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明孝宗朱佑樘】:那邵道长能算出有火光之灾又是为何?
【咱先再说说陶仲文算卦的背景,陶仲文算卦的时候在第三次火灾之前,也就是之前两场小火灾已经发生了。
而且在陶仲文算卦前,有大风来回刮,风火相随么,且之前已经起了两次火。
陶仲文给出了化解之法是让嘉靖帝朱厚熜自己多注意,讲真,若真有本事怎么就不能做法避了火灾?】
【路人甲】:人祸不可避呗。
【明孝宗朱佑樘】:这个陶道长怎知是人祸??难不成和文官集团是一伙的?
朱佑樘听神迹讲解的多了,如今除了自家儿子他是谁也不信,看谁都像是文官集□□来的间谍。
也无怪朱佑樘宛如惊弓之鸟,谁让太医院已经对皇后张氏下手,只因朱厚照北巡未归。
【忘了介绍陶仲文的背景了,和邵元节不同陶仲文是做过官的,九品小官。
因为好道术,和邵元节多有结交,后因为邵元节引荐得嘉靖帝朱厚熜赏识。
因此陶仲文多多少少知道官场的一些内幕,与文官集团一伙的倒不至于,陶仲文这人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他知道自己的荣宠都来自嘉靖帝朱厚熜。】
【明孝宗朱佑樘】:那他还是知道文官集团要对那小畜生下手。
让朱佑樘这么一说好像也有点道理,要不然陶仲文为何特意叮嘱让朱厚熜注意,若不是他这句话,说不定朱厚熜就烧死了。
【正因为陶仲文算出有火灾,嘉靖帝朱厚熜觉的陶仲文有本事,南巡后便更加信任他。
特别等经历了壬寅宫变后,嘉靖帝朱厚熜觉的紫禁城不安全,于是搬出宫去在万寿宫常驻,且从此之后几乎不上朝,专门的修仙连道,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老道长。
就连祭祀这种大场合嘉靖帝朱厚熜都不再出现,开始了他的死宅生活。
自打嘉靖二十一年后,朱厚熜只在嘉靖二十二年正月、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嘉靖二十九年八月见过朝臣,要知道嘉靖四十五年他才驾崩。
往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执政中,他只露面三次。】
*
弘治年
“这小畜怕的连门都不敢出了?”朱佑樘彻底无语了。
一旁的朱厚照也皱起眉头,搬出宫他尚能理解毕竟宫中不安全,就如自己建立豹房还有镇国府一般。
但是不上朝不出门,那大明江山怎么办,天下百姓又怎么办?!
朱厚照执意要南巡北上,为的就是亲眼看看大明江山到底怎样,是不是如文臣笔下一般太平。
“把个人生死放在首位,这样的人的确不配为帝。”朱厚照转变了对朱厚熜的态度,他原本很看好朱厚熜,甚至有自己若真无子嗣,就把皇位传给朱厚熜的想法。
“为父早就说这小子不行。”朱佑樘一副他早就看透的模样。
*
宋
“明朝真是奇葩皇帝辈出,长见识了。”赵匡美吐槽,明明前面还是那么正常的皇帝,说变奇葩就变奇葩。
“怪不得神迹总拿他和唐玄宗做比较,两人还真是相似。”赵德芳道。
赵匡胤也算是服了,大明的皇帝还真是一个不重样,有武德充沛治国有方的明君朱棣,有被文臣摆步傀儡无能朱佑樘,有不按常规行事叛逆的朱厚照,这又来了一个忽然被夺舍变昏君的朱厚熜,不知后面的皇帝又是如何奇葩。
【也正是从这时起,嘉靖帝朱厚熜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开始彻底摆烂。
若之前的朱厚熜还是一个会为大明江山考虑的皇帝,如今的老道士朱厚熜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虽然他搬出紫禁城开始潜心修道,但是对权利他却没有放手。
嘉靖帝朱厚熜开始了更大的平衡之术,不顾百姓死活的平衡之术。
之前的嘉靖帝朱厚熜重用的都是对大明王朝忠诚的官员,像是之前的首辅们,而现在嘉靖帝朱厚熜只重用对他忠诚的官员。
这江山不是大明的江山,只是嘉靖帝朱厚熜自己的江山。】
天幕中道长打扮的朱厚熜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朕的钱!”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被夺舍后的嘉靖帝朱厚熜是如何玩弄权术,首先他放权给了内阁。】
第201章
“放权给了内阁?这小子彻底向文官集团妥协了?!”朱佑樘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
【当然, 嘉靖帝朱厚熜的放权不是真的放权,但是官员的任职罢免权还是牢牢的在朱厚熜手中。
怎么说呢,就像主人把肉骨头丢给养的几条狗,但牵着肉骨头的绳子还在主人手里。
要是那条狗表现的不好, 就拉出去卖了, 哪只狗表现的好就奖励多吃骨头。
其实这么看, 嘉靖帝朱厚熜还挺像现在的私企老板, 内阁大臣就是分部门经理,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内卷。
但是干的再好, 要是老板不爽,照样炒部门经理鱿鱼。】
乐瑶摸着下巴,越想越觉的朱厚熜像某些私企的小老板,就爱看员工内卷。
但不同的是私企老板折腾的是他自己的公司,而朱厚熜折腾的是大明江山, 遭殃的是普通老百姓。
虽然不知神迹后面说的老板和经理是什么意思, 但是前面的意思朱佑樘听懂了。
“这小子是坐山观虎斗?”朱佑樘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有个疑问, 朱厚熜就不怕文官集团不斗, 扭成一股绳么?
