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地笼里的鱼获腐烂在船舱里是个麻烦,倾覆在海中却可以继续作为吸引猎物的诱饵。
  确保地笼和养殖绳都没丢,海贝游回到了漂流船上。现在的天色已经无法下去查探悬挂在船下的养殖绳,一切只能等到明天日出之后再说。只要绳子还在,上面的东西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接受。
  换一身干爽的衣服,再喝一杯温热的水,下水后感受到的寒意再次被驱离。夜里无事可做。为了不浪费电和酒精,最好的选择就是睡觉。
  然而床铺潮湿阴冷,之前使用的两个暖蛋早已经失去温度。好在还有热水可以给身体带来一点温暖。
  海贝蜷缩冰冷的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翻来覆去折腾没了最后一点热乎气,干脆起来又收拾了一会儿东西。
  船尾的空贝壳早已经被风浪清空,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轮胎绑在护栏上。不管是处理食材还是处理诱饵,海贝都更习惯于从船尾挑选合适的器皿。空荡荡的船尾看起来特别不得劲儿?
  提着太阳能提灯,搬运了一点可能会用到的空贝壳堆积到船尾。虽然只搬了几趟,考虑空贝壳作为船上的主要容器时常使用,昏暗的底仓取用起来不怎么方便,这也算是必要的准备。
  更多的还是为了消磨时间,暖暖身体。
  运动过后浑身的毛孔都吞吐着热气。这一次血肉之躯温暖了床褥,海贝终于如愿以偿地再次沉入梦乡。
  因为最近睡得实在太多,第二日天蒙蒙亮,海贝就从梦中醒来。睡多了容易头疼。虽然起得很早,但不打算睡回笼觉。
  洗漱后出门查看,又是一个晴朗无云的好天气。遗憾的是,蔚蓝天空中从未见到有海鸟飞行。
  海贝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把船舱里的东西都晾晒出去。因为昨天晚上一口气吃了五条饱含油脂的鱼,一大早醒来对着鱼制品有点腻味没有什么胃口,只在搬累了的时候吃了几口压缩饼干充饥。
  临近正午阳光越来越好,船舱里的床铺和衣服也都晾晒到了二层的夹板。
  漂流船上如今没有可以晾晒衣服的架子,害怕轻薄的衣物被海风吹走,干脆用针线把衣服缝在了二层甲板的护栏上,等下午再把缝住的线拆了即可。
  成功经历过一场大型风雨,海贝的心情很好,干完活就在船头甲板的阴凉处休息。坐在晒不到阳光的方寸之地享受海风,看着甲板上能晾晒东西的地方都摆得满满当当。
  除了冰箱太过于沉重不好拖动,就连之前夹在人工墙上的纸板都全部摆了出来。这让漂流船显得格外财大气粗。
  休息够了,惬意地爬起来伸一个懒腰,懒懒踱步到船舱。正在纠结午饭吃什么东西,已经重新开启的控制台上显示附近出现一个漂流基地,显示标记为“漂流基地665265”。
  根据控制台所显示的距离的变动,海贝估计再过个五分钟,这个漂流基地就能出现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就在这个时候,屏幕上也出现了漂流基地的通信信息。
  漂流基地665265:本基地周边有大型防撞喷水带。请尽量避免碰撞。如需交易,请由无人机引导进入基地船坞。
  海贝“噌噌噌”爬上二层甲板举目远望,很快看到一个巨型船只。这船的大小有点接近于海贝认知中的大型游轮,仅仅是一层甲板距离海面的距离就要有十几米高。
  不过这个漂流基地和海贝认知中的邮轮也有很大的区别,这艘巨轮的底部并不尖,造型反而更接近于海贝现在所使用的漂流船,不过因为更大更高,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椭圆形的海上高楼。
  这个海上高楼一层甲板往上的部分粗略数来有十几层,每层外面都像是一圈露天阳台,上半部分的几层铺满了太阳能光板,顶层有数十架小型风车,下半部分则有大型机械设施从海中沥水,机械间种植满了叶片肥大的绿色水草。
  一层甲板上的机械最大最密集,礼炮一样的水管倾斜向外,管中的海水汹涌喷出。
  漂流基地外延的流水带就像气势磅礴的人造瀑布,白练一样的瀑布流水坠入海洋溅起无数泡沫。
  海贝有点紧张地吞咽了一下口水。这阵仗,要是一不小心撞上去,自家漂流船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流水掀翻。
