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这个努尔哈赤就是清朝的老祖宗。”朱瞻基道,他清楚的记得之前神迹说过正是因为朱见深的血洗女真才被清朝黑成那个样子。
  “爹,咱们派兵出征,灭了女真!”朱高煦的眼神都亮了,掩盖不住的兴奋,“儿子还能领兵打仗!!”
  “二哥,女真如今归附大明,你没事去揍人一顿,师出无名。”朱高燧道。
  “你没听神迹说这女真灭了咱们大明,防患于未然你懂不懂。”朱高煦对朱高燧道,而后又转头看向朱棣,“爹,您说呢?”
  朱棣还是一如既往嫌弃的表情,“闭嘴。”
  朱高煦委屈了,“爹,你这是怎么了,您不是最爱打仗么?!”
  朱棣不搭理朱高煦,朱棣心里清楚大明灭亡不在于女真,是大明的制度出现问题。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现在灭了女真,还会有其他人推翻明朝统治。
  【整治了辽东三年后,万历又将熊廷弼调到江南,让他督学江南。
  熊廷弼此次督学针对的对象是江南集团,说白了就是东林党,断了江南集团通过自己的权利和关系网操控科举的可能性。
  这下不是得罪人的问题,东林党对熊廷弼可谓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结果可想而知,东林党疯狂的弹劾熊廷弼,熊廷粥只能被迫辞官。
  随后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明惨败,危机时刻熊廷弼再次被启用,他被任命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并赐尚方宝剑,再次前往辽东收拾残局。】
  朱厚照又开始眼馋大臣,若熊廷弼生在正德年,他定会重用。
  【随后就到了天启元年,东林党扶持朱由校登基有功,再次权倾全野。
  他们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帮明熹宗朱由校治理大明,而是排除异己,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臣熊廷弼。
  东林党打击熊廷弼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之前的恩怨,二是想抢熊廷弼的兵权,换成他们自己人。
  最后东林党自然如愿了,因为天启初年朱由校还是很信任东林党。】
  “不用猜,换上去的肯定是个棒槌。”赵匡美语气笃定。
  要换上的是个能臣,明熹宗朱由校便不会和东林党闹翻。
  【泰昌元年九月十二,离明光宗朱常洛驾崩没几天。
  明熹宗朱由校便下旨捉拿原辽东大臣李如柏,同时任命袁应泰为兵部侍郎经略辽东,将熊廷弼从边境调回,可见东林党是多么迫不及待。
  新派去接手辽东的大臣袁应泰也是东林党,但他属于东林党里人品很好的一类人。
  虽然大臣袁应泰为人正直,治理河道也不错错,但是吧,他对打仗一窍不通,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如何处理辽东边境复杂的情况。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再次率军南下,金军攻破沈阳,总兵尤世功、贺世贤战死。
  随着总兵战死,沈阳竟然在短短的一天没被努尔哈赤攻破。】
  “我就知道会这样。”朱佑樘道。
  朱厚照虽然也猜到明朝在辽东战事上会出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沈阳仅仅一天便被攻破,明朝末年的军事竟然弱到如此地步!
  【就在沈阳被金军攻破的五天后,努尔哈赤下令攻打辽阳城,此时的明军早就士气全无,辽阳城失手是迟早的事。
  大臣袁应泰自知大势已去,他选择和辽阳共存亡,他独自一人到辽阳城的城东北的镇远楼,向西叩拜北京。
  随后袁应泰用明熹宗朱由校赐给他的尚方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死谢罪。】
  听到这,朱佑樘不知该如何评价袁应泰,有爱国心却没能力,这样的人你说他人好人还是坏人?
  【只能说大臣袁应泰是明末党正的牺牲品,以他以往的业绩来看他是有能力的,但并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
  而东林党偏偏推他出来当辽东经略,东林党只管抢占先机占领要位,他们才不管推举出来的人到底能不能胜任。
  此举就像推自行车选手去当赛车手,不顾人死活。
  当然,也不能把锅都甩在东林党的头上,毕竟是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下的圣旨,换掉了大臣熊廷粥。】
  【经过此次失败后,明熹宗朱由校立马找众臣商量该如何是好,再这么大下去,金军怕不是要兵临京城。
  面对如此大败,明熹宗朱由校依附的东林众臣却没人提出什么好的意见,他们的全部心思都在党政上。
  战败这么大一个锅,绝对不能落在自己头上!】
  天幕上出现几波卡通大臣,他们有的官服上写着东林党,有官府写的是浙党,总之分成了不同的党派。
  只见他们人手拿着一个大锅,奋力的把锅给扔了出去,头上几个大字,“都是你的错!”
