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改天是哪天?你该不会是只想客套一下吧?
  当然不是了。见他咄咄逼人的样子,梁冰强调,我是真心的,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想起他的消费水平,又不太有底气地加了句,只要别太贵
  燕雪舟起身说:我饿了,现在就要吃。
  那你想吃什么?
  他蹙眉回忆了下,你上次说的小菜面?
  梁冰没敢问不爱吃面条的人怎么突然要尝一尝她推荐的面馆,以免惹他不快临时换地方,所幸吃面是最省钱的,便直接带人步行来到学校附近那家店。
  走了这短短一程路,燕雪舟浑身上下总算窜上了点热乎气儿,连僵硬的肩颈和脊背都像是舒展开来。
  这个钟点儿面馆已经快打烊了,玻璃柜里剩下的浇头种类不多,好在牛肉是单点的,梁冰让燕雪舟坐在靠近门旁,方便通风换气的位置,到柜台前挑选了三四样清淡的小菜码在现煮出来的手擀面上。
  牛肉炖得又酥又烂,面条劲道爽滑柔软,燕雪舟挑起来吃上两口,热气腾腾的白烟飘散开来,最先恢复的是嗅觉,然后才是饥饿感,被忽略了一整天的胃稍稍得到安抚。
  他的吃相很好,明明吃得不算慢,却没有一点急迫感梁冰从来没见过燕雪舟有这样的好胃口,要不要加个卤蛋?
  正在一旁收拾桌子的老板娘听到了,忙说:卤蛋今天全卖完了,煎蛋还可以现做。
  那不要了。梁冰笑着解释:他不爱吃油腻的。
  燕雪舟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问:你怎么知道?
  梁冰吞咽下嘴里的面条,支吾了下,我弄错了吗?
  没有。燕雪舟微不可查地勾了下唇角,不紧不慢地说:是不爱吃。
  梁冰喜欢观察人的习惯还是从与沈恪的相处中养成的。
  他的性格隐忍,总是委屈自己,遇到的不舒服的事情从来不跟任何人明说,甚至深深地掩藏起来,久而久之,她便学会了通过微表情和言语行为,捕捉旁人难以察觉到细微之处,从而推测出他到底在想什么。
  沈恪说过,她善于分析,洞察力强,能够精准抓住别人的弱点,这种能力很难得。
  也很可怕
  如果她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对方的话。
  第二天上午,燕雪舟来行政楼办公室找到秦毅,他正在电话里跟人寒暄,用眼神示意他坐下等。
  毕竟有求于人,燕雪舟耐心地等了二十分钟。
  秦毅收了线,走到茶几前烧水泡了壶茶,斟了一杯推过来,什么事?
  燕雪舟看着桌子上的那枚小小的紫砂杯,我要参加今年的华胜杯创新设计大赛。
  怎么突然改主意了?秦毅乐呵呵地笑道:前阵子我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你都不为所动。我还以为你是介意带队老师
  跟她没关系。燕雪舟淡定地打着官腔:为学校争光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事,能代表实验室站上领奖台也是我们的荣耀。
  他话锋一转,但我有个条件,研究方向和人员名单我来定。
  没问题。秦毅十分好说话地应承下来,我也有个条件
  老狐狸。
  燕雪舟知道自己的条件提早了,谈判桌上,率先向对手暴露出软肋和底线实非明智之举,可他只想速战速决,根本不想浪费精力在这上头,更懒得跟人虚与委蛇。
  燕雪舟压下眼底厌色,您说
  秦毅拐弯抹角地开了口,陶总今天一大早就跟我打电话,说很担心女儿的学业
  名单里有她。
  似是完全超出预期,秦毅满意地点点头,好,好,那就好。
  复又斟酌着劝道:人家小姑娘毕竟脸皮薄,你给人骂哭了,总要想办法哄一哄,道个歉。
  本来这种得寸进尺的要求燕雪舟是不可能接受的,秦毅也心知肚明,所以并未说死,但他只是迟疑了下,可以。
  第二十章 动员