毕竟文官集团的利益是一致的,神迹之前也说过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 没有背叛背叛阶级的阶级。
朱厚照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要不说嘉靖帝朱厚熜是老狐狸, 他自然不会把权利下放给一个集团, 他要的是文官集团内斗, 且内斗的一方还要有他自己的人。
就像老板把自己的小舅子安排到公司一样, 嘉靖帝朱厚熜选了严嵩做他在内阁的钉子。
从此朝堂就分成了严党和反清流党。
严党就是严嵩一派,清流党就反严嵩一派。】
严党vs清流党
*
唐
“朋党之争。”唐太宗李世民道。
之前神迹提过大唐后期的朋党之争是大唐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就和大臣们凭着神迹所述的只言片语, 大概推论出朋党之争是何意。
今日正好论证一下他和大臣们的想法对不对。
【咱们先来说说被朱厚熜重用的严嵩,大家对严嵩的印象应该是大奸臣, 但是有意思的是早年的严嵩并不如此。
弘治十八年,严嵩科举得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成为了一名庶吉士。
之前说过“翰林不得入阁,非庶吉士不得担任首辅”严嵩算是得了进入内阁的入场卷。
正德四年,严嵩的娘亲去世了,严嵩悲痛欲绝竟然辞官不做,归隐田园。
朝堂多次下令让他回朝,但严嵩迟迟不回理由是他不想和奸臣为伍,这里的奸臣指的是钱宁和江彬。】
“他这话什么意思?是对吾儿有意见?!”朱佑樘又开始护短了,虽然朱厚照重用钱宁江彬不对,但是都是为了制衡。
【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严嵩还是坚决站在文官集团一方,他看不惯明武宗朱厚照,不屑为官。
隐居了十年后,在杨廷和的积极劝说下,严嵩还是再次为官,杨廷和十分看好严嵩,觉的他有大才。】
*
宋
“杨廷和是觉得严嵩坚定的站在文官集团一方,拉帮结伙找帮手而已。”赵匡美算是看透了,杨廷和就是喜欢和皇帝对着干的人。
和皇帝对着干等于自己人。
【正德十一年,严嵩进入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此时严嵩的同僚们都对他高度赞扬。
与他交好的有李梦阳和王守仁等人,这两人想必大家都熟悉。
特别是王守仁,还曾邀严嵩一起同游,两人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看出此时的严嵩的确是个高风亮节且有才学之人。
而且严嵩也和明孝宗朱佑樘一般,一生一世一双人,忠于自己的妻子,不纳妾。】
朱佑樘……
【正德十六年,嘉靖帝朱厚熜上任,严嵩终于熬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个昏君。
自打嘉靖帝朱厚熜登基后,严嵩觉的自己遇到了贤明的君主,他频繁上书匡正革弊,还重视为大明王朝招揽人才,为朝堂推荐有才之人。】
“他说谁是昏君!明明那个小畜生才是昏君!我儿子是明君!”朱佑樘气的跺脚,明明他儿子做了那么多,功绩全被这些文人给抹杀。
朱厚照倒是无所谓的态度,他特别好奇,这样一个“忠臣”是怎么变成大明第一奸臣了?
朱厚照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这也是其他人好奇的,这个严嵩是怎么变成奸臣的?
【这就要说回朝堂局势,随着嘉靖帝朱厚熜帝王之术,文官集团分裂,朋党之争开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