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黛玉这一觉睡得格外久,久到若非雪雁瞧着黛玉脸色红润,呼吸绵长而平稳,怕得都想不顾正月不能求医的忌讳,去药堂里请大夫。
等到日上中天,胤祺都在宫中转了一圈回来,黛玉才从睡梦中醒来,只觉筋酥骨乏,她慵懒地靠在引枕上,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舒适地叹了出来:“春睡香凝索起迟(1)。”
低低地笑声从窗外传来,黛玉脸涨得通红,她醒来时见天光大亮,念了句应景的诗,却忘了东坡居士的诗是好诗,却过于香艳,非闺阁女子所读之诗。
如今被胤祺听个正着,她羞地似要滴血,恨不得缩在拔步床里,再不出门见人。
胤祺并非故意冒犯,他不小心听见黛玉的感叹,本想悄悄离开,却没忍住笑出声来,听到房间里毫无动静,他心知失策,连忙向黛玉道歉:“妹妹,是我错了,我刚刚什么也没听见。”
等了半日,也没听见回应,这是羞得狠了,虽说在胤祺看来,这诗实在没什么,好好的人又如何会由于看了几本书念了几句诗就移了性情,但对黛玉而言,已经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妹妹,”胤祺索性揭过这事:“皇玛嬷下旨,让你上元节入宫参加宫宴。”
“什么!”安静不已的屋子里突然传来声音,是绣鞋踩在地上的声音,黛玉穿着簇新的日常衣裳,头发松松的绑成一个辫子垂在脑后,惊讶不已:“五阿哥,您刚刚说什么,隔着门我没听清。”
果然,要将一件事揭过,就得提件更大的事:“我刚刚说,皇玛嬷让你上元那日入宫,传旨的太监许是已经在路上了。”
贾敏早逝,黛玉从未入过宫,不知宫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心中难免没底。
更何况,上元节宫宴每年都办,每次都是宗室福晋以及诰命夫人受命入宫,从没有过招见官员女儿的情况。
“太后娘娘为何突然想着要招见我?”黛玉罥烟眉拧起,她细细地思索着,却没有想到缘由。
“我听苏曼姑姑说,皇玛嬷下次大选要给我指婚。”胤祺含蓄地暗示。
听见皇太后召见这个消息,已经退热的脸颊,又重新红了起来。
彼此都是聪明人,许多事无需说得太透,便已心领神会,黛玉伸手将胤祺推地后退几步:“五阿哥,我要换衣裳了。”
胤祺耳朵也偷偷红了,他强作镇定地退开,眼瞧着黛玉屋子的门在他面前关上,转身一脚深一脚浅地离开。
雪雁和弄墨捂着嘴,悄悄地笑着。
等宫中传旨太监到的时候,林如海和黛玉已经换上了见客的大衣裳在正屋里等着了,同样在等着的,还有胤祺。
传旨太监已经习惯了狐假虎威,平日里去其他人家,仗着手中的懿旨,只恨不得好处没收尽,等到了林府,见着胤祺似笑非笑的嘴角,传旨太监吓出来一身冷汗,半点不拿腔拿调,干脆直接地宣了旨意。
林如海忙从袖子中拿出个鼓鼓囊囊的荷包,递到传旨太监手中,传旨太监双腿战战,眼睛向胤祺看去,胤祺嗤笑着:“看我干什么,这是林大人给你的赏,既给了就好生收着。”
胤祺无意坏了多少年的规矩,传旨太监每次传旨,多多少少都会收些茶水费,这是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的事儿,胤祺盯着只是为了让那些太监不狮子大开口,什么一千两、两千两的张嘴就来。
太监传完旨,度日如年的喝了杯茶,迅速离开了,留下林如海和黛玉商议着上元如何入宫才不失礼。
按着宫中规矩,这等大场合,后妃、命妇、诰命们按着品级都有吉服,按着品级梳妆,唯有黛玉,既无诰命也没品级,也不知该如何穿合适。
新做的衣裳已经全部穿上了身,入宫穿旧衣裳未免不敬,此时还是正月,就连请裁缝赶身衣裳,都找不着人。
黛玉不禁为了这皇太后的心血来潮而头痛。
还是胤祺瞧了半天,发现黛玉确实在发愁后,拍着胸脯将事情应了,让黛玉放心。
前一日,黛玉还在心里抱怨皇太后的心血来潮,后一日黛玉去贾家拜年时,却无比庆幸,还好有皇太后的这道旨意。
第87章 人心
雪后初霁,从除夕夜开始下起的雪终于停了,日头明晃晃挂在空中,将白雪镀上金边,马车晃悠悠地在新雪上压出车辙,林如海与黛玉晃悠悠地到了贾府。
随着林如海愈发得到康熙的重视,贾赦对他愈发殷勤起来,更别提本就敬佩读书人的贾政,一大早就吩咐小厮去厨房传话,好生整治个席面,万不能怠慢了这个妹婿。
