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方才还特别激动的唐宪宗李纯彻底愣住,怎么会,自己怎会如此?!
  【公元820年1月,唐宪宗李纯突然驾崩,他的死和他爹唐顺宗一样有争议。
  按照《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宪宗李纯就是被太监陈弘志害死。
  《新唐书》则记载,唐宪宗李纯是因为太监陈弘志造反,而导致驾崩。】
  “这……”唐宪宗李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死在宦官之手。
  【唐宪宗死后,太子唐穆宗李恒继位,这位荒唐皇帝咱们就不多说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东西。
  成德内乱后,大唐又回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宪宗和众臣的努力一下回到解放前!!大唐好不容易延续的国祚毁于一旦!】
  听着神迹愤怒的语气,众直播间的帝王便能猜想到唐穆宗是多么荒唐的皇帝。
  真的,毁掉一个王朝只需要一个昏君。
  秦始皇不由的又想起了灭国的败家子秦二代,秦始皇嬴政不确定神迹最后会不会透露这个秦二代到底是谁。
  虽然秦始皇嬴政通过培养太子扶苏,不会让大秦二世而亡,但是他仍旧好奇那个败家子到底是谁!
  【路人甲】:灭国只需要一个昏君。
  路人甲吐槽,唐朝后面的历史他真的不想听了,实在太压抑,一次次无力抗争。
  前面的皇帝好不容易把唐朝从灭国的边缘拉回,一个昏君立马出现。
  看着天幕上的字幕,不同直播间的帝王想到了不同的人。
  秦始皇嬴政,不知身份的秦二代……
  宋太祖赵匡胤,大宋车神,雪乡二圣,还有赵跑跑……
  唐太宗李世民,早该死的唐玄宗李隆基……
  阿斗,我自己……
  【唐穆宗李恒唯一特别的是他三个儿子都当了皇帝。
  接下来咱们分别简单的盘点一下。】
  第333章
  【唐穆宗死后, 随后登基的是身为长子唐敬宗李湛。
  唐穆宗虽然没有当多久的皇帝,但是却给下任皇帝留下了烂摊子,首当其冲的便是再次不听朝堂管束的藩镇。
  但是唐敬宗李湛丝毫不在乎他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烂摊子,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大唐。
  唐敬宗李湛完美的继承了唐穆宗的爱玩的性子,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把朝政都甩给了奸臣李逢吉和宦官王守澄, 好在他还坚持重用大臣裴度来平衡一下。】
  天幕中出现唐穆宗和唐敬宗的卡通形象, 两个人头顶两个大字, “玩!”
  【不过唐敬宗也没玩几年,最后被宦官刘克明给害死。
  从唐敬宗之死咱们便可以看出, 如今的大唐不但面临藩镇割据的问题,还面临宦官专权。
  藩镇手中有足以对抗朝堂的兵,而宦官又掌握着禁军的军权,只有唐朝皇帝是赤手空拳。】
  【路人甲】:这是第几个被宦官杀死的皇帝来着?
  【赵匡美】:唐顺宗算一个。
  【阿斗】:唐宪宗也是吧?
  【赵匡美】:唐敬宗肯定是。
  【路人甲】:三个了。
  唐宪宗还有李适他们都沉默了,经过安史之乱后, 他们骨子里是不信任武将, 总觉得宦官依附朝堂, 就算再专权也不会威胁皇权。
  如今看, 一个人手上若是有了权,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有外戚宦官, 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唐敬宗死后, 他的弟弟唐文宗李昂登基, 除了藩镇割据在他还面临着宦官专权。
  对了, 除了以上两点, 此时的朝堂还出现了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
  *
  唐太宗,唐
  听着唐后期层出不穷的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已然知道唐朝要走向末路。
  中兴之主的出现要天和地利人和,就像唐宪宗能削藩成功, 皇帝本人英明,文臣谋臣还有能打的武将缺一不可。
  并且时机也特别重要,唐宪宗李纯平藩时,赶上了上任节度使相继病逝,藩镇政权交替。
  【唐文宗李昂不像他爹和他哥那么荒唐,他是立志想做一个好皇帝的。
  他意识到官宦对大唐的危害,因此下决心要解除宦官之乱。
  随后发生了著名的“甘露之变”,唐文宗李昂决定派人杀了手握禁军之权,且随意干涉朝政的宦官王守澄,夺回皇权!】
  *
  宋
  “其实唐文宗开始也是个明君,大哥,你发现没,唐朝这几个皇帝禁不起打击。”赵匡美忽然发现了一件事,唐德宗遭到打击后开始放任藩镇,这个唐文宗亦是如此。
  【唐文宗重用大臣郑注、李训,先借用宦官的王守澄的势力去打击朝堂的党派,然后让大臣郑注、李训趁机把牛李两党的那些官员都换成自己人。
  宦官王守澄自然是乐意打击朝堂官员的,如此他才能掌控大权。】
  *
  唐
  唐宪宗李纯跟着紧张起来,他不知后朝子孙李昂能不能成功。
  李纯心里有不好的预感,毕竟在后朝宦官已经完全掌控了禁军之权,且内殿宦官之多。
  这种感觉仿佛周围全是对自己图谋不轨的人一般。
  唐宪宗李纯不住皱起眉头,他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让宦官乱政,还有不能让那个败家子当皇帝!
