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咦?那家店叫啥名字来着,昨天在点评上看过一次,不太记得,等会儿再看看去。”
  ……
  与此同时,被禾嫒尺惦记的小店里,老板夫妇一家闲着没事干,正在休息。
  准确地来说,应该说是歇着聊八卦。
  “你听说了不,菜市场那家卤菜摊和隔壁招牌掉色那家卤菜店在网上火了。”
  这句话是老板娘说的。
  她们这块就是个居民区,也不近大商圈,严格来说其实属于湘潭中稍偏一些的地方。
  会来她们这儿的探店博主几乎没有,能在网上火一家店绝对是个新鲜事。
  她翘着腿坐在板凳上磕瓜子,只要一张嘴,就能看见她门牙上磕出来的瓜子缝。
  “真的假的,你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回话的老板喝了口茶,头也不抬,正紧盯手机打麻将玩。
  “从菜市场打听来的。”老板娘吐出一块粘在嘴皮子上的瓜子壳,继续说。
  “我刚去瞅来着,好像是真的。菜市场那家卤菜老板说她之前备的菜都快卖完了,估计4点不到就能收摊。据说还有人开始搞代购咧,一买一大堆,还让分开打包。”
  “哟呵,厉害了。”说着,老板在手机里打出一张牌。
  没多会,对家糊了。
  输掉的老板嘴里念着“不打了不打了。”转头便开始在网上默默搜索视频,还问:“那两家卤菜店在网上火的视频叫啥名字来着,我搜搜看。”
  老板娘:“不知道啊。”
  老板:“……”
  老板娘不知道没关系,大数据的猜你喜欢知道。
  没多久,老板和老板娘都各自在自己的手机里收到相关视频推送,并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作为在同一个片区开餐馆的餐饮人,他俩看视频的时候,心情相当微妙。
  既为湘式卤菜能被来自其他省份的美食博主认可并推荐感到骄傲,但同时心里也略有些酸。
  老板说:“这美食博主都跑到湘潭来了,咋就光晓得吃个卤菜。”
  “就是。”
  老板又说:“既然都到我们这附近了,你说她咋不来我们家也拍一期呢?”
  “运气。”
  老板看着卤菜视频,在各种直面美食图像冲击之下,回想起平日里吃的卤菜味道,逐渐有些招架不住。
  砸吧两下嘴,馋了。
  “家里还有酒不,等下我去隔壁那买点卤鸡爪晚上配酒吃。”
  老板娘拍拍手,把瓜子壳一拢,丢到垃圾桶里说:“那你搞快点,等下人家卖完了。”
  “好,等一下。”说着,老板便给视频点赞,还转发至朋友圈。
  配上朴素的字:湘潭美食[大拇指]。
  最后在视频底下留言:“小妹来湘潭不要光吃卤菜,还可以多吃些别的啊!”
  ……
  好好好,知道啦,小妹来了。
  刚洗完衣服,把衣服丢进烘干机的禾嫒尺见时间已快17点,没等衣服干透,便直接背着摄像器材上门取材去。
  “反正近,取完材再回来拿衣服应该刚好。”
  想着拍素材也不能影响人家正常营业,特意提早一些进店的禾嫒尺到店时,发现里面居然空无一人。
  在店里连转两圈也没发现人的禾嫒尺,只好走出店门,问隔壁便利店里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的大叔:“你好,请问这家店的老板去哪里啦?”
  大叔见来人说的是普通话,疑惑地抬头看她一眼:“你找他干啥?”
  禾嫒尺理所当然地说:“吃饭呐。”
  “哦好,你等等。”说着,大叔放下二郎腿站起来走出店门,张嘴朝远处不知吼了些啥。
  “哎!”远处有人应了一声,十几秒后,老板娘嘴里才念着“来啦来啦!”从不知哪个巷里跑出来。
  哈哈,不要介意。
  做居民生意的小区店就是这样啦,随意得很,只要店里还没来客,老板有可能出现在小区里的任何地方。
  从巷子里出来的老板娘走得匆忙,见等在店门口处的客人似乎是个生面孔,连忙将刚才快走时散出来的几根头发丝往耳后别了别,才引着禾嫒尺走进自家店里。
  大约过去一分钟,老板也出现了。
  他慢悠悠地走进自家店子,刚进门,便隐约听见有人在店里说普通话。
  “我是做自媒体的美食探店博主,想拍一些湘潭探店作品放到网上。昨天来你们店吃过一顿觉得很有当地特色,等会儿我能进后厨拍一下你们的烹饪过程吗?”