至于老太太,更是一大早就在屋子里盼着,连王熙凤的逗趣都没吸引到几分的注意,只一心盼着黛玉的到来。
家中主子的态度如此明了,再加上之前王夫人想给林姑娘个下马威,反而灰溜溜去念了一个月经的事情早就在贾府传开,贾府的下人们谁也不敢对林家父女怠慢。
故而林家的马车转过街角,贾府门边打着瞌睡的小厮们当即跳起,忙不迭地将门打开,迎着林姑爷与林家姑娘的到来。
老太太辈分最高,按着规矩也当是先去与她请安,马车入了贾府,换上上次黛玉坐过的那个翠幄青绸车,早有机灵的小厮跑去后院,提醒有外男要进来,让丫鬟们都多注意些。
车顺着平整的路走过来一个个院落,路上的积雪一大早就清扫干净,堆在路的两旁,风吹过,树上的积雪簌簌而落,空气中满是雪的清冽。
走了许久,终于到了老太太的正屋,鸳鸯守在门口,瞧见林如海和黛玉,亲热地笑着迎了上来:“给姑老爷、林姑娘请安,姑娘来了,老太太可算是安心了。”
黛玉随着林如海走进去,只见老太太坐在主位,侧边摆着两个山河四季的绣屏,隔着绸布,隐隐能瞧见后头挤挤囔囔的人影,两个舅舅也在屋子中,正陪着贾母说话凑趣。
林如海连忙上前,向贾母请安,又与贾赦和贾政相互见礼。
老太太见到林如海,总会想起早逝的贾敏,故而不愿意多见,她受了林如海的礼,又问了几句家常话,勉强笑着与林如海说道:“你的孝心我再知道不过了,我和他们说,再也没有你这么孝顺的姑爷,礼已经尽了,你也不要拘束,与你舅兄去前头喝酒吧。”
贾政心知贾母是嫌他们在这儿碍事,连忙站起来,对着贾母回禀道:“母亲,娘娘十五便要回家省亲,咱们省亲别墅已经修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我领着妹夫去逛一下园子,瞧瞧还有哪里能修整的地儿。”
贾母笑着应了:“姑爷简在圣心,让他指点再好不过,你们便去吧,别扰了我们娘儿们热闹。”
林如海对贾母作揖行礼,随后又对黛玉叮嘱几句,才随着贾赦和贾政离开。
等屋子里的男人走了,屏风后的那些人挨挨挤挤地走了出来,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三春全都在坐,一个不少。
正是年节时分,除了李纨,其余人都穿得格外喜庆,其中尤以王熙凤的那件大红攒金百蝶袄子最为夺目,她自从被警告之后,再不敢碰那些旁门左道,气色反而好了起来。
就连李纨,穿得也不似其他日子那么老气横秋。
黛玉连忙与这满屋子的舅母嫂子姐妹见礼,王熙凤扬声夸道:“林姑娘出落地愈发出色了,让别人知道我们家有个这么了不得的姑娘,得羡慕死。”
老太太拉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只见她身量窈窕,相貌精致,却未见病容,早些年的不足之症好似已经补了起,欣慰地连连点头。
“我瞧着你精神头愈发好了,最近在家里都做些什么?”贾母慈祥地询问着。
黛玉抿唇,嘴角露出两个小梨涡:“外祖母,最近都在学骑马呢,许是每日跑马,我也自觉这些日子吃得也香了,睡得也好了。”
黛玉话刚出,满屋子的人神态各异,邢夫人垂着眼,万事不管模样,王夫人与李纨同时皱眉,好似听到什么厌恶的东西似得,王熙凤一怔,觑着王夫人的神态,拿不准主意,索性闭了嘴,迎春担忧地看向黛玉,温柔的眼中全部都是担忧,惜春漠然低着头,骑马是她从未接触过的另一个世界,唯有探春,一双眼睛明亮亮的,幻想着自己骑马的模样。
“老祖宗,”正当满屋子陷入安静之时,厚重的门帘掀开,一个穿金戴银的俊秀公子跑了进来,却正是贾宝玉:“今儿个雪停了,我记着园子里有个梅林,现在梅花开得正盛,白雪坠在红花上,格外好看,咱们去园子里赏花可好?”
黛玉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翻过年贾宝玉又大了一岁,还是在内帷厮混,实在不合规矩,黛玉并不乐意搭理,但她不搭理,贾宝玉却凑了上来,兴冲冲说道:“林妹妹许多日子没来了,正好去园子里赏花,这园子是为了娘娘省亲修的,里头可好了。”
贾母见了宝玉,忙将他拉过,摸着手脸,感觉都是温热的才放下心来,她笑着嗔骂:“你老子刚领了人去园子里,你要不怕就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