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五位执摄其实并不愿意张御继续下去,但他们这一次也不想多做争执,一个上境大能,特别还是己方阵中的,也不能面上闹的太难看了,他们可以做一些让步。但这也只是因为此事他们之前还没有定论,若是早有结论,无论张御说什么都没有用。
太初道人道:“那便以五年为限好了。”
张御淡声道:“既五位执摄如此认为,那便就是五年。”他顿了下,抬头道:“若无有其他事,那我便先告退了。”
五位执摄没有再说话。
张御见此,执有一礼,便转身走了出去。
在他离去后,太极道人道:“如今下层数目已是足够应付元夏,当传谕玄廷,今后开辟之界域无需特意关照,放任自流便是。”
太始道人道:“可行。”
太初道人接道:“便如此。”
片刻之后,清穹云海深处,金光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此,对着陈首执一个稽首,道:“首执,五位执摄传谕。”
陈首执接了过来,他看了下,却是皱了下眉,此回之传谕,却是告知他们,若是再有世域开辟,当不可有丝毫干涉。
他考虑了一下,唤出训天道章,道:“风廷执,此前让你授意与奉界所言之事,不知进行如何了?”
风廷执道:“我已是与云道友言说了,她是愿意让奉界与我天夏之间建立其两界通道的,并她也愿意与我天夏同道一同前往其他世域帮助各世生灵,只是她方才回转奉界未久,目前还没有任何回应。”
陈首执道:“那此事劳烦风廷执看紧了。”
风廷执马上就听明白了,陈首执这是要他尽量促成此事。
他回道:“奉界如今时刻受元夏威胁,建立两界通道当是不难,而奉界也有不少玄法玄修,只要通道一立,那么训天道章当可令此界道友与我天夏交通。而训天道章一立,想要再割裂开来就很难了,许多事做起来也就方便了。”
陈首执颔首道:“此事风廷执多辛苦一些。”
风廷执执礼道:“风某当会盯住此事。”
陈首执结束了交流,就将手中谕旨抛在了一边。
五位执摄说了天夏不许再去干涉那些过后开辟出来的世域,天夏这里就不动,他大可以让奉界代替天夏前往各个世域,奉界严格来说并不是天夏的附属,而是一个独立的世域,那么奉界做什么,自然与天夏无关。
而奉界一旦与天夏结盟,无论是缺宝材还是缺功法,天夏都可以给予支援,他们此前已是与奉界定立了简单的定约,所以他们是不会违诺的,就算五位执摄再问什么,他们也可据此以反驳。
张御与五位执摄谈论过后,气意就从金庭转了回来,他想了想,就算元都玄图的遮掩,五位执摄仍是可以从大局上堵住可能有的一切漏洞,
没有漏洞的话,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他是没办法拉近与五位执摄的距离的。好在先前他已是做好了一些准备,并且已经打开了一线缺口,否则此后更是机会渺茫。
他思忖片刻之后,就把气意放出,寻到庄执摄和覆象道人二人处。
过有一会儿,两人都是在清玄道宫内落下映身,互相看了一眼,庄执摄执有礼一礼,道:“覆象道友有礼。”
“元衡道友有礼。”覆象道人也是笑呵呵还了一礼。
庄执摄道:“今日方见覆象道友真相。”
覆象道人笑道:“也是不得已耳。若不如此,今朝也必是受那五位所摆布。”
张御迎了过来,也是与两人见礼,再是请了两人坐下,便道:“今请两位到此,是金庭方才唤我前去,要我停止开辟下层界之举动。”
庄执摄、覆象道人二人听了,都是神情一肃。
两人都是清楚下层界的意义,这是借取至上之力不被五位执摄发现的关键之一,现在却是受到了限制。
庄执摄道:“我与道友商议之际,也是推测随着道友陆续开辟世域,诸位执摄一定是会加以设限,未曾想来的这般快。”
张御微微点头,要说一上来慢慢开辟,或者几载开辟一座,五位执摄或许不会阻止,不过那个进程就如眼前谈出来的条件一样,还不如之前的做法。
而眼下他实际已然拉近了一些距离,若是缓缓图之,他拿是永远别想追上。
覆象道人沉吟一下,道:“此事应当不是元都玄图有了破绽,除非用清穹之气,不然破不了我这宝器的遮掩。”
庄执摄颔首道:“此事的确与宝器无关,五位执摄这次若是发现了什么,那么不会让张道友这么轻易过关的,而是直接兴师问罪了。”
张御道:“如今我与五位执摄定下规限,世域只能五载一辟,若不用他法,那么借取至上之力的近程注定会因此放缓。”
必须是要借托下层,才能消弭天道变化的,上层之力几乎没有办法,
庄执摄考虑了下,道:“庄某这里或有一个办法,但不知是否可行。”
覆象道人道:“庄道友不妨一说,我等一起参详一二。”
庄执摄道:“此前张道友曾言,将一部分至上之力以纯灵之所借托。而如今的纯灵之所说是物类之反面,实则是乃是天夏物类之反面,按照天道正反相对之理,实则诸世皆有反面。也皆有纯灵之所在。”
覆象道人眼中一亮,他已然猜到了庄执摄的想法。
庄执摄继续道:“这些纯灵之所若是不曾引动出来,那即是不存在的,也不会参与任何物类的牵连,但实则每一个世域,都可有一个纯灵之存在,哪怕元夏也是存在的,若是能先将之引出,再在此中重演借托,那就等若陡然多出数十下层为我所用。”
覆象道人追问道:“道友具体打算如何做?”
