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谢令仪一进粥棚,便毫不客气,吩咐洵风给她倒杯热茶,语气自然熟稔地仿佛公子本人。
  洵风虽不明所以,但还是依她命令,乖乖拎着茶壶小心伺候。
  就在他斟茶时,眼神一瞟,突然发现后面跟着的璞玉,顿时双眼一亮,露出几分惊喜的神情。
  “咦,姑娘,你怎么又来了?是不是布条不够用?你放心,我这还有!”
  张歧安前脚刚踏进来,正好听见洵风这句没头没尾的话,随即向他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谢令仪瞬间头皮发紧,还来不及阻止,就听洵风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下子全说出来了。
  “哎呀,公子您刚刚忙去了不知道。这姑娘方才特意来跟我打听您呢。奴才琢磨着,她定是被公子您那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英姿所折服。就是可惜您不在,没能当面听到这些感人肺腑的话.....”
  他在谢府中见过璞玉,猜出了那喝茶女子的身份,心中有意撮合公子与她,便故意隐去了璞玉打听谢翊一段,还擅自添油加醋了一番。
  谢令仪闭上眼睛,已是面如死灰,拿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璞玉则满脸愕然,眼睛瞪着洵风,显然被他这番信口胡诌气得不轻,若不是碍于小姐在场,她早一拳挥过去了。
  张歧安看了谢令仪一眼,咳嗽两声,尴尬打断沉浸在自己世界,手舞足蹈的洵风。
  “你去外面看着马车,好了再进来告诉我。”
  “哎。”
  “哎?”
  洵风站着不动,璞玉在听了自家小姐的吩咐之后,已满脸狞笑,磨刀霍霍向着他了。
  一侧的谢栩心中暗笑,看出两人各怀心事,也极有眼色地退了出去。棚内霎时只剩下谢令仪与张歧安两人。
  “洵风嘴上一向没个把门的,你不要在意。”
  “嗯。”谢令仪脸上青白之色还未消,头偏过去,眼神闪烁。
  “你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张岐安不着痕迹看了她一眼,温声道。
  “没什么大事。”她语气随意,“一时兴起,就过来看看。”
  多日未见,自己上次近乎自暴自弃的话,好似还萦绕在耳边。反观张歧安倒是神色如常,仿佛那场争执从未有过。
  哼,如此一来,倒显得她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几分。
  “吉祥和如意很好。”
  “什么?”
  张岐安突然没头没尾冒出这一句,让谢令仪一时愣住。半晌,她才想起来这两人是谁,耳边又听他道。
  “多亏了你给的银子,他们早在雨势变大前,就搬离了这里。”
  “哦。”谢令仪心放下来,起身放下茶盏,便打算离开。
  本来她此行,也不是为了张岐安。如今意外得知那两个小孩安然无恙。那他们之间,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恰好此时,却见棚外又陆续进来五六个灾民,手中都拿着碗,显然是来领粥的。
  张岐安见状,便立刻抄起桌上的铁勺忙碌起来。灾民渐多,他一时难以应付,便无意识唤了一声。
  “容君——”
  话音刚落,两人皆是一怔。
  谢令仪心头一震,被这句熟悉的腔调,生生钉在原地。沉默半晌,终究没有离开,而是走到他身旁,帮忙分馒头。
  两人默契地干活,没有多余的言语。
  “小娘子面色不佳,大人是不是惹她生气了?”一位年迈的婆婆看了他们许久,终是忍不住开口调侃,“夫妻之间哪有隔夜仇,多是床头吵架床尾和。”
  谢令仪还没来得及反驳,又听她对着张岐安道:“大丈夫肚里能划船,你娘子这么贤惠漂亮。你呀,态度放软点,多说几句好话哄哄她,说不定她就不生气了。”
  张岐安低眉顺眼盛着粥,听到这话,嘴角漾着似有若无的笑意,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的谢令仪,并未作声。
  “小娘子你说,对不对?”婆婆见他不说话,又转头一脸慈祥地去问谢令仪。
  “我......”谢令仪被问得猝不及防,手中动作不由慢了下来。
  见此情形,张岐安适时开口,“大娘,这是您的馒头,拿好。另外待会就不用再回去了,那边地势高的地方,已经搭好了棚子,晚上,去那歇息就行。”
  婆婆闻言,瞬间将注意力转移到手中的馒头上,连连点头,“哎,好好好,还是大人想得周到。”
  待她走远,棚内重新归于平静。谢令仪低头看着锅中的馒头,脑中乱成了一团。
