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390章

第1390章

  这里便连求全玄尊也没有办法把握,真正能从里面获得收获实际上只有上境大能。
  张御在上层见到玄廷已是完成此事,便是再次来至真余道人这里,与后者见过礼后,道:“上回临行之前曾有言,道友若去得下界,未必没有机会,今日来此,正是为此。”
  真余道人不想张御当时只是这么一说,如今果真有了办法,不觉试着问道:“不知道友待用何法?”
  张御道:“此事我暂且不像道友明言,道友若是信我,可将一缕气意交托于我,我自可展于道友知晓。”
  真余道人毫不迟疑道:“我有何不可信道友的。”他当下一点指,将一缕气意交托了过来。
  张御收来,略作运化,便将之掷入了训天道章之中。
  这是第一个投入训天道章之中的上境大能气意,不够这一次投入的并非是如今之天夏,而是过去之天夏。
  真余道人气意入此之后,被蔽绝了原先识忆,成了一名出生在天夏的孩童。他到来之时,正好是天夏到来的百年后。
  这个时间段,天夏仍旧是由庄执摄主持大局,如今的陈首执已然成转入了浑章修,玄法虽是被玄廷推动,可除却上层同样转入浑章的修道人,玄修多数都是低辈弟子,还没有一个有所成就。
  真余道人则是先进入了学宫修业,再被玄府收做了弟子,在此之后,他修道求业,对抗外敌,并渡过了接下来三百余年的岁月,在这期间,他几乎经历了作为一个天夏修道人到来此世之后所能经历的一切。
  在张御的有意安排之下,他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先天之灵本应有的进道速度,而只是作为一个资质中上的修道人,比寻常人稍好,但又不是顶尖的那一批,在遇到大敌之时,几次险死还生,可正是如此,让他感觉到了凡俗修道人的无奈和奋进。
  而当时间终是与如今的天夏接轨之后,他算是经历了天夏三四百年来的变迁,而当时日转入至当下,那一缕气意也是被张御重新收了回来,并交还给了其人。
  真余道人在收回了气意后,过了一会儿,眼眸之中出现了复杂情绪,进而又焕发出明亮而璀璨的神采。
  而在这个时候,张御看到他身上的气息产生了某种变动,下一瞬间,一股幽晦之气从其人身上升起,真余道人竟于一瞬之间变成了浑章修士。
  对于这个结果,张御既觉有些意外,又觉得是合理的。真余道人本来就因允诺靠向了大混沌,现在则是借着这一部分侵染顺势将之渡入浑章,使得能为自身所用,
  但具体来说,因为他是在成就了上境之后再转入此中,所以尽管是第一位上境浑修,可是对于玄法意义并不大。
  真余道人待气息平复之后,此时再看向张御的眼神多了几分认真,并且还有一丝不同于以往的认同。
  若说过去他只是感谢张御对于自己的帮助,只是想着还报,或是没有退路情形下被动接受的好意,可是现在却完全不同了。经历了天夏的演变,他身处其中,却是真正认同天夏之理。
  可这前提也在于他向往俗世,要是没有这个根基,也不可能有后续之事。
  张御迎着他的目光,点头道:“恭喜道友归来。”
  真余道人抬袖起来,对他一礼,郑重无比道:“多谢道友成全,我想我已是寻到了自身之道了。”他此刻目中熠熠有光,与之前忧虑之中略带一丝消沉神情完全不同了。
  张御亦是抬袖,对他还有一礼,再道一句:“恭喜道友了。”
  真余道人这里的道念寻得,使得他们这里实实在在增添了一分力量,而非以往只是为了还报而出力,为自身之道念行事,比为还人情乃至无有选择的情形下出力,那是完全不同的。
  真余道人认真道:“道友,我多言一句,现在凭借我等力量尚是不够,是无法对抗那五位的。”
  张御颔首道:“我才至上层之时,只是寻到了一名道友,然而现在,却有了多位道友与我站在了一处,等到来日,当会有更多同道投入此中。”
  真余道人精神一振,道:“不错。”
  有了天夏之经历后,他对天夏深深认同,并且认为天夏还当有人能够继续进入上层。他又想了想,感叹道:“可是越往后越难啊,还有那五位见情势不同,也未必不会设限。”
  张御道:“此事倒不必担心,我料那上境邪神及寰阳道脉三位,过个几载之后依旧会是归来,目前他们当无有余暇来理会我们。”
