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要是渣爹再找上门攀关系,那就是大型爽文打脸现场。
俞青山显然是想明白了这些事,才会愿意在工地上苟着,丝毫不敢对外人提起他和林景明的关系。
不管别人怎么问,只说自己是个孤寡老人。如果有人建议他去找政府寻求帮助,他就换个工地干活。
小时候立志要做个摆烂王的林悦然,大了以后比谁都卷。
当年她小小年纪给全家人熬出来的那些鸡汤最后又全都被喂到了她嘴里。主打一个互相伤害。
小时候她拥有有钱的爷奶有权的爸妈有智慧的舅舅和舅妈,长大了,她自己就同时拥有了钱、权和智慧。
离开小世界后,宁安回到时空局,抽离了情感,又和小桔子一起玩了几天。
开启下个任务之前,宁安打开了系统商城。
小桔子问她:“要买东西?”
“嗯。我看看有没有效果普通一点的灵泉卖,普通人也可以喝的那种。”
她自己空间里的灵泉,与其说是灵泉,不如说是灵髓,普通人承受不了。
“咱们自己弄一个不就行了?”
费点灵石的事,安安空间里可是有几条灵脉的,也不差这点灵石。
宁安摇头,“我还没在系统商城里买过东西呢。”
听她这么说,小桔子立刻说道:“买。”
孩子的购买欲必须满足。
系统商城里啥都有,宁安选了两个灵泉,一个喝,一个泡澡,结账的时候,系统商城跳出一个提示:恭喜你成为今天的第100位消费者,获得免单待遇。
宁安:“……”
她看了看身边的小桔子,橘猫大人一脸茫然,“怎么了?”
“今天好幸运!”
“高兴吗?”
“高兴!”
“喵!我也高兴。”
宁安心里再一次感慨,她家桔子可能不是主系统的崽,它至少也得是主系统的爹!
“来吧,选任务。”
————&————
这一次跳出来的,是一本名为《重生七零,小村姑混的风生水起》的书。
女主李秋华,沂州市盘山公社李家沟大队人士,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是长女,后面有两个弟弟,因为父母想把她留在家里干活,帮衬弟弟,迟迟没有给她说亲。
李秋华是个心有成算的人,20岁的时候,她给自己相中了一个对象,是同村齐寡妇的儿子齐爱军,他在部队当兵,24岁,是一名连长。
为了促成这门婚事,她费了不少心思,终于打动了齐寡妇,成功和齐爱军定了亲。
齐寡妇挺认可这个儿媳妇,长得好看,能干,还是初中生,虽然是农村姑娘,但配她儿子也不差。她儿子不也是个农村人吗?以后夫妻俩共同进步就行了。
两家定了亲,就等齐爱军回家的时候成婚了。
事情就在这时候出现了转折,1974年,两家定亲之后没多久,李家沟大队来了一批新知青。李秋华一眼就看中了其中的一个,长得文质彬彬,白净俊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着了魔一般的喜欢上了人家。
女追男,隔层纱。
还真让她给追上了。
男知青名叫张伟,来自沂州市里,父母双职工,家里有一个妹妹,下乡无隐情,只有他合适,妹妹不到年龄。
一开始,张伟不知道她有未婚夫,后来知道了,就想分开,但是李秋华跟他说,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是被逼无奈的,见到张伟之后,她才知道了什么是爱情。
她跟张伟保证,她一定尽快退婚。
她也做到了,主动去找了齐寡妇,说她思来想去,觉得和齐爱军不合适。
齐寡妇虽然生气,但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而且这个时候,她已经有点看不上李秋华的品行了,就做主解除了婚约。
但是儿子即将回来结婚,她上哪儿给他找个媳妇去呢?
