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卫青倾慕公主,卫青心上的人是公主。卫青想和公主抵死缠|绵,公主不喜欢吗?”卫青低沉的声音由远而近的传来,撩得平阳公主油然生出燥热,遑论卫青的手在不断的探上,摩擦着。当初那不懂其门而入的人,如今让平阳公主调|教得已然知道如何撩拨平阳公主。
  “此去不知归期,公主可许卫青放纵一回?”卫青撩拨归撩拨,从来他都牢记一点,他要征询平阳公主的同意。
  不得不说,卫青将平阳公主拿捏得死死的,每回卫青都知道要如何才能让平阳公主同意他所请。
  “你是把兵法都用上了?”平阳公主捉住卫青想要探入的手。
  卫青被捉包也没有半点畏惧,“想让公主点头比打匈奴还要难。”
  对付匈奴,只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就是。
  可眼前的平阳公主不是卫青愿意伤害的人,甚至,是他的神明。
  “公主。”卫青带着哀求唤来。
  平阳公主将他的手抽出,换了一个位置,清冷却透着妩媚的道:“许你。”
  一句许你,卫青如何还能按捺住。
  痴云腻雨之际,卫青紧扣平阳公主的双手,“公主许过卫青,不让别人上公主的榻,公主不能失信。”
  平阳公主都要溺死于卫青的索取中,闻言道:“本宫若非守信之人,岂能让你拿捏。卫青。”
  “卫青在。公主。卫青的主人。”低沉而沙哑的声音透着痴迷,卫青只想让平阳公主记住他,包括他带给她的欢愉,如此,就没有人能在他不在的时候,爬上平阳公主的榻。
  假,刘彻是给了卫青三天,两天后的卫青同平阳公主告辞,“卫青要回去准备。”
  平阳公主看着卫青,并没有多问,只道:“我等你凯旋。”
  卫青凝望着平阳公主,低下头吻向平阳公主,再一次舌唇相交,字字清醒的道:“卫青一定会胜归。”
  照旧,平阳公主没有去送卫青,大军的行军路线,平阳公主从来不细问,无论是刘彻或者卫青那儿,也都默契的谁也不提。
  而朝中随着卫青出征,中宫之位悬殊,有人盯着皇后的位置,于刘彻而言,刘彻和平阳公主提及,“朕有意立子夫为后。”
  平阳公主并没有觉得诧异,笑道:“有何不可?”
  “天下人皆道子夫出身卑贱。”刘彻听着平阳公主的话,不由露出笑容。
  “陛下要的从来不是那些所谓世族。卫氏式微,能倚仗的只有陛下,自不会有外戚为祸。”平阳公主跟刘彻用不着绕弯子,刘彻所忌讳的是什么,平阳公主有数。
  平阳公主继续道:“陛下的长子出自卫氏,不让子夫为后,难道要另择皇后?”
  朝臣未必没有这个意思,可惜刘彻全然不为所动。
  外戚,大汉苦外戚久矣,他尝过的滋味,断不会再一手造就。
  “所谓的卑贱与否,在陛下。陛下给他什么样的身份,他便是什么样的人。诞下皇长子,子夫于大汉有功。如此大功,当立为后。”平阳公主补充一句。
  “也只有阿姐最懂朕。”刘彻这样的皇帝,不需要谁来掣肘于他,相反,他会掌握住所有的东西。一切不可控的他都会想办法解决。
  平阳公主同刘彻一笑,刘彻道:“有阿姐的一番话,朕也就知道这件事当如此。”
  是的呢,当如此。
  不日,刘彻下诏,封卫子夫为后。是母凭子贵,亦或者是子凭母贵,岂可知。
  平阳公主倒是免不了迎对不少人的好奇打听。
  以前的卫子夫不过是平阳侯府上的歌女,如今贵为皇后,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平阳公主有何感想。
  “陛下在有意立后时曾问我,是不是觉得子夫出身太低?于刘家而言,谁的身份算得上高?”在这样的册封大宴上,平阳公主听到这样的询问,岂不知这人存的到底是什么心?