  但是选哪个儿子作为太子呢?唐宪宗李纯纠结了,他把目光放在孙子上,或许,立个皇太孙不错?
  虽然如此有背礼法,但若有神迹一切便不同,这是神迹选定的继承人。
  唐宪宗李纯开始期待李昂的表现,他觉的自己这个孙子不错。
  【唐文宗的计划进行的还算顺利,随后唐文宗李昂又将与王守澄有矛盾的左神策军使赐死,但随即又换上了与他矛盾更大的宦官仇士良。】
  李纯听到唐文宗李昂的对策,不住点头,眼中都是赞赏。
  如此一步步瓦解宦官之权,乃是明智之举。
  【此时的形势对官宦王守澄不利,朝堂的众臣都换成了皇帝的人,左神策军又不和他一条心。
  到了唐文宗收网的机会,他不把宦官王守澄明升暗降,夺走了他手上所有兵权,最后宦官王守澄死在家中。
  杀了一个王守澄自然是不够的,唐文宗李昂决定斩草除根,他要杀了神策军里所以得宦官。】
  *
  秦
  公子扶苏不由得皱起眉头,他觉的唐文宗李昂太过鲁莽。
  宦官已经掌管宫中禁军兵权如此之久,何况刚提拔的左神策军也是宦官,应该先瓦解或者分裂他们,而不是直接硬碰硬。
  【于是唐文宗李昂采纳了大臣李训的建议,以宫中有“甘露”的吉兆为理由,让掌管左右神策军的宦官去后宫寻找甘露。
  实际上埋伏了士兵要直接杀了这些宦官,毕竟是手握兵权的官宦,宦官仇士良直接发生了兵变。
  仇士良带几千名神策军,对着朝臣大开杀戒,宰相李训等人还有埋伏的士兵全部被杀死,史称“甘露之变”】
  唐宪宗李纯的脸色煞白,他没想到这些宦官竟然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
  秦
  秦始皇嬴政听到唐朝后期的宦官之乱,不由得想起神迹之前提及秦二世而亡也有宦官的功劳在里面。
  虽然秦朝的宦官和后朝的宦官性质不一样,但都是宦官 。
  【这次政变后,唐文宗李昂虽然没有被杀死,但是彻底彻底丧失了皇权,成了宦官仇士良的傀儡。
  好在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要清君侧,仇士良才归还了部分皇权给唐文宗,但实际上唐文宗还是受宦官监控。
  最后他郁郁而终,本来唐文宗是要让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会对自己下手,毕竟自己如此对他的父皇。
  于是他拥护唐文宗的弟弟李炎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拥立新君的功劳。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为何,直播间前的众帝王听到唐武宗这个谥号,第一反应是这个皇帝应该不错。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抹黑,但是仍旧是个有志向的帝王。
  *
  唐
  唐宪宗李纯长叹一口气,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孙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三个孙子唐武宗如何?虽然谥号有个武字,但是他上一个孙子谥号还有个“文”字,他能和汉文帝比么?
  李纯算是发现了,他们唐朝后期皇帝的谥号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还有自己这个宪宗……
  【接下来咱们着重讲一下唐武宗,灭佛三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
  第334章
  【这位唐武宗李炎就是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帝王, 史书对这位帝王的各有各的不同。
  《旧唐书》中对唐宣宗的评价明显高于唐武宗,《资治通鉴》也是高度赞扬了唐宣宗,只有《新唐书》认为唐宣宗不如唐武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