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说是荣国府来了许多亲戚,不少年轻姑娘,贾母实在高兴,将其苦留住在家中,今日还要开席宴请她们,特特将黛玉请过去热闹。
  荣国府中旁人不论,贾母对黛玉是有着一片慈爱之心的,见着贾母巴巴的派人来接她,黛玉也知贾母是觉着她在阿哥府事物繁重,找个理由让她松快几分,不忍拂了贾母的好意,从善如流的去了荣国府。
  等到了荣国府,果真如嬷嬷所言,那几个亲戚家,却有几个不俗的姑娘。
  贾母乐呵呵的,指着满屋子的姑娘与黛玉介绍。
  头一个便是薛家的薛宝琴,这实在是个标致姑娘,清秀脱俗,熠熠生辉,黛玉细瞧她的说话做事,半点也无闺阁之气,显见着是见过世面的。
  按理说,作为普通亲戚,薛宝琴向贾母与王夫人请安后,就该回薛家的,她嫡亲的哥哥薛蝌掌管着薛家在京中的铺子,如何也少不了她屋子住,然而贾母一见宝琴,实在喜欢的不得了,苦劝着将她留下,与她同吃同住,这让贾府阖府上下,都对薛宝琴高看一眼。
  黛玉见着贾母对薛宝琴的亲热劲,心里暗暗有了计较。
  此外,还有邢夫人兄弟的女儿,名唤邢岫烟的,也是个清秀文静的女子,身上只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却不见丝毫局促。
  至于站在李纨身后的两个姑娘,名唤李纹、李绮的,也是水葱一样的姑娘。
  几人听贾母介绍,知晓眼前人是贾家嫁入阿哥府的外甥女,忙从椅子上站起,恭谨地向黛玉行礼。
  黛玉受了礼,又一人给了个手钏,当做见面礼后,才坐到贾母身旁,抱着贾母的手臂撒娇起来。
  这时候,厨房的厨娘们将酒菜送来,王夫人、邢夫人并李纨都站在贾母身后伺候,只让席间的宝琴等人战战兢兢,几不敢动筷。
  贾母一瞧,扫兴地挥手:“你们站在这里,我们娘儿们的兴致都散了,不要你们伺候,让我们自己乐呵乐呵。”
  王夫人自知她没有王熙凤逗乐的本事,最是不讨贾母喜欢,她强笑着应了,又扭头吩咐鸳鸯将贾母伺候好,便领着李纨去了侧间,那头也摆了桌饭菜,正是她们婆媳的。
  邢夫人本想再多赖会儿,也算是在娘家兄弟媳妇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见着王夫人都走了,自忖留下来也没甚意思,若贾母给她个没脸,就更加难堪,便也跟着离开。
  黛玉冷眼瞧着,也不多言,自己挑着席上的菜慢慢吃着,间或拿着芭蕉冻小壶,将里头热热的酒倒上一小杯,自斟自酌起来,好不惬意。
  薛宝琴妙语如珠,果然将贾母哄得格外开心,黛玉听着她各地的见闻,一时也是出神,盘算着等下次胤祺再出京,她也要跟着出去长见识。
  一时饭毕,贾母犯了困,她入内歪在小榻上,望着满屋子的姑娘们,笑着安排道:“潇湘馆我一直给玉儿留着,玉儿去那儿歇会儿正好,宝琴在这里陪着我这老婆子,你们也回去歇着,下午再去园子里玩也便宜。”
  邢岫烟、李纹、李琦也住在了贾家,不过一个被邢夫人安排的与迎春同住紫菱洲,另两个与李纨住在稻香村。
  几人都应好,唯有黛玉笑道:“老祖宗,我觉少,现在睡夜间容易走了困,反倒不好,好久没见着二嫂子了,我找她说话去。”
  贾母亦笑道:“你们姑嫂的关系倒是好,凤丫头在屋子里憋了许久,想必早就闷了,你去陪她说说话,倒也正好。”
  黛玉遂站起身来,从贾母屋中离开,往王熙凤屋子走去。
  若赶在其他时候,黛玉还得先打发人去那儿问一声,贾琏在不在家,她方不方便过去,但此时她知晓贾琏与胤祺去了南边,王熙凤那儿没有旁人,她随意过去也无妨。
  遂等到了门口,才让人通传。
  王熙凤连忙睁开眼,从榻上起来,一边穿着鞋一边让人给她取来见客的大衣裳要换上,嘴里还骂着:“我这一病,就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五福晋来府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我,她是何等尊贵的人物,就让我这样蓬头垢面的去见她,她不怪,我还要不要脸了。”
  黛玉噗嗤笑着掀开帘子:“可别怪她们,是我特特吩咐了不许与你说的,你要知道了还不得兴师动众的换衣裳梳头,你这身子刚好没多久,这一折腾,又何必呢。”
  王熙凤苦笑道:“福晋体谅我,我要再说什么就是我不知好歹,我这身子我也知道,哪里又好了呢,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断断续续的没个好,我也不指着能好到哪里去。”