  ……
  半坡酒家。
  这就是小区饭店的名字,听起来莫名有些霸气,但实际上就真的只是一家很小的小店。
  小区以前似乎是职工宿舍,家家户户的建筑面积都不算大,被当作饭厅使用的地方是房子原来的客厅位置,摆下六张小桌已经显得有些拥挤。
  小店最靠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大黑板,上边用粉笔密密麻麻地写满各种菜名。
  略一数,少说得有30个菜。
  往黑板上菜名的人似乎没有章程,荤菜素菜汤菜并未分开排列,像是想起啥就写的啥。
  有些菜名都挤到黑板边边去了。
  而且看样子,似乎只要黑板再大一些,菜名还能多好几个。
  目前距离饭点还差着一小时,店里只有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也没乖乖待在饭桌旁等菜,而是跟着老板进了厨房。
  半坡酒家的老板夫妇一家,则不太淡定地全都和这位客人一块待在厨房。
  又是备菜,又是刷锅的,把东西从这边挪到那边,又从那边挪到这边。
  平时干活利落得很的夫妻俩忽然看起来都很忙。
  他俩对视一眼,老板还不由自主地伸手往围在腰上的布那儿抹了抹。
  好紧张哦,网上说的那种探店美食博主真的来了,怎么办?
  第215章
  开在居民区里的菜馆在湘潭不算少见,据说只要有些年份,味道都差不到哪儿去。
  而禾嫒尺今天想取材的半坡酒家则稍微有些特别。
  或许是仗着店子距离菜市场近,这家店几乎不怎么囤食材。
  除了少量常见蔬菜、常用肉类以及腊肉等耐放的食材以外。其他像鱼、鸭、羊、鳖、田鸡等不常用的荤菜肉菜,全是客人到店里点过单后再找人从菜市场送过来,用料新鲜得很。
  而且因为啥样的食材都能临时买,所以在店里不光能点餐牌上卖的菜,还能点餐牌上没有的。
  光是一个小炒肉都能指定用不同的辣椒炒,白辣椒、辣的青椒、不那么辣的青椒、剁椒等等,任选。
  “可是这边菜市场收摊早,要是晚上客人想吃那道菜的食材卖完了,或者卖肉的老板收摊怎么办?”禾嫒尺好奇地问。
  老板说:“那就叫他吃别的。”
  老板娘横他一眼,又转头向禾嫒尺解释:“我们主要做附近老客生意,要是客人想吃大菜,大多会提前打电话预定,很少发生这种事。”
  说完,老板娘便打电话让卖鸭的给她把鸭子宰好了送来。
  ……
  鸭是禾嫒尺点的,口味鸭,一份就是一整只,标价108。
  新鲜宰杀的鸭子被老板当着禾嫒尺的面剁成块,再配上姜蒜用宽油不停炒至锁汁,最后配上干辣椒等调料焖煮入味。
  被鸭油浸透的辣椒炒制焖煮过后,辣中带着肉香的味道能从店门口飘到外头去,诱得刚放学的小朋友咽着口水频频往屋里瞧。
  然后再背着书包快走几步,回家看看家里的饭好了没有。
  而已经成年的禾嫒尺,则可以直接拿起筷子,夹一块鸭肉吃。
  偷吃。
  刚宰好的鸭子没经过腌渍,切了块后便被直接放进锅里炒,焖煮之后却不腥不膻,反而滋味十足。
  粘着骨头位置的皮肉还没完全炖烂,吃起来连着筋。得用筷子夹着骨头,再用牙咬,才能把肉完全撕下来。
  撕下来的鸭肉带些嚼劲,在口中每次咀嚼时,口味鸭特有的酱香辣味,便会伴随鸭子独特的香味在舌尖蔓延。
  让人很想扒一口大米饭。
  但禾嫒尺忍住了。
  因为她点的这份口味鸭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晚饭。
  她用手机对准已经盛在打包盒里的口味鸭拍了张照,发给陈灵。
  然后打字说:你和叔叔阿姨在家等着,我等会儿就带鸭过来!
  ……
  等会儿确实是等了一会儿。
  因为禾嫒尺除了口味鸭以外,还点了枯爆肥肠、青椒健身鸡、炒丝瓜,得在店里继续等菜。
  当她好不容易将素材拍摄完毕,拎着打包盒准备离开时,又被来店里吃饭的食客们绊住脚步。
  主要是食客们听说她是美食探店博主,对她相当好奇,问了好些问题。
  近些日子对湘潭也开始产生兴趣的禾嫒尺,便干脆也和大家聊几句,最后还提出一个让她困惑了很久的疑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