庄执摄道:“我可以‘真一元瞳’之力将之引动出来,此事不难,只是这里必有动静,只不知道友可否替我遮掩?”
覆象道人问了几句运转之中的关窍,便肯定道:“我可以帮助遮掩,这正好也合我道法,于一线之中寻找生机。”
庄执摄看向张御,道:“张道友,你若是认为可行,那我等便就一试。”
张御能看出来,这里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纯灵之所寄托映身,不同的是,纯灵之所映身道理上是早就存在,但是不去引动就不会出现。而“真一元瞳”有一生一灭之力,通过此中生力,便能将纯灵之所显化于世。
果然集思广益是对的。以前他一个人,所有事情都需自己来完成,现在有了两位同道,却是立时找到了应对之法。
他点头道:“当可一试!”
庄执摄看向覆象道人,道:“那便请覆象道友替我遮掩。”
覆象道人郑重道:“道友当心。”
庄执摄两指一竖,宝器“真一元瞳”便即出现在了面前,同时有一缕白气朝着诸多下层界射去。
虽然现在天夏对战元夏的前沿所在此宝也是在被用着,但那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力量,根本不碍他运使。
只是他用此物,定然会有形迹显露出来,还有纯灵与现世交集,现世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五位执摄纵然不在意下层界,肯定也会发现不对,从而发现有上层大能插手。
覆象道人此刻朝着下方一点,若有若无的金气闪过,一应异兆还未得现,便即由此绝迹。
而那一缕白气此刻畅通无阻的渡染到了所有下层界中,这是一气贯通诸界,看着动作较大,其实对于上境大能来说,一座界域和数十座界域在眼中没什么区别。
当初五位执摄一气化演万世,乃是将所有变化都是化出,如今庄执摄虽只一人,可引动区区几十座下层的纯灵之所,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要元都玄图可得遮掩,那就不必顾忌什么。
张御此刻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持坐入定,分出一缕气意问对大混沌,却是尽量减少天道变化的出现,如此五位执摄不是刻意关注下层,又没有祭动清穹之舟,那么是察觉不到这里异状的。
而在此刻,那些下层界几乎是在一瞬间被那白气侵染,其中唯有奉界放着没动,因为这并非是天夏之辖界,且庄执摄心中有感,那里下来必然会受到不少关注,所以索性之间略过。
天夏如今共有三十二座下层界,就在一二呼吸之间,几乎所有世域的纯灵之所都是被引动了出来,因为元都玄图的遮蔽,所以界中之人自己也没有发现,世域却是多出了一处与物类相对的纯灵之所。
张御见时机已是成熟,他没再迟疑,眉心一闪,再是一挥袖,三十二道明光就朝着诸多下层落了下去。
……
……
第二十五章 追脉拨元机
那三十余道明光落下,俱是落在了下层诸世的纯灵之所中,并很快被接纳进去,并在其中绽放开了无量明光。
张御观望之下,每三十余处纯灵之所使得玄浑蝉的天道变化不断向下沉降,这下等于一下多出了三十上下的下层为其而用,借取至伟之力的进程无疑大大向前进了一步。
而这一切变化都被元都玄图所遮蔽,除了他们三人之外,无人可得观见。
三人等待了一会儿,见并无任何变机出现,便知事机已知。
庄执摄这时道:“只是至上之力浸润之下,纯灵之所得有补全,则极可能增生出智识。这许多纯灵之所皆可看做纯灵之映身,但凡有一生出智识,则便可由一及众,化变出来。”
