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百合>孤不想当皇帝> 第208章

第208章

  不过赛牛花看见大梁老将被自己击碎信心的一幕,内心还是暗爽的。
  想当初她想在大梁构建一支水军,都不用国库掏腰包,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在阻止她,并且还因她是个女人,不符合祖宗之制立功的表现,所以只是草草给了她一个海巡侯,有名无实的头衔。
  连封地都没有。
  赛牛花岂会对他们客气。
  她很清楚自己女儿身,不过是大梁文武官打压她这个新秀的借口罢了!
  这些文武官的德行,赛牛花非常理解。
  没有外敌,他们内部就斗,一旦有外敌,就同仇敌忾。
  上次她不仅没能成功组建一支正规的水军,大梁朝廷还开始禁海。导致岛寇泛滥,她治标不治本,然后被弹劾朝廷怪罪,要褫夺她侯爷的封号。
  本来赛牛花想一气而去,自己在海上为王。
  若不是后来太微死了,他儿子继位赦免天下,她怕是早就成为自己都不齿的海盗。
  并且太微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继续禁海不说,还大量毁灭炮船,削尖各种经费,推广所谓的文治,使得重文轻武的风气达到巅峰。
  后续被露西国用五十人就轰开国门,要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若不是她亲自带领三千水兵抵抗消灭了露西国五十精锐,还击退海上的三千人,战死沙场。争取到给新朝发展的机会。
  怕是新朝立国五十年就灭国了。
  可尽管如此,赛牛花临终前,听说大新迫于压力还是选择跟露西国签订合约,以求短暂的安宁,她失望地闭上眼睛。
  一觉醒来,回到了六十年前。
  她还在京城,嫂嫂孩子,侄女还在的那段日子。
  赛牛花到底看着杨武那小子,忍不住感叹:“还好,重来一世,新主待我不薄。”
  敢情她天天狮子大开口分明是在为前世找补。
  只是苦了南青前期创业,大半资金都被她薅走了。
  而蛟城战壕堡垒尽数被摧毁的消息传回大梁主都,引起整个朝廷的震动。
  更让他们为之闻风丧胆的是杨武带着三百人,就一举击溃老将们研发出来的新战术。
  杨武此时已经不再用冷兵器,他举剑只是为了指挥,当二十门铁木兰推上岸,再发号施令,数轮轰炸将挖了七天七夜的工程摧毁。
  三百人举着连击燧发枪开始打扫战场。
  他们盯着大梁士兵一个个宛如猴子般,举着刀冲向自己,纷纷举起枪口露出不屑的笑容。
  砰砰砰——
  大梁士兵就宛如一个缓慢的靶子一样,三百御卫军新兵就跟打冬瓜似的,毫不犹豫射杀。
  此时他们手上的单发线膛枪,上膛的速度几乎打得枪管发热。
  大梁士兵一个个倒下,再也没人敢冒头。
  老将们有人趁机骑马冲向枪手。
  结果有位士兵只是抬手一、枪,那老将当场开瓢摔在马下,瞪大着惊惧的双眼。
  并且四百米内,新兵们几乎不用掩体,就干掉数百人。
  最后还是在大梁的弓箭兵出马掩护,他们才勉强躲在掩体后,继续新一轮清洗。
  因为铁木兰又开始发动了!
  *
  南青在将黑子落到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只能吃一个子,但下得漫不经心,以至于对面的蓝铃也跟着下了一枚白子。
  突然,南青就振振有词道:“陆上强国的美梦固然千年持久,令人带来安全感,但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偶有意外,就能产生一举击溃陆上大国信念的力量。”
  谁也不会想到未来还能发展出强盛百年的海洋文明。
  并且还能短暂力压陆上国。
  蓝铃听得出话中有话,无心再落子:“殿下将这么机密都告诉臣,就不怕臣泄露秘密?”
  “岐北那块地方,我放任很久,不代表我不关心。”南青道:“倒是你去了才几天,就将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造成岐北没一个能打的现象。”
  蓝铃识趣岔开话题:“岐北的问题很好解决,臣不过是借了殿下的威风,按规章治理他们。”
  南青听后只觉得岐北那群人才倒霉,遇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蓝铃。:
  “你是说自己在岐北二桃杀三士的事迹?”
