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现在的他,显然还没能做好这等准备,攀附上境的许多事机也不清楚,还需要稍作沉淀。
不过他并不像其余修道人到了这一步之后就没有前路可走了,他前面是有路的,这意味着横亘在面前的最大难关已经不存在了。
要知过往那些执有上境的修道人,就是因为找不到上层之门,迷失在了大道之中,一个个俱是消失无踪了。
他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大致可得攀附的路径,那么下来只要朝此迈过去就是了,所欠缺的也就是时间罢了,当中即便遇到困难,他也会设法逐一克服的。
若是他能走通,那也意味着玄法能去到更为高上的境界,这对玄法的意义不言自明,对于众多玄修弟子而言,大道之门也能由此而敞开。
此刻他收束气意,定坐调息,一晃数日过去,在定静之中,有一丝感应生出,他不由睁目,往外层的两界通道处望有一眼,便见一驾飞舟从那里穿行而出,随后通体一阵光芒闪烁,便即遁入清穹云海之中。
他立时了然,这应该是长孙廷执从元夏归来了。
随着约议结束之期渐进,元夏那边显然已不是什么善地。这位身为廷执,回来的非常及时。
而且不止其人。
他朝着云海深处的曜光道宫看去,感受着那的澎湃如潮的气意,毫无疑问,这一位也当是很快归位了。
东庭玄府,伏州,某处法台之上。
何礼看着外面的下落的春雨,他在此已然等了十多日了,只是法台之中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他虽不清楚玄修成就玄尊到底需用多久,可却知道,修士一旦设法冲破境关,拖延的时间越长越是不妥。
在又等了两日之后,却听得石门隆隆声响,他不禁愕然,随后浮起一丝担忧,稍待紧张的看去,便见班岚自里走了出来,只是模样与以往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他一时分辨不清楚班岚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但看到后者面上的微笑后,他也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不由大喜一礼,道:“恭喜先生!”
或许是做惯了潜间的缘故,也可能是奉行的道理不同,班岚与别的玄尊成就之时相比,并无那等惊天动地的声势,反而是云淡风轻,悄无声息。
所以他的成就玄尊之境,除了特意关注之人,其余人也是丝毫察觉不到。便连最近十里之外的法台之上的修士也没有察觉到什么,最多只当是这位闭关了十大左右,这在修道人之中实在太过寻常了。
而此刻在东庭玄府的星台之上,万明道人隔远望着伏州方向,尽管班岚气机晦涩,十分利于隐藏,可是在他这个层次的人看来却是通透光明,照亮了半边天空。
他看了几眼,已然知晓,班岚虽然拥有的自己道,但其中并没有与天夏道念相悖的地方。
并且有意思的是,若是按照这个路数走下去,其人无论内在如何变化,可外在的表现,却当会使身边之人都是受益。
而这些反而算得上是其功行前进的动力,所以除非出现特殊情况,不用担心此人会对天夏不利。
班岚正与何礼说话的时候,他感觉到周围天地骤然一凝,好似时流忽然顿止,唯有他一个不受任何影响。
随即他便看到一名道人从一片光芒之中走了出来,他认出来人,当下拱手一礼,道:“班岚见过玄首。”
万明道人回有一礼,道:“班道友有礼了,还要恭贺班道友功成上境。”
班岚回应道:“多谢玄首。班岚到此境中,才知历来成就之人都是不易,今次能有成,多少也是沾了前人之光。”
万明道人点点头,道:“不谈玄法,过往真法也是经历了无数前人的牺牲才是得成,前人辟道艰难,我辈自当珍惜。”
两人说话之间,便见天云之中裂开一条隙口,一道光芒照落在两人所站之地,其中有一道金色符诏从天穹之中顺此飘落而下,直至法台之上。
班岚伸手一托,将此符诏接入了手中。
万明道人道:“这是相召道友去往上的符诏,当然道友也是可以回绝,却不知班道友打算如何选择呢?”
