得自己好像被万丈大山压住,周围分明无形无质,但若有心用出任何棍法,都肯定受到绝大阻碍。
他智慧也非凡,目光四下一扫,不由得惊讶道,“这阵法怎么好像还非常残缺的样子,如此残缺,就已经有这种威力?”
弥勒菩萨老眼转为金眸,仔细查看着周围,动容道:“古神一脉,竟然出了这样的阵法,不,似乎还有玄门炼气之法,可玄门炼气,早就都奔着星辰仙胎去了,难得竟有这样一套不问星辰,只问山水的大阵!!”
苏寒山笑道:“大道天籁,山河地籁,仿佛宏大粗犷,实则细致入微。人间佛徒的法力,即使他们不能自控,只要身处我们的这套大阵中,给出一个粗略的推力,经风霜雨露,山河流转,诸天诸地之气,蒸腾循环变化,自然也就细化了。”
“尤其是还可以请西王母和各位这样的强者,作为阵枢。”
弥勒菩萨沉吟不语,摸下了手腕上的念珠,掐着念珠转动起来。
这念珠又叫数珠,来历极其古早,在佛门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原本只是用来计数,到了佛门之时,用来辅助心念上的修行。
念念串联一气,念念相续相等,心神澄澈宁静。
心念上的修行,是没有止境的,凡间有僧人以为,能够入定,就已经心神澄澈,但其实就连菩萨佛陀,也多持念珠,也会遇到借念珠宁神之时。
“贫僧忝居未来佛之位,肩负的使命,就是要以净世白莲抵消黑莲,尽快的、尽可能唤醒还没有彻底寂灭的佛友,给他们和未来的佛门弟子,带来一个干净的未来。”
弥勒言语缓慢,看向周围山川,“施主此阵法,虽然是上善上法,但选了此法,就真的舍弃了过去,背离了诸佛期望的道路,这可怎生是好?”
苏寒山随手捏出一个金佛,放在嘴里,咔嚓一声就咬掉了佛头,嘎嘣脆,味道颇为香甜,含笑说道:“菩萨,你动怒吗?”
弥勒神色平静:“此非佛也,我为何动怒?”
苏寒山把金佛里盛放的红色酒水,倾倒入口。
紧那罗早就离了灵山,与孙悟空往来,也颇爱酒,看的眼馋,凑了过来,苏寒山分他一半。
“我非三界人,而是天外人,在我的故乡,佛本来只是一个颇有思想哲理的古人,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就被人妆点利用,发展出五花八门的东西,乃至被魔王利用。”
“恶人拿他做自己的门脸,为自己粉饰,有志气又敬重佛的晚辈后人,则不愿意看到这种影响,总被用于恶劣的一面,于是也要新编佛经,劝用于正道。”
“但无论善恶,说来说去,都是用佛这个流派,来承载自己的理想追求。哈,能够当做一个流传千古的引子,来承载那么多的新理想,也许已经是佛这个流派最大的价值所在了。”
苏寒山笑着说道,“不只是佛,任何神仙圣贤,称宗称祖的,等流传下来,流传广了,总不免被后人加上自己的心意。”
“此界如来,因为自己活得够久,似乎情况跟别的世界稍有不同。”
“但如来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既运转苦行,以踏实修炼为本,又发明大愿之术,所以他就算活着,一个行为,也可以被别的诸佛菩萨,有千种解读,连他自己都不能说这些看法完全不对。”
“既然他容得下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派系,现在你改一改他生前定下的,那个已经不合时宜的计划,又有什么不可呢?”
弥勒还是在迟疑。
如果选了苏寒山的这条路,即使通天教主一方,没到三百年就被镇压。
佛门也没有了早就收集好的白莲,能去抵消黑莲,那些已经入寂的诸佛菩萨,还是会沉寂三百三十三年,无法减刑。
这么长的寂灭状态,基本是挺不过去的,灵山诸佛绝大多数都会变成黑莲回收的代价。
“你们当年还是小瞧了通天教主,他占据灵山后,立刻派人搜捕弥勒,恐怕也是看出了你们的谋算,只不过黑莲对他来说,实在让他动心,他也不准备舍弃。”
苏寒山说道,“那么,被你们低估的通天教主,当时出现在灵山的那一战,对灵山造成的伤害,真的会局限在你们的预料之内吗?”
弥勒菩萨长叹一声,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对。
“还有。”
苏寒山微笑着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给你安排计划的诸佛菩萨。都已寂灭,现存佛门中,除你以外的那位领军人物,会认可你们这个计划吗?”
“济公已经是诸罗汉之首,应该也察觉到了你们这个计划,可他干了什么呢?”
“他带着你乱跑,指点穿山甲去穆天子陵,试图牵连出精卫,带着布袋小和尚直奔东胜神洲,试图相助八仙,积极的搅和到各种大事情里面。”
“你真的有机会一直置身事外,等着通天教主拿黑莲作乱,自己再暗中收集白莲吗?”
我给你指一条明路,不只是说,比你们原本的路更好,而是说,你们原本的路,根本走不通啊!
