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梁冰像是触电一般猛地缩回了手,很快反应过来,从门口那个角度应该看不到她的动作,回过身说:我有个问题不太明白,正在请教他。
  声音平稳淡定,表情若无其事,简直堪称变脸大师。
  燕雪舟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梁冰意识到又说错话了。
  好在陶颖没多问,和程朗一起走进来,小会议室现在空着的,我们过去吧?
  当然是空着的,梁冰下午回复完收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的会议系统里订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刚才还特意提前过去打扫了一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虽然这间会议室面积不算太大,但还是放进去了一张六人位的长条桌,角落里还有一台可移动投影。
  平时各位导师开小组会都要提前排队预定。
  燕雪舟率先落座后,陶颖顺势坐在了他身旁,程朗和梁冰则在他们正对面,但梁冰刻意隔开了一个位子。
  燕雪舟打开电脑,我把几个选题方向发在了群里,你们看一下
  他很民主地加了句,当然了,如果谁有更好的提案,也可以不采纳我的。
  都听你的。陶颖笑起来,我这次主要是来学习的,顺便历练一下。
  程朗用鼠标划拉着上下看了看,由衷地钦佩道:这做得也太好了,每个都可以啊,很前沿,这么短的时间内你还做了详细通比?
  他大致看完,你定吧,我没意见。
  梁冰举起手,我有意见这几个选题我都不太懂,能不能稍微详细地、通俗地讲一下。
  燕雪舟没搭理她,气压低沉的样子。
  我来吧。程朗自告奋勇地出面,他站起来俯身连上投影仪,这两年我的文献综述可不是白做的,发了两篇核心呢。一边还闲聊,你们前段时间看那个新闻没?有个医科大学的研究生三年发了84篇sci,算起来平均半个月就上一篇。
  梁冰忍不住说:这么厉害啊?
  写网络小说都没这么快吧?我追更的那个作者三天两头停更,打赏都不管用。陶颖吐槽完,疑惑问:是用ai做的吗?
  还真不是。程朗笑起来,传授秘笈般揭露道:我专门去知网检索过,他发的全都是综述和相关性分析,还有meta分析一种统计学方法,通过整合多个研究来提供更可靠的结论。。这是科研圈儿内心照不宣的灌水方式,和雪舟做的那些动辄要验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实验性论文相比,难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你们以后如果有论文发表要求,也可以
  别废话。燕雪舟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尽快进入正题。
  程朗耸耸肩,开始逐个解说起来
  他的风格不像燕雪舟那么干脆利落,却很有意思,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偶尔还能抛几个幽默的包袱,梁冰很容易就听进去了,看得出来他的基本功扎实,虽然整天自黑,但平时应该也没少努力。
  梁冰正认真消化,忽然,桌子底下不知道是谁的鞋尖碰到了她的腿,很轻一下,她心里咯噔一声,受惊似的收紧并拢双腿。
  其实很好猜嫌疑人,她抬眸朝斜对面的燕雪舟看去,他正大喇喇地靠在椅背上,手臂屈起搁在桌面,眼神落在电脑屏幕上,刚好陶颖小声问了句什么,他稍稍侧耳过去。
  或许是不小心吧。
  梁冰稳了下心神,刚想继续听,那条腿又伸了过来,这次他的鞋尖直接点上了她的脚踝,隔着袜子蹭了又蹭,她试图调整姿势,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他却更加肆无忌惮,一路向上来到了她的小腿。
  他的力道不大,甚至称得上轻柔,就像是羽毛拂过,却带起一阵比一阵更强烈酥痒,那种诡异的酸麻感沿着梁冰的脊柱直通天灵盖,完全占据了她的思维,让她根本无暇他顾。
  实在是太坏了。
  那么远的距离,他的腿得有多长,才能游刃有余地玩这么一出?