班岚考虑了一下,却是将符诏收了起来,道:“班某还是留在伏州吧,伏州挺不错的。若是有什么事机,班某也是愿意效力。”
万明道人看着他道:“班玄尊不必有所顾忌,你既然在我天夏成就,并且上层选择接纳,那么你就是我天夏一员,成就玄尊,过往一切都可以抛却,亦可以选择有所保留。
道友明白我的意思。
如今之世,元夏与天夏对抗在即,多一名玄尊,就是多一份力量,毕竟我天夏可不像元夏一般有积蓄深厚。”
班岚马上理解了他的意思,他抬手一礼,道:“多谢玄首提醒,班某知是该如何选择了。”
万明道人点了点头,道:“班道友,便祝你道途顺畅了。”他说完之后,身影便化如流光,渐渐散了去。
而在他走后,周围的一切也是重新恢复了流动。何礼对方才发生的这一切丝毫无有察觉,好像这一段从他经历之中剥离出去了。
班岚略作思索,对何礼言道:“方才玄廷传讯到来,召我去至上层,我当前往一行。我不知能在上层停留多久,这里还有不少事,我不在的时候,就要劳烦你帮我处置了。”
何礼忙道:“先生放心就是,这里我会替先生打理好的,绝不会出得任何纰漏。”
班岚微微一笑,道:“我自是放心你的,不过不是替我,是替伏州之人,替东庭之人,替天夏之人。”
何礼看了看他,想了想,郑重道了一声:“是。”
班岚交代过后,便拿了那符诏出来,将之展开,霎时气机牵引,有一道光华从空落降而下,罩落在了他的身上,何礼不觉后退了几步。
班岚抬头看去,见天云之中裂开一个豁,透过背后的金光,隐隐显露出另一方天地。
何礼仰首望着这幅壮观景象,心中也是震撼莫名。
班岚这个时候往上一抬首,整个人若无分量轻飘而起,开始还很是缓慢,可随后越来越快,随即整个人化如流光,没入到了那道云光之中,再是一闪之后,豁口缓缓收敛,天云重归平静。
何礼目注着他消失的方向,抬袖起来,对着云中躬身一礼。
班岚在越过那云空豁口,便感觉进入了一片奇异之地,他在这里理清认知之后,面前骤然一开,落在了清穹大原之上。
打量了不多时,便见一架天女飞车飞来,在左近落定,明周道人走了下来,稽首道:“班玄尊,在下明周,负责接应诸位玄尊。班玄尊初至上层,若有不明,皆可问明周。”
班岚当下回礼,随后向明周道人问询了下,才知这些年来玄修成就之后,大部分都是选择去往守正宫。
首先张御是玄法开道之人,再次张御在玄廷上的座次仅在首执之下,这样的话也能得到托庇和更为有利的修行。
他自然也不会例外。
他久在底层,知晓真玄之间也是有矛盾的,纵然现在有外敌,可是心中有固有的念头又怎么可能一下消弭?至多是不表露出来罢了,去往守正宫无疑是最好选择。
而且他比别人多了一个缘由,他一开始就是被张御所招揽的,也是被张御安排在伏州的,且一直是在张御的旧有辖界所在做事,勉强可以称一声旧部,有了这层关系,那他肯定也是投至这位门下了。
他微微一笑,道:“那就劳烦明周道友载我去往守正宫。”
守正宫内,张御命印分身正处理各方报书,除了元夏方面的,余下就是天夏各洲宿的。
元夏在备战,天夏同样也是,可以说整个十年都是如此。随着约议终了临近,各方也是逐渐变得紧迫起来了。
此刻收到了那位裘少郎送来的传讯。
裘少郎不理解自家老祖为什么说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情。可他却一看便明,这一来是表示元夏的这次侵攻非同寻常,特意提醒天夏方面。还有么,就是表示自己仍是站在天夏这一边的,最初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只是他不会听信一个简单的表态,这位是真心假意,还需容后再观。
这时坐在他下首的白果忽然抬头,道:“先生,元夏方面似是送来了一封文书,内容像是想要我们能把那些世道弟子送返了回去,而不是继续留在天夏域内。”
……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旧录疑宝踪
张御听了白果的话语之后,神情平静道:“给我回书,两家约议期间,那些来我天夏的元夏人,只要不触发我天夏规序,那便是我天夏的客人,我没有道理将之驱逐。约期一到,那自是一刻都不可多留。”