苏寒山没有说最后这段话,但好像谁都听到了。
“降龙尊者……”
弥勒菩萨手里的念珠一停,看向布袋小和尚。
布袋小和尚原本看着太一轮上映照出的那些小鱼,满是期冀的模样,此时也正扭头看他。
对于布袋小和尚来说,他只知道自己是该救济这些凡间的男僧女僧,这才是他当“未来佛”的使命。
“降龙尊者是这样教你的啊,原来如此。”
弥勒菩萨双掌合十,对苏寒山微微一拜,“贫僧愿依施主之计行事。”
苏寒山站起身来,也是双掌合十,微笑说道:“如此,才配得上未来人间佛子,齐念弥勒,称颂未来佛祖。”
“贫僧原本受到重托,要设法尽快抵消黑莲,给佛门一个干净的未来,才有未来佛之称,也代表过去灵山诸佛所寄望的未来。”
弥勒菩萨说道,“如今这未来已然不同,再拿未来佛祖之名,唉,心中有些别扭。”
紧那罗大手一拍:“这有什么,那就换个名号,我当年知道他们坑害我,险些想要打上灵山,改名无天,给他们看看什么叫无法无天,仔细想一想,他们也没能成功坑到我,这才作罢。”
苏寒山说道:“让过去该还债的人去还债,这才叫有担当,让过去该收获的人也取得收获,这才叫公道,共业共受,自作自得,得失分明。”
“你不叫未来佛了,我就送你一个名号,愿你如大须弥山一般有担当,门中上下人物一视同仁,所做善业恶业必有报还,共业有报须弥山王佛祖!”
紧那罗微微点头:“须弥山王佛,听着就够硬,要真能公道,这个佛门,才叫有一个干净的未来。”
苏寒山一抬手,九层光轮急剧缩小,悬浮在他掌心。
“三位,你们就先寻回佛徒,取回法力,安置阵法,我出去一趟。”
紧那罗连忙说道:“是要去寻八仙吗?我可以帮忙。”
“据说八仙一旦汇合,就是专门用来对付通天教主的,虽然看起来单个修为都不是特别高,但另外七仙也都有玄妙,到今日还没有被抓过吧。”
苏寒山笑道,“紧那罗兄,之前身边就聚有七仙中的好几位?”
紧那罗菩萨点点头:“这段时间,其实另外七仙,经常能够聚到一起,但是少了一个,就发挥不出真正的神威,被绝顶强者一冲,为了避免陷入重围,就又只好分散了。”
“唉,我们东海群仙现在都在跟龙族作对,但也是这样的情况,聚聚散散,很难拧起一股足够的实力,坚持下来。”
苏寒山问道:“紧那罗兄觉得,现在要破龙族的大优势,最关键的是什么?”
紧那罗立刻说道:“当然是想办法对付那个横冲直撞,总是把人打散的五云老祖,还有防备神出鬼没的阴月公主等人,站稳脚跟,立起大旗……”
“我却不这么看。”
苏寒山说道,“即使有人对付了五云老祖,但八仙不能聚齐,大家还是会被绊在东胜神洲,通天教主依然修行,归墟龙皇依然自得。”
“真正的关键,不在于五云老祖他们那些四处搜捕,穷追不舍,大举围剿的家伙,而是在于,被困在东海龙宫的蓝采和!”
苏寒山一步跨出,身影消失。
“所以,你们先在这边忙着,我去带回蓝采和。”
第485章 四海龙王有来历,踏歌肆意神飞扬
东海海底,也有山川地理,甚至海底还有河流,有大江大泽。
那些全部都是历代水族高手凝炼出来的法水,各具异色,与普通海水并不相容,妙用颇多。
寻常水族,即使天生有御水之能,遇到这种海底的江泽湖泊,也不能随意涉入,要靠舟船之类的法宝才能横渡。
鱼虾鳖蟹,巨鲸蛟龙都要坐船,也是一桩奇景。
东海龙宫所在的地方,周围山川开阖,苍莽万里。
东望则连山参差,群石倾奔。南北两望,则有出海之楼,戏鲸之台,远远高出水面,甚至上连霄汉,下窥城中,楼观翱翔,巍峨相重。
西望则山断为玦,出现一个巨大峡谷,是自古以来东海龙宫招待贵客所在之处。
龙宫西北面的一座八角水晶台上,坐着个不修边幅的少年郎,身着蓝衣,多打补丁,头戴布帽,腰缠麻绳,两脚只有一只穿鞋,正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
有水晶锁链,金色铁钩,穿过他的琵琶骨,把他锁在这座高台之上,四肢百骸,还有许多细如毛发的锁链,一一连接在水晶台边缘,看着就极为痛苦。
“数九寒天冷嗖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
蓝采和百脉俱疼,苦中作乐,打着竹板,唱着不成腔调的词句。
“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又把那个仙桃偷。”
“五月端午是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七月七传说是天河配,牛郎织女泪交流。”
“八月十五云遮月,月里的嫦娥犯了忧愁。要说愁,咱们净说愁,唱一会儿绕口的十八愁。”
“虾也愁,是蟹也愁,福禄寿家的仙人愁,水晶洞里的老龟愁……”
忽然一个青色龙袍的身影在北面高楼上走出,手按栏杆,打断了他的唱词。
“不是这么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