  按照他的打算,等到上境邪神等人下一次再度到来,那么正好可以让白朢也是趁势进入上境了。
  ……
  ……
  第三十八章 驻空得意传
  真余道人自转入浑章之后,也是一样获得了训天道章,平日除了问对,他便是将一缕气意投入其中,化作不同身份在道章之中游走。
  很难说他转入浑章是不是为了能沉浸入此。
  除了天夏,他本来也对元夏有些兴趣。想知道元夏下层又是如何一副模样。只是训天道章里间只有天夏,故他时不时观望一下元夏下层。
  可是看得多了,便从深心之中涌起一阵厌恶。
  以天夏之道念,他非常不喜这种从上到下完全定好了次序,几乎永无变化的所在。
  尽管现在元夏还有一些修道人能够凭着自身的资质突破束限,可那是因为元夏还没有到达终道,还有变化没有消杀,还需要修道人为他们出力。
  若是什么时候成就了终道,这些修道人自也是用不了了,上层取道而去,下层若不因道全而化灭,那么也只会永远这般延续下去,并视存在的一切为大道正理。
  尤为可怕的是,这不单单是他们自己如此看,而的的确确是天道的正理。而若是再上一步,就是万事万物永恒不动,所有一切存在,除了大道本身就都没有意义了。
  对比那精彩纷呈,生机勃发的世域,他心下不禁道:“若要用此恶道替代如今之天道,我是绝不容许的!”
  他之气息继续天夏之中盘旋,不过这一回,他却是去到了一处异化出来的世域,在这个异域之中,映射的都是古夏、神夏之时的种种志怪故事,他觉得十分有意思。
  这些世域的立造之人乃是一群思绪活跃的修道人,他们立造之后发现这些世域甚至产生了莫测变化,后来连他们自己都难以制束了。
  所谓心猿难收,有时候心思放出去了,就很难降住了,更何况每一个世域都不止承载一个人的心思。就如一幅图画,你添一笔,我也添一笔,久而久之,就变得自己不认得了。
  真余道人十分喜欢游逛这些世域,且正好避开那些凡俗之人,此刻正在观察一个妖寨。
  此妖寨外观就是一个偌大的庐棚,世域之中的人进入此中之后,就能得有各种声色享娱,只是自里出来之后,身上毛发皆无,唯有长了回来,才能再入其中,毛发长的越长,则享乐愈多。
  这些幻化出来的寻常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为了享娱,便就有了可以生长毛发的秘药,时间久了,一个个毛发覆脸遮身,形同野人猿猴。
  这般情形延续了多年,然而到了有一日,这妖寨忽然消失不见,这些人蓦然发现,自身除了享乐,早忘了如何存身,剩下的就只有如同禽畜一般的毛发了。
  还有一处,乃是石匠之国,匠人雕琢种种,都可化为实物,甚至人畜都可活转过来,如此绵延百载,这些雕琢出来的乃至繁衍出来的尽皆还为石雕,一座繁华国度一夜之间尽成毫无声息的石像,令人唏嘘不已。
  两者实则大同小异,内中皆是蕴藏着某些道理,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读各有不同。
  在真余道人眼里看来,却是觉得十分有趣,并且那种层出不穷的想象力特别令他欣赏,这是有了这些精彩,他才觉得世间分外值得珍惜。
  张御身为训天道章之主,对于真余道人的举动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并没有去干涉什么,一位上境大能对下层喜爱,这不是什么坏事。
  唯一遗憾,是他至上境之后还未曾与同道真正论法过,本来训天道章是一处较量之所在,奈何上境大能斗战,乃是道法的对抗,两个人哪怕只是气意上的对抗,都有可能引发一定的天道变化,所以无论是否在道章之中切磋都是一样。
  不过下来终究是有机会的。
  道理不是说出来,总是要论过一场的。
  他继续加大对大混沌的问对,在问对之余,尽可能削去天道变数。在白朢道人来之前,此刻主要就是等待了。
  而在被清穹之气虚黯之所在,寰阳道脉的“倾机、寂光、终常”三名上境大能正落于此间。
  在被蔽绝了出去之后,他们便再无法感应到元空之存在,也就无法问对元空。
  然而天道变化是一直延续的,这是丈量上层的唯一变数,若是长久无法问对,那么就会被天道所逐渐甩脱,永无再攀上境之望了。
  而这一次被蔽绝出来后,还需要等待机会,才能归去。