其实他明白,两殿应当是使唤不动那些世道弟子,所以才将此事推到天夏这里来,他们同意那是最好结果,要是不同意,那么两殿也可以说是天夏不愿意放行,之后出现什么问题两殿也可以甩脱责任。
白果此时应道:“是,先生。”
白果自有了身躯之后,就可以替张御做许多事了,除了明面上的分理文书外,训天道章也是替他看管着各个方面。
他又拿起这两天送过来的一摞文书,这些都是出自各个玄尊之手。
因为与元夏争战即将临近,而对比元夏,天夏总体上实力仍旧是有所不足。
特别是上层修士,天夏是十分稀少的。求全道法之人数来数去也就是这几人。而摘取上乘功果之人也未多到哪里去。
而反观元夏,一些比较重要的世道弟子都可以用直接法仪堆砌上去,虽然斗战能力与正常修持的不可同日而语,可毕竟境界到了,法力修为摆在那里了,再加上拥有元夏阵器相助,斗战之力也不容小觑。
这个情况因为与元夏的十年停战,现在许多玄尊都是清楚了,他们所以陆陆续向玄廷或是守正宫提出了自身建言,阐述对付元夏的方法。
呈书之人除了一些云海潜修的外,还有以前天外诸派残余修道人,他们似乎是用这种方法表达自身与天夏站在一处。
其中有一些建言值得考量,可有有一丝人碍于见识和道行,还有干脆是认知上的差异,使得许多方法并不能付诸施行。
比如他手中这一封,是上宸天某位投靠天夏旳修士提交上来建言,他们认为可以将道兵技艺拾拿起来,用以补充天夏战力不足的缺点。
虽然以往用在与天夏斗战中的道兵层次较低,可是用玄尊秘炼的道兵技艺也是有的,其人建言利用俘虏的元夏修道人制成道兵,这般既能削弱敌人,又能增加自己的力量。
张御摇了摇头,先不说元夏遣来天夏修道人大多数都用假身,就算是正身,他也不打算用,因为这东西的本质就是一种邪道法门,是与天夏道念相悖,是绝不会允许公然运使的。
他又拿起一封呈书,看了下来,发现这封书信上面所言倒是有些门道,正当他准备仔细看下时,心中生出了一股感应,看向外间,过了一会儿,有一名神人值司来至殿中,揖礼言道:“廷执,班玄尊到了。”
张御颌首道:“让他进来吧。”
元夏,天夏驻使殿阁。
常旸看着远处,元夏的氛围一日比一日紧张,同时也是在加紧对他们的监察,他能感觉到周围有着不下十余股的强盛气机,躲在暗处的当有更多。
他知道并不是元夏真的准备对他们做什么,而是在这等环境之下对他们这等敌方自然而然表露出的态度。
经过十年的等待,此辈的敌意已是不加掩饰了。
他心道:“看来驻殿撤去之前总是要做过一场的。”这时身后过来一名弟子,揖礼道:“玄尊,人已是到了。”
常旸道一声好,他带着几名弟子从殿内走了出来,来至泊台所在。这里停泊着十余驾金舟。
易午正在金舟之前对着几名族人嘱咐着什么,见到常旸过来,结束了谈话,过来与后者见礼。
这一次易午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将又一批未曾开智的族人送往天夏的。
两人相互合作过许多次,排布的路数都是很熟悉,所以不必太多的言语交流,很快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看着载承族人的飞舟离开,易午叹道:“这恐怕是开战之前送去天夏的最后一批族人了。这一次两殿的声势不小,贵方可要小心。”
常旸笑道:“近来有不少道友都是这般提醒我,看来元夏是真要动真格的了。
易午语气严肃道:“是啊,这次两殿可是带着覆灭贵方的决心的。”
常旸心中暗道:“又有哪一次不是呢?”
他面上也是应道:“多谢道友提醒,我会将道友之话转告给天夏玄廷知晓的。”
易午道:“我无法在此久留,稍候就需回去。”他叹了一口气,道:“这一次我们易氏同样在此回征战之列,虽然我们并不情愿,但是上了战阵有时候身不由己。”他郑重道:“到时候若是我等或我等族人在战阵上见到,贵方也用不着留手。”
常旸点点头,他也理解,对方的确身不由己。但说起来,他们也没指望北未世道完全倒向天夏,这些年来,从北未世道中持续获取到的消息,已是足够做为那些真龙族类开智的回报了。
易午说完了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去,在上金舟之前,他顿足回身,再是说了一遍,道:“千万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