齐寡妇开始物色儿媳妇人选,选来选去,选中了知青点的女知青陈宁安。
陈宁安因为家庭原因,特别崇拜军人,最后俩人还真成了。
李秋华嫁给了张伟,陈宁安嫁给了齐爱军,这个结局看着挺好,但是,如果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就不会变成时空局的任务了。
第104章
被重生女主炮灰的小知青(2)
机缘巧合,李秋华重生了。
重生在她刚开始追张伟,还没有确立关系的时候,她果断停止了自己倒贴的行为,下定决心以后好好和齐爱军过日子。
上辈子是她眼瞎,看上了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后来招工回城,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挣点死工资,中年以后还赶上下岗,一辈子过得窝窝囊囊。反倒是被他放弃的齐爱军一路高升,最后做了司令员。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这就是一本简简单单的重生悔过文,虽然有一点膈应人,但也没太大问题。
问题是,李秋华嫉妒上辈子的陈宁安,也担心她和齐爱军就是命定的一对,兜兜转转还会走到一起,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她设计了张伟和陈宁安,又用了点小手段,把自己打造成了张伟的白月光。
陈宁安和张伟结了婚,遭受了一辈子的冷暴力。
李秋华则赚钱经商一路高歌猛进,齐爱军在部队也升迁顺利,夫妻俩幸福了一辈子。
得知真相后,陈宁安整个人都疯了!李秋华凭什么支配她的人生?还有张伟,眼盲心瞎都是病,得治!
她的心愿是:报复李秋华,让她一辈子不好过。不要再和主角有任何牵扯,不管是齐爱军还是张伟,她都不嫁。
宁安握了握拳头,“走吧。”
————&————
1974年9月。
沂州市下辖的平南县,纺织厂家属区,筒子楼里。
温家人正在吃晚饭。
这是一个重组家庭,男主人温大山是纺织厂的职工,和前妻育有一子一女,长子温庆军,今年18岁,高中毕业,没有工作,女儿温庆云今年15岁,还在上学。前妻去世后两年,他和丧夫的女同事周晓丽结婚,周晓丽带来一个女儿,名叫陈宁安,今年也是18岁,高中毕业没有工作。
俩人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取名温庆建,今年12岁。
饭桌上,气氛沉闷,没人说话。
周晓丽出声打破了寂静。
她给宁安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温声细语的叮嘱道:“多吃点。”
宁安放下筷子,没有理会碗里的土豆丝,说了句:“吃饱了。”
她对这一家人都没好感。明明是他们占了原主的便宜,却总是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搞得好像原主占了他们的便宜一样,还想让原主感恩戴德。
自从跟着母亲改嫁,原主就成了这个家里的小保姆,周晓丽总是跟她说:“你要懂事,要记着你温叔叔的养育之恩,要多干点活,勤快点。人家庆军和庆云姓温,你可是姓陈。”
“你要为你弟弟着想,庆建可是你的亲弟弟,以后你要是嫁了人,还需要庆建给你撑腰呢。”
“妈在这个家里不容易,就只有你能帮妈了。”
原主刚来的时候,只有五岁,她刚刚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将她视为自己的依靠,自然对她唯命是从,时间长了,就被洗脑的彻彻底底。
自觉低人一等,必须无私奉献。
周晓丽平时除了对她进行洗脑的时候会温声细语,其他时间都是呼来喝去的,这会子这么反常,是因为她要说服宁安替温庆军下乡。
当然了,如果“说服”不了,就要上点其他手段了。
剧情里,原主并不同意,她知道乡下苦。她和温庆军一样大,为什么不是温庆军去,非得让她去呢?
看她态度坚决,一向隐在幕后坐收渔人之利的温大山也露出了獠牙,和周晓丽合演了一出“不下乡就离婚”的戏,周晓丽哭的撕心裂肺,求原主可怜可怜她,如果离了婚她该怎么办啊?
原主心软,答应了,下了乡就碰到那一系列的糟心事。
周晓丽叹了口气,说道:“今天街道办又来催,咱们家必须得有一个人下乡了。”
宁安说道:“咱家符合下乡条件的,就只有温庆军啊,该下就下,别跟国家政策作对。咱们小老百姓,和政策对着干,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温大山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似是不敢相信,这个平时不声不响的继女,竟然会这样说话。
周晓丽脸上扯出个牵强的笑容:“胡说什么呢?怎么会只有庆军呢,你也符合下乡条件啊。现在就是要在你们两个人里选一个。我寻思着,你庆军哥是家里的老大,以后要靠他顶门立户的,不好让他下乡,所以,宁安呐,你去吧。你放心,只要一有机会,我和你温叔叔就想办法让你回来。”
宁安嗤笑一声:“妈,你是傻了吗?我是烈士遗孤,是不需要下乡的。谁敢让烈士遗孤下乡,我就要去武装部说道说道了,我相信知青办也不敢这么做。不然,我就连他们一块告。我爸为国捐躯,这些人在他死后磋磨他的女儿,还把不把人民子弟兵放在眼里!而且,我姓陈啊,我们陈家就只有我一个人,哪儿就符合下乡条件了?是你傻,还是你觉得我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