  蓝铃自从被委派到岐北当个特委员,岐北的县令们基本很听话,但却瞧不起她一个异国女子在自己地盘多管闲事。
  虽然没有闹事,但也漠视蓝铃。
  蓝铃在当地没有什么实权,就一个巡察权,连调动衙差的权力都没有。
  可她偏偏出台了一个快速巡察的办法,让所有人把该交的账本都交出来,还捏造岐北要建造一个独立于镇北府的大粮仓,来接待贺州逃出来的百姓。
  毕竟岐南就有先例。尽管麻烦,但岐南来了很多有钱人也壮大了经济。
  岐北自然有想法,但安宁侯基本不管事,他膝下的大公子年轻气盛就想替父亲当家做主。
  蓝铃不过是抛出一个大饼,引诱大公子重掌岐北,不像以前至少能和广怀郡主一样,岐南还是她说了算。
  大公子上当了。蓝铃又私底下给了二公子一个饼,之后是当地比较强劲的家族又给一个岐北经济特区的大饼。
  结果引来三方争夺。
  大公子跟二公子兄弟反目成仇,让那个家族一网打尽。
  可他们也不好过,安宁侯突然出手压制,讲和,蓝铃适当给面子,抄了一些田地为自己作为公田所用。
  不多,这招二桃杀三士,总归让她收回岐北三分之二的土地。
  三分之一不收是为了不给那些人狗急跳墙的理由。硬是要耗着他们。
  “接下来我都想你整顿一下西北。”南青又道。
  蓝铃自是不会推辞:“西北已无桥头堡,殿下一句话就能收回,不必浪费过多的资源。”
  南青故作为难道:“西北那边其实蛮复杂,那些官员太过于配合,以至于我都不好对他们动手。”
  蓝铃道:“不如文收!”
  一句文收让南青眯起眼睛。
  她并没有开口,只是盯着蓝铃。
  蓝铃丝毫不加掩饰道:“我从荒北民制窥出天下大同所具备的雏形,但仔细深究下来,数千年文人义士所追求的大同,人人有房子住,有书读,上进就有机会博得一个好前途,先富裕的人带动后富裕的人。”
  “那么请问殿下,您手下先富裕的人会带动后来的人吗?”
  南青心想不愧是体制内专业的人才,一针见血,就看出这里边的人性。
  蓝铃继续道:“您在,百姓还好活,那百年后呢?”
  “不可否认您搬来的制度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最后始终会与传统王朝排异。”
  “若能统治好,或许二三百年并无问题,但...”
  她话还没说完,南青就打断她:“你想要的是完善体制,但又觉得现在的人根本无法跟上这套制度,所以你才会跟我说文收?”
  蓝铃点点头。
  南青又道:“王朝周期历史大多不过三百年,那么不完善的体制,为什么还要它维持个二三百年?”
  “难道不应该淘汰,消失在历史长河以内?”
  蓝铃陷入沉思。
  面对这种专业人才,南青并不打算将后世的优势全都搬上来,她很清楚在固有的生产力和人口数量下,思想才是解放生产力的原动力,第一性原理。
  她一代人最多做到启蒙地步,加速的话,必然就如蓝铃所说的那样。
  “正如大姚被大梁淘汰,是因为大姚土地兼并,已经积重难返,大梁同样具备这种问题,所以需要打仗来缓解国内压力。”
  “吞并大姚,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为他们再续命半个世纪,但过后还是如现在一样,新制度淘汰旧制度,如果无法做到那只有灭亡。”
  “灭亡,在您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蓝铃突然问道。
  南青仔细琢磨一下道:“灭亡,是个具有破坏力的词语,但想到灭亡之后迎接的是新天地,就有否极泰来的国运。”
  “何尝不是因祸得福。毕竟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发展的。如果后续改革能够增进,不断改善问题,世代延绵不息,又何必在意这个国家姓什么?”
  蓝铃深深震撼,她不理解,但尊重她的想法。便没有再多说,她之前准备的那套民制与王朝的融合计划,也暂时搁置。
  因为晋王开口就洞悉她的目的,但几句话交流下,明显要在初期建设间拒绝了她的计划。
  蓝铃最后道:“西北的政局很好处理,若你放心,交给臣便是。”
  南青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第一她老婆,第二个是蓝铃。
  她便感兴趣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激化矛盾,一网打尽。”蓝铃决定道:“后续的储备人才,您已经有人选了吗?”
  南青道:“有,不过都是一些新手,我会为她们兜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