  接下来的一切像是顺流而下的水,等梁冰回过神来,已经和燕雪舟并肩坐在了华胜杯创新设计大赛的动员会上。燕雪舟这队没有占用本科生的名额,是代表实验室参加的。一共四个人,除了梁冰和陶颖,剩下的那个人竟然是程朗。昨天在实验室,梁冰想和前辈交流下经验,礼貌询问程朗需不需要提前做准备时,他不以为然道:雪舟会做的,我们等着被大神带飞就行。梁冰像是有点不高兴,质问道:就让他一个人做吗?程朗理所当然的样子,对啊,要不然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找我们仨啊?两个大一新生,一个研二水硕。没人能在课题上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样没人敢干涉置喙他的决定。或许程朗说得没错,这就是燕雪舟想要的。见梁冰还有些不相信,程朗索性把话点透,统筹、分工、安排、沟通成本,哪一项不需要时间?可能还要把有些随便敷衍的、拖后腿的工作重新做一遍,这么搞下来还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做效率高呢。梁冰皱了皱眉,问:你们平时就这样吗?嗯啊。程朗腆着脸开解她,别不好意思,这比赛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的事儿。以前沈恪以前我有个同级,跟他一样,也是个天才,效率高得吓死人,我们经常求他帮忙来着,而且,他跟雪舟最大的区别是脾气特好,基本上来者不拒。他感慨,像我等平庸之辈,只求顺利毕业,光应付专业课和我导儿的夺命连环call就自顾不暇了,哪还有空搞别的?梁冰仿佛突然正义感爆棚,声音也反常地高了起来,这不是欺负人吗?你们是同个专业的,你没有空,那他就有空?除了上课、复习、考试,他要去实验室跟项目,写论文,要勤工俭学,还要去校外做各种零零碎碎的兼职。就算效率再高他也是人不是神,一天同样是二十四小时不是四十八小时。这话梁冰咽在了心里,没吭声。程朗一怔,反驳道:人跟人不一样啊,这叫能者多劳。燕雪舟正好从外面走进来,听到最后两句,难得有兴致问:吵什么?梁冰连忙用力掐了下掌心
  接下来的一切像是顺流而下的水,等梁冰回过神来,已经和燕雪舟并肩坐在了华胜杯创新设计大赛的动员会上。
  燕雪舟这队没有占用本科生的名额,是代表实验室参加的。一共四个人,除了梁冰和陶颖,剩下的那个人竟然是程朗。
  昨天在实验室,梁冰想和前辈交流下经验,礼貌询问程朗需不需要提前做准备时,他不以为然道:雪舟会做的,我们等着被大神带飞就行。
  梁冰像是有点不高兴,质问道:就让他一个人做吗?
  程朗理所当然的样子,对啊,要不然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找我们仨啊?两个大一新生,一个研二水硕。
  没人能在课题上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样没人敢干涉置喙他的决定。
  或许程朗说得没错,这就是燕雪舟想要的。
  见梁冰还有些不相信,程朗索性把话点透,统筹、分工、安排、沟通成本,哪一项不需要时间?可能还要把有些随便敷衍的、拖后腿的工作重新做一遍,这么搞下来还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做效率高呢。
  梁冰皱了皱眉,问:你们平时就这样吗?
  嗯啊。程朗腆着脸开解她,别不好意思,这比赛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的事儿。以前沈恪以前我有个同级,跟他一样,也是个天才,效率高得吓死人,我们经常求他帮忙来着,而且,他跟雪舟最大的区别是脾气特好,基本上来者不拒。
  他感慨,像我等平庸之辈,只求顺利毕业,光应付专业课和我导儿的夺命连环call就自顾不暇了,哪还有空搞别的?
  梁冰仿佛突然正义感爆棚,声音也反常地高了起来,这不是欺负人吗?你们是同个专业的,你没有空,那他就有空?
  除了上课、复习、考试,他要去实验室跟项目,写论文,要勤工俭学,还要去校外做各种零零碎碎的兼职。就算效率再高他也是人不是神,一天同样是二十四小时不是四十八小时。
  这话梁冰咽在了心里,没吭声。
  程朗一怔,反驳道:人跟人不一样啊,这叫能者多劳。
  燕雪舟正好从外面走进来,听到最后两句,难得有兴致问:吵什么?
  梁冰连忙用力掐了下掌心,强迫自己从失态中清醒过来,没有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