  张岐安没再多言,只是低眉敛目,将最后一碗粥递了出去,随后淡淡道:“马车还未好,你若不急,不妨再坐一会儿。”
  谢令仪盯着那些灾民佝偻的背影,良久才收回目光,面色有些怅然。
  “你为何要来帮这些人?明明你的职责不是这些。”
  张岐安正刮着锅中最后一点残渣,闻
  言抬头看她。目光从她恍惚的脸上掠过,落到她袖口粘着的馒头屑上,随后从怀里掏出一方干净的丝帕递给她。
  “容君。”
  这第一句说出了口,第二句再喊,仿佛是再不过水到渠成的事。
  “我记得我从前......”他声音一顿,见谢令仪没注意到,又改口,“我生下来时,不足月,从娘胎里带了一身病。其他都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咳疾。”
  “那时,全家人听着我没日没夜地咳嗽,都心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尤其是我娘,还在坐月子,终日以泪洗面,觉得自己没护住我这个孩子。”
  “后来,她无意间听一个大夫说,民间有种偏方,若是家中小儿久病不愈,需吃百家饭。百家饭聚百家福,有了众人的护佑,孩子便能平安长大。”
  “可这偏方到底是真是假,无人知晓。可我娘信了,她不顾家中人的反对,穿上荆钗布衣,挨家挨户去敲门,求饭。”
  “百家饭不够,她要千家饭。”
  “每家一筷子米,当真凑了一碗满满当当,颜色各异的饭。我吃下之后,咳疾果然大有好转。”
  张岐安低声笑了一下,声音里透着感慨,“然后,平平安安活到了现在。”
  “所以,容君。”他转头望向谢令仪,语气微沉,“我为什么要帮这些人?因为我仰仗信仰长大,正是那些陌生人的信念和善意,才有了今天的我。我不希望看到信仰被利用、被煽动,去做一些不恰当的事。”
  “其二。”他微微侧身,眼神坚定,“这虽不是我职责,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读的是圣贤书,走的是青云道。既然看到了苦难,就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治国平天下是大志,可天下从来不只是圣贤书上的只言片语,而是书外有血有肉、为生计奔波劳累的人,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
  谢令仪垂眸,手指在袖间轻捻,动作细微得几乎看不见。张岐安见她不说话,也不逼她,只一味抬头,望着棚外阴沉沉的天。
  正好,这时外面传来洵风高喊,马车已经修好。谢令仪深呼一口气,如释重负,也不等璞玉来扶她,就匆忙往外走。走出几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丝,还是忍不住回头问。
  “那太......”
  “先回去吧。”张岐安好像早已预料到她要问什么,极快打断她。见她疑惑,又妥帖道了一句,“都已经处理好了,无需担忧。”
  “嗯。”
  谢令仪悻悻点头,招呼璞玉,上了马车。
  张岐安见马车走远后,方重新穿上蓑衣,踏入巷中。
  ——
  另一头,程惜雯目光死死盯住两人背影,面色发沉,指甲几乎都掐进手心。身侧侍女察觉到主人情绪,望了一眼她手上的食盒,表情愈发不安,低声试探道。
  “小姐,咱们还去给公子送饭吗?”
  “呵。”程惜雯收回目光,看着旁边元衡送过来伺候她的侍女,眼里厌恶一闪而过,“先带我去五皇子府吧。”
  ——
  摇晃的车厢内,谢令仪靠在软垫上,闭着眼,想歇息一会儿,脑中却始终被张岐安方才那番话所占据,这几句话搅得她思绪紊乱如麻,眉心发胀。
  车外雨声渐熄。老马识途,拖着车轮稳稳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浮光院门前。谢令仪浑然未觉,直到璞玉低声提醒,她才猛地回过神来。
  糟糕,好像没换衣服。
  黑马扬长脖子,打了个响鼻,院门应声而开。
  第31章
  我会死吗不会,我不会让你死
  “哎,应主子,大主子怎么来了又走了?”
  因着雨天无事,花奴们早已放下手头琐碎活计,三三两两地聚在亭中喝茶取乐。
  院内只剩闻应祈独自一人,支了伞,坐在正对门的藤椅上。他目送着马车渐行渐远,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回头半是揶揄,半是了然道。
  “女为悦己者容,大概是要回去,重新梳妆打扮一下再过来吧。”
  “那他还会来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