  这个时候,三人身上忽然有一阵金光烈焰腾出,好似烈阳一般,只是这烈芒不断张杨扩张,看去竟是时时刻刻在以他们三人为柴薪。
  他们三人之道,乃是倾毁吞灭之道,所以问对元空,实际上也是为了吞夺元空。
  若是不得元空,因为上层没有天地,只有他们自身,所以他们能够倾毁吞夺的只有自己了。
  再因为上层大能没有终了之虞,所以这个过程会永远持续下去,可他们会先是吞夺彼此,融为一体,随后离道越来越远,直至无穷无尽。
  不过现在他们还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来了。”
  寂光道人这时说了一声,随即三人便感觉到有一缕气意传了过来,意识之中却是蕴藏有一丝先天之气。
  此气意正是那上境邪神所传。
  看去他们两方虽是先后蔽绝,但是他们之间实际上是有办法牵连的,再说这一次邪神是因为为了吞夺先天之气主动撤回,所以更是不曾彻底蔽绝。
  有了牵连之后,上境邪神总是会向他们分享一些自己之所得,比如这缕气意之中也是蕴藏有一丝先天之气,虽止一丝,可是仍旧能为他们所用,至少用此替代自身被消融。
  纵然里面有所污秽,可从道理上说,他们最后不但要吞化元空,就是连大混沌一起吞夺的,所以这点污秽他们亦可吞夺。
  待是将这缕气意化消而去,他们身上的焰芒也是暂时消退下去。三人这时商量了一下,也是向着上境邪神传递了一丝气意回去。
  他们其实不愿意还报的,因为他们的道是吞夺,是并化,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没有转而给他人赠惠的道理。
  然而这回他们却是不得已。若不回报,唯恐上境邪神下回不再传递任何气意过来,他们所以必须维持住这份牵扯,
  可是就算如此,他们给的也是极小一部分。与上境邪神传递过来的气意根本不对等,不过他们很是清楚,上境邪神是不会在乎他们给予多少的,只是对传递往来本身有所反映罢了。
  做完此事后,三人也是继续等待着下一次机会。
  倾机道人道:“下一次回到元空,若无手段,那五位依旧能将我逐退出来。”
  寂光道人道:“那又如何,我等寻了回去归来,其为了蔽绝我等,必当动用清穹之气,几次之后,其必不敢再轻易动用,当会与我妥协。”
  终常道人慎重道:“那也未必,若是到了那个地步,说不定此辈就会生出永绝我辈之念了。”
  倾机道人道:“未必,如今有人身修士进位上层,我等若被永绝,那不过是让位于此辈,而这五位眼见道争即将收尾,又岂会在这个时候与我翻脸对抗?何况我等走至今朝,再无他途可寻,也唯有此不断试着归返了。”
  三人说完之后,此间就又一次沉寂了下去。
  元空之中,张御在结束了一次元空问对之后,随着磬钟之声落下,却是感受到了金庭相召,他将气意投去,落至其中,这一回到来之人,除了他之外,还有庄执摄及青朔道人。
  他们走至净水之前,与五位执摄见礼。
  太始道人道:“唤得三位到此,乃是我等决定蔽绝那真余先圣,届时需要几位一同出力。”
  蔽绝真余道人需要一瞬间做成,否则其定会相召大混沌,他们五人难以做到,但若是八人一同使力,那么把握就大多了。
  青朔道人问道:“为何要蔽绝真余先圣?”
  太初道人道:“因为此人极可能与频频来犯的上境邪神和那寰阳道脉三人有所牵扯,我等要剔除隐患。”
  太极道人道:“便是他非是,因他并非我两家之人,为免搅乱道争,那更改蔽绝了去,此也可避免大混沌可能之侵扰。
  青朔道人听得太初道人所言时还想争一番道理,但听到后面一句,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显然这五位并不在乎真相,只是为了排除非两人之人,正如对付那上境邪神一般,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太始道人道:“这里便需要三位配合了。
  张御这时道:“此事我以为不可。”
  五位执摄看来,等着他的理由。
  张御看向前方,道:“上境邪神和寰阳那三位能够回转,莫非这位被蔽绝出去就不能回来了么?我等无故出手,若此人归来之后,当真牵扯大混沌,当会生出更大变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