  天幕上的锅被扔过来扔过去,看的人眼花缭乱。
  正在此时,卡通朱由校突然出现在天幕中央,他头上几个大字“不要再打了!!!”
  但是不一会,卡通朱由校就被淹没在铁锅大战中,根本没人理他。
  天幕上的卡通大臣们继续扔锅。
  此情此景,朱棣的血压再次上升,他恨不得一个铁锅把这些佞臣全部打死!!
  而直播间其他帝王神情出奇一致,都紧锁眉头,一个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而大臣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忽然扯皮甩锅,怪不得大明灭亡。
  【也正因为如此,明熹宗朱由校才看清了东林党的嘴脸,关键时刻一点用没有。
  接下来咱们看看史册上记载关于明熹宗朱由校对东林党的态度转变。】
  第236章
  【天启二年, 在《明熹宗实录》中有详细记载,此时的明熹宗朱由校真的是急眼了,他迫切的需要大臣们给出联系,毕竟辽、沈是两座重镇, 数万将士丧命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但是此时的东林党却想着怎么甩锅, 如此大的罪过一定不能落到东林党的头上, 毕竟他们最注重的就是名声。
  作为“清流”怎么能有污点呢?
  明熹宗朱由校对气恼的下了一封诏书, 大致的意思王朝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而那些大臣们就知道互相推诿、推卸责任党政不断, 不说一件正事!!!
  广宁的沦陷就是因为官员内部的不合,你们如何不以国家之急为急,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敌,你们难道想重蹈覆辙么?!】
  天幕上出现咆哮的卡通朱由校,他指着众臣破口大骂, “你们想干什么!!”
  “自私自利的畜生, 不配为人!”朱佑樘被气的咆哮起来, “都要亡国了, 他们还在内斗,明朝若是没了, 他们岂能得好?!”
  “脸都不要了, 他们怎会在乎亡国不亡国。”朱厚照一副看透的样子。
  【明熹宗朱由校警告这些大臣, 要共谋大计, 若是再像之前那样互相诬陷 , 小题大做没事找事,他绝不姑息!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这一严厉的警告半点用没有, 大臣怎么该怎么吵还是怎么吵,该诬陷诬陷, 该甩锅甩锅,反正没一个人为国家大计考虑。
  这可把明熹宗朱由校气的不行,两个月后,明熹宗朱由校再次下诏,这次的语气言辞可比上一次激烈的多。
  根据《明熹宗实录》记载,这次明熹宗朱由校训斥的内容大致如下:朕之前已经说过不让你们造谣攻击,但是你们仍旧不改。
  自金贼努尔哈赤发难以来,朝堂财政吃紧,明军伤亡惨重,但是你们却拿不出一点有用的建议!!
  不管新臣还是旧臣,全是一副德行,没有一个人秉公执法,一门心思就想着报复!你们如此胡言乱语混淆国政,按理说我该把你们全部打死。】
  “打死!怎么不打死他们!!!”朱佑樘听着那叫一个气,“学嘉靖那个小畜生,打死他们!打死他们就老实了!”
  朱佑樘恨不得代替朱由校下旨,他是发现了这些臣子就是欠收拾!
  *
  永乐年
  “打呀!怎么不打啊!”朱高煦也跟着激动起来,“打一顿就都老实了。”
  朱棣难得同意朱高煦的观点,这个时候就该拿出强硬的手腕来。
  【但是朕这次暂且从轻发落,你们以后要虚心尽职,共攘国事。
  你们以后若再有结党排诬,朕绝不姑息!!】
  乐瑶的语调也随之激动起来,越讲越拔高,乐瑶总觉的朱由校和朱厚照很像,是有担当的君主,只可惜手下没有共谋大计的臣子。
  但凡张居正这样的额人才能到他们手中,大明应该还有救。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再次警告还是没什么用,大臣们依旧该怎么吵继续怎么吵。
  加上明熹宗住朱由校的手腕并不强硬,只是不痛不痒的罚了他们几个月的俸禄。
  对于不差钱的众臣来说,罚俸禄根本不算什么。
  在一次次的当和事佬还有劝架中,明熹宗朱由校终于对东林党失望了,他看清了这些“喷子”大臣的嘴脸。
  当真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