  黛玉见着王熙凤脸上的颓唐之色,心里一惊,她记忆里的王熙凤从来都是风风火火的,何时说过如此哀语。
  她连忙劝道:“何必如此丧气,你是个最明白不过的人,难道不知道,你这病本没多大的事,自己把自己吓了一遭,反而容易郁郁于心,反倒不好。”
  王熙凤惨淡笑着:“福晋待我好,我也不瞒你,自我失了那孩子,时间也不短了,落红之症却一直没有止过,每日只觉着虚汗一阵阵的,想一个人能有多少血够流的,想必我日子也不久了。”
  “旁的我也不担心,就连我家二爷,随着五阿哥跑一趟,能识些眉眼高低,他也不用我操心,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巧姐儿。”
  “前些日子我思量着将二姑娘说给薛家那薛蝌,大老爷只是不准,也不知对二姑娘的婚事做什么打算,现在可好,邢家刚来便瞧中了,将邢家姑娘说给了薛蝌,我就一个巧姐儿,若无没了,她孤零零的,还不知道婚事会被如何磋磨。”
  “胡说,”黛玉正色:“要说我,你就是操心太多,巧姐儿才多大,你便担忧起那么久的事情,我记着太医院有个太医,最擅妇人症,我明儿个便下帖子,让他给你瞧瞧,你将巧姐儿托付给谁,也没有自己亲自盯着来得放心。”
  第163章 回京
  黛玉苦劝了王熙凤一遭,让她安心修养,至于迎春的亲事,左右她还小,也不是一日两日立即就能定下的,等她这嫂子身子好了,再慢慢寻摸也不迟。
  随后又与雪雁吩咐了,回去后记得拿着牌子将专门负责后宫妃子请脉的太医请来,为王熙凤好生调理,这才回到前头,以府中事忙为由,向贾母请辞。
  贾母也知五阿哥不在京中,偌大的五阿哥府上上下下都得靠着黛玉操持,她能抽出半日过来已经很是不错,便也不苦拦着,只是吩咐着鸳鸯将那几家子送来的江南时兴玩意儿给黛玉送去一份。
  黛玉又与几个姐妹告辞,无论是三春还是薛邢李几位姑娘,对她都是亲热中带着敬畏,这让黛玉更加觉着没意思,反倒是客居在此的史湘云,见着黛玉还是一如既往,说说笑笑的好不自在,得知了黛玉要回去,还笑着打趣:“我们之中就你成了王妃,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人才是。”
  黛玉噗嗤笑了;“好利的一张嘴,今儿个凤丫头不在,换成你打趣我了,我还要说呢,你们无事的时候也来我那儿走走,都是一家子的骨肉亲戚,没得生分了去。”
  贾府行事再荒唐,也怪不到后宅女子身上,成天的憋在家里,好好的女孩儿都得闷坏了,不若多出门做做客,也能长些见识。
  得了黛玉这话,旁人尚可,贾母首先笑得见牙不见眼,都是她的子孙,她又如何不愿她们好,更何况如今哪有女子单独出门的,总得有父兄护着,让宝玉多陪着她们去五阿哥府走几趟,宝玉行事最是讨喜,与北静王等人亦相交莫逆,想必也能让五阿哥高看几眼,只要能在五阿哥心中留下印象,她就算闭眼也安心了。
  不得不说,贾母与贾琏不愧是祖孙,都有着同样的打算,只不过贾琏已经开始行动,并几乎失败,就不知道贾宝玉有没有那份运道,得到胤祺的青眼。
  但这都是后话了,此时的贾母,也不过是忙着嘱咐黛玉,注意身子,千万别操持过了,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与她说,她打发人送过去。
  黛玉谢过了贾母的拳拳关爱,披上防风的斗篷,踏上四匹上等马拉着的梨花木马车,在贾家阖府的恭送下,回了五阿哥府。
  等回了府中,黛玉将留在家里看家的绿鸢叫来,自从她表了忠心后,黛玉也逐渐将重任托付给她,绿鸢亦没有辜负她的期待,一切都做的很好。
  绿鸢条理清晰地将上午婆子回禀的几件事报给了黛玉,都不是多大的事情,绿鸢便也自己做主了,她又将应对一一道来,黛玉点了点头,让绿鸢退下,又吩咐下去,备好车,她下午要去铺子瞧瞧。
  货物自入了京,便由管家操持,听了黛玉的吩咐,管家提起了一万个小心,提前去检查了一遍,见着确实没有问题,才放心地等着黛玉的到来。
  黛玉合衣小憩,醒来后精神果然好了许多,她坐着管家备好的车,听着外头的热闹到了大栅栏外的铺子里。
  此时的大栅栏正是京城里头最繁荣的一条街道,什么江南的绸缎,西北毡子,关外的皮毛,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