  这最后一个,牵扯到的精准合成,是最近两年的大热门,去年天津有个研究所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己糖的人工全合成,发了好几篇nature,堪称吾辈楷模。
  听到这里,梁冰再也忍不住,假装不小心把桌面上的笔推到地面,不好意思,稍等一下
  她趁机狠狠朝后挪了下椅子,尽量拉远和桌子的距离,弯腰俯下身捡起笔时,看到罪魁祸首姿态随意懒散,一条腿弯屈,另一条腿还抻着,烟灰蓝色的牛仔裤,笔直裤管下露出一截灰色的袜子,延伸到小白鞋的交界处腿是真的很长。
  梁冰重新坐直,产业化可行性方面呢?我看到往年的评比规则中有一项是
  大概是刚教训过她,燕雪舟的脸色总算是稍微阴转晴,很给面子地接了话:这套实验构建了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非自然途径,反应时长目前最短只要十七个小时,和传统种甘蔗提取糖相比,实现了从年到小时的跨越,不光是效率高,消耗也更小,算是典型的绿色化学案例。
  陶颖简直想要鼓掌,哇,好燃啊。
  梁冰忙说:那我就选这个。
  燕雪舟的眼神停留在她身上两秒,不置可否,我再考虑一下。
  梁冰有些不解地看了他一眼,追问:为什么?
  比赛现场的时间有限,没办法做完全程,只能选取其中一个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实验设计还有点问题。燕雪舟唇边噙着笑,怎么,不行吗?
  他肯定是故意的,哪有她说不行的份儿。
  梁冰知道他还在不高兴,无论如何,只能先把人哄好再做打算。
  散会后,燕雪舟像是着急走,直接出了实验楼。
  梁冰收拾会议室耽误了几分钟,连电脑都没顾上收,着急忙慌地跟了出去,但已经不见了他的人影儿。
  学校停车场的位置有限,他今天来得晚,应该停在了东门口的路边车位上。
  她按照推测一路小跑过去,边掏出手机给他发消息,「你先别走,我马上到」
  燕雪舟没回复。
  好在她来到东门口四处逡巡时,还是看到了路对面树下的车里,燕雪舟正坐在驾驶位上,车窗降下来,发动机点着,像是随时准备走。
  梁冰唯恐他真的一脚油门离开,直接选择横穿马路过去。
  等她气喘吁吁地站在燕雪舟车旁,发现他的呼吸也很重,沉着声音问她,你几岁了?
  啊?
  他板着脸教训她,三岁小孩儿都知道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不如?
  梁冰的气总算喘匀了,我着急,怕你不等我。
  等你做什么?
  梁冰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给你买的。
  什么东西?
  糖炒栗子。今天你不是讲了糖的精准合成吗,我当时就想给你买这个,很好吃的。
  梁冰打开袋子,每颗栗子的顶部都已经被烤得炸开了花,露出金黄色的果肉,捏一下,轻而易举地就能剥开。
  她隔着车窗递过去,刚出炉的,还热着呢,你暖暖手。
  春寒料峭,夜风凛冽。她的鼻尖上却带着跑动的汗意,街灯透过树影撒下一地细碎的金黄,也似乎让那点潮气变得和她的眼睛一样晶亮。
  燕雪舟接过来,栗子隔着包装暖烘烘地贴在掌心,是真的舒服。
  他的态度不由自主软下来,先上车。
  哦。梁冰顺从地绕到副驾驶,打开车门,暖气扑面而来,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闻到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燕雪舟垂眸看着那袋栗子,用气声笑了下,刻薄道:不会又是零元购,群发的吧?
  当然不是了。梁冰直接拿出一个剥开,炒货店那个爷爷说,他们只用蜂蜜和甘蔗糖浆炒,一点工业石蜡和糖精都没添加,你尝尝看。
  他没有接,顿了下,自然而然凑上来,直接就着她的手吃掉了她亲手剥的栗子,软糯,香甜,口感沙沙的,只给我一个人买过?
  ?梁冰还有些怔愣。
  他冷哼,看来是给很多人都买过。
  不是的她有些急切地辩驳,只有你。
  燕雪舟不想再听这些看似暧昧却实际并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话了,毕竟她在人前一直假模假式地装跟他不熟,他直接问:为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突兀,但梁冰没有迟疑,立刻给出了答案,我想让你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