  可能是摆满了甲板的东西展示了资本,让漂流基地的人觉得海贝有交易的本钱。六架无人机从漂流基地顶部飞出,飞往海贝的方向。
  这六架无人机底下都坠着长长的t牵引绳,牵绳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钩爪。
  海贝很快领悟到其中含义,把牵引带上的钩爪扣在了漂流船的护栏上。
  漂流船被无人机拖着通过一条没有瀑布流水的小道进入船坞。
  六架无人机底部伸出钩爪吸附在船身上,把漂流船暂且固定在了船坞里。
  海贝举目四望。这是一个u字型港湾。自家漂流船占据了u形港湾四分之一大小。
  这个小港湾,除了入口方向,其它三面都是光溜溜的高大船身,这三面船身距离漂流基地的一层甲板都有十几米高,垂直光滑的船身上既没有窗户也没有攀爬的工具,只在底部有二十个供无人机固定的钩爪。
  很显然这个船坞并不支持人员通行,也不知道这个漂流基地打算怎么交易。
  第69章
  就在海贝各种猜测的时候,漂流基地上又飞出两架新的无人机。
  这两架无人机都是白色为底,一个机身上用红颜料画着各种抽象可爱的食物,另一架机身上用黑色颜料画着燃烧的篝火和黑色煤球。
  两架飞机底下都各挂着一个非常大的密眼网兜。看网兜的大小能装好几个海贝。
  因为二层甲板上已经没有无人机停靠的空间,两驾无人机下方的网兜脱落到了二层甲板的东西上,两架无人机则是到了周边的钩爪上停靠节省燃料。
  海贝先把网兜从东西上收拾下来。这两个网兜不仅网眼儿细密,其中貌似还掺杂编织了柔韧的金属丝,所以网兜才夹杂着黑灰的颜色。
  混合材料编织的网兜兼具牢固和弹性。这样的网兜一看就格外结实,也不知道这个基地出不出手。掉下来的网兜里并没有图文信息,海贝转身前往船舱查看控制台。
  控制台上果然已经多了几行全新的文字。
  漂流基地665265:不能直接使用废弃物资可交换同等重量食物或者双倍重量燃料。
  漂流基地665265:可直接使用的物资会根据其价值评估交换,由基地单方面评估。
  漂流基地665265:温馨提示,本基地生产燃料可供雪季取暖。一次**换三千斤燃料以上可以赠送一个雪季壁炉。
  海贝看见“雪季”两个字,心里便开始打鼓。下雪天可不仅是温度骤降,海面还有可能会出现冰封。
  一旦漂流船行进受阻,海贝不仅会被迫面对缺乏食物和燃料的窘境,还有可能要面对大型海洋生物登陆冰面的问题。
  怪不得遇到的两个漂流基地看起来都没有太多人口,却都有相当庞大的船只。
  若是被雪季冰封在某个海域,只有庞大的船体才可以储存足以支撑过雪季的物资,只有足够高的甲板才能防备大型海洋生物侵袭船舱。看来整一条大船迫在眉睫。
  还不知道雪季之前能不能再次遇到生产燃料的漂流基地。海贝决定这次要尽可能地交换燃料以应对不知道何时会降临的雪季。大船还没有眉目,食物可以想办法制作,燃料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地上遍地都是植物,水里虽然也有水草,晒干后却都缩水严重,一漂流船的干草也烧不了几天,干草却非一两日能够晾晒出来的。
  不管怎么想都是专门生产的燃料更靠谱一些。既然遇上了,那自然要多多交换。
  既然漂流船已经被拖进船坞,那交易完全可以更从容一些。海贝决定先把用来交换的物资都搬到二层甲板上。再决定各自交换的数量。
  这样漂流基地的人若是有瞭望设备就能一目了然,也能更快议定交换给自己的物资。
  晾晒在二层护栏上的衣服和被褥已经被海风吹干,海贝先把它们收进船舱防止被弄脏。
  二层甲板甲板上还摊开晾晒着紫色地衣和纸板。紫色地衣都拢进塑料袋里,所有的纸板都叠成一摞,所有的碎纸团和碎木板都收进塑料袋。
  紫色地衣的塑料袋收进船舱。剩余的东西则是全部留在了二层甲板。
  海贝已经快速思量过一番。
  还有新的快递箱没有拆,还会收获新的纸板。二层甲板上晾晒的这些纸板就全部拿来交换。
  那些还没有拆封的快递则全部都不打算拿来交换。因为不知道里面是否会有自己急需的东西。海贝也不想失去开启盲盒的快乐。
  从船舱里一趟趟往二层甲板搬运可以交换的东西。
  船舱里有几个箱子因为密封性比较好没有受潮,就没有搬出去,依旧放在夹层仓库里。
  其中绿色大塑料箱装着部分固体酒精,绿色小塑料箱装着压缩饼干,奶白色行李箱里装着得用的衣料和针线,淡金色奶白色小行李箱里则是盲盒里开出来的吃食和各种小工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