张御道:“此或有可能,但眼下无需为此担忧。”
就算能补全智识,但也不会立刻生出,需要漫长时日的演变。
倒是这些纯灵之所若与天夏脱离开来,那么只要未来得有,现在也是得有,智识几乎一瞬间就可生出。可现在与天夏维系在一处,那么就无法越过当下,去到未来。
还有一个缘由是玄浑蝉与清穹之舟不同,并不是只将力量交托给挨近上境力量的那一批人运用,而是对于上下所有生灵都是一视同仁的。
纯灵之所内部有着无数聚散分合的灵性生灵,其本来就是纯灵之所的一部分,现在在玄浑蝉照耀之下,则是有可能自行得有意识,并从主体中分离出来,这样的内争注定也会拖缓整体意识凝聚的脚步。
庄执摄和覆象道人也是各自执有一部玄浑蝉的力量,他这么一说,也都是颔首。
覆象道人更是笑一声,道:“两位道友,幸不辱命。”
张御则是抬袖一礼,道:“此番多谢两位了。”
庄执摄还礼道:“相助道友,亦是相助于己,道友不必言谢。”
覆象道人亦是还了一礼,道:“天道不全,自当由我辈来补!”
两人见事机已毕,便也没再多留,与张御别过之后,气意一转,各是散了去。
张御送走二人后,在原地站了片刻,看向天夏下层,他考虑的是,要尽快让青朔、白朢二人得有成就了。
他有一种感觉,下来只要他做什么,但凡涉及下层的,五位执摄必然会对他有所限制。这也算是补全各种漏洞,等到完全没有疏漏的时候,除了正面较量,就没有任何道路可以走了。
而这二人若是到来,至少能让五位执摄有所顾忌,不敢轻易有所动作,他也可以放开一些手脚了。
嗯?
正在他思索之际,他忽的察觉到投入下方的玄浑蝉有了一丝反应。他讶然发现玄浑蝉居然产生了某种意识,尽管现在微弱,但是已然有一丝雏形初现了。
他琢磨了一下,这不是坏事,反是好事。
这意味着所有的分开的玄浑蝉力量不再是某个单独的部分,而是聚合在一个统一的意识之下,但同时又可以分散。
清穹之舟同样有明周道人这个器灵存在,这不是偶然,而是至上之力对于他们而言就较为完整的道理,那必然是存在有自己的意识的。
这等情况出现,就说明借取的至上力量正在逐渐壮大之中。
不过这器灵是因他之道而生,所以也只会近他之道,主识不会因为他人之道而改变。
如那明周道人,其下层之时,因为每一个廷执的道法都是不同的,所以跟随他们的明周道人也都是不同的,都是会挨近他们自身之道。可是位于最上的那一位明周道人,那只会尊奉五位执摄之道。
他看了一会儿,收回关注。
玄浑蝉纵然生出意识,是一件好事,可对眼下局面没有帮助。
目前来看,他却不能被动下去,等着五位执摄出招,而是要想个办法,令五位执摄牵扯于他事之上,无暇顾及到他这里。
这里他早便有一些想法了。
那日上境邪神传给他许多东西,几乎就是上境邪神自身所知道的一切。但凡先天之灵自身所知悉,几乎都在这里面。
其实他看到的不是全部,有些细节处也不清楚,但大致脉络却是明了了,只是后来他了解到至伟之物后,也自便崩散了。
可是诸多玄妙他已然是记下了。
上境邪神同样是先天之灵,只是遭受到了大混沌的侵染罢了,现在他越是问对大混沌,越是清楚被侵染后的变化有哪些。而将这些逐一剥除之后,他就可以从邪神那里了解到最根本,最原初的东西。
先天之灵自元空之中化成之后,而有一些大而无当,无法凝聚智识,以至于空有力量,无以成道,譬若至高就是如此;
有些纵得智识,可偏向了大混沌,得受污秽,堕落败坏,比如上境邪神,不过其自身恐怕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