  既知,并不愿意如他们所愿。
  “陛下想要立谁为皇后,只在于皇上想。而我嘛,怎么?皇后尊贵,我这个皇帝的姐姐,大汉的长公主,难道就卑贱了?无论皇后从前是什么身份,如今她是大汉皇后,只会是大汉的皇后。我倒是不至于像各位这般,过不去心里的坎。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了。想要打肿脸充充胖子,又发现连打自己的力道都舍不得。”平阳公主平和得没有任何情绪的声音响起,提醒着所有人,跟她动心眼,想让她出什么头,大可不必。
  南宫公主没能忍住和隆虑公主咬耳朵道:“有时候我都佩服阿姐。”
  隆虑公主道:“阿姐方才在给皇后行礼时,一如当年见薄后时。”
  是的,薄后,那是先帝景帝被废的那一位皇后。
  南宫公主感慨道:“自叹不如,自叹不如。”
  非常实诚的承认不如,听在隆虑公主的耳朵里,叫隆虑公主笑了,“咱们也不多管,学着点吧。”
  一如平阳公主说的那样,要立卫子夫为后是刘彻定下的事,他既然定下,便不会许谁人改变。
  王太后为此事也闹了一番,不同意是不同意,刘彻又不是在征询她的意见,不过是告诉她这样的一回事。
  不出意外,王太后又被气得不轻。
  可惜,任她再生气,甚至没少把几个女儿唤入宫中,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劝着点刘彻,他怎么可能立卫子夫这样的一个歌女为后。
  这让人听说之后,怎么看待他们刘家?
  平阳公主很不客气的扎心提一句,“母亲还是二嫁的呢?对了,当年的薄太后,曾曾祖母也是二嫁。”
  啧啧啧,一通算下来,平阳公主道:“皇上要立子夫为后的原因,一则是母凭子贵,当年母亲也是因此而被立为皇后。二则,无根无基多好,不用担心外戚之祸。陛下苦外戚之祸久矣。”
  后面那一句话,懂的都懂,王太后看着平阳公主不答应,视线落在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身上。
  “皇上不会听我们的,而且我们也确实不怎么想去劝。”
  所以,反对刘彻立卫子夫为后只管反对吧,再反对,也不可能改变。
  在卫子夫被立为后不久,边境传来捷报,“关内侯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直入,斩首匈奴军数千人。”
  几个月没有消息的大军,终于迎来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可以说,卫青这一仗打得漂亮,既让刘彻高兴,也让卫子夫的皇后之位更加稳固。
  卫家出身是卑微不假,架不住现在有一个卫青在刘彻最想出击匈奴的时候,打出大汉的士气,打出大汉的骨气。此战再次验证卫青的能力,卫家,也有能人。
  不过,此战胜,卫青一行并没有班师回朝,用刘彻的话来说就是,还有些事没有处理好,缓一缓。
  “阿姐想卫青了吗?”姐弟之间也是常有调笑之言,刘彻但问之。
  末了刘彻意味深长的道:“听闻阿姐府上有不少俊朗的郎君。”
  平阳公主理所当然的问:“我府上何时没有?”
  来来去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刘彻有心探个底,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探不成。
  “卫青的身份不够。”刘彻又一次重申这个话题,结果平阳公主提醒道:“陛下不要忘记答应过我的事,我的婚事以后由我来做主。我并未说过要嫁卫青的话。”
  刘彻的言外意,平阳公主知道,因而也直接道来。
  “如此最好不过。”刘彻看着平阳公主的表情,也没有要嫁卫青的意思,倒是挺好的。
  平阳公主陪着刘彻又说了一会儿的话,也就出了宫。
  没想到一出来又听到一阵消息,曹襄又把修成子仲打了。
  这都过去两年了,曹襄一如当年的放话,见着修成子仲便打上一次,隔三岔五的打。修成子仲如今是听到曹襄的名号都怕。
  随着打多了,王太后也想让平阳公主管管儿子,平阳公主假模假样的骂上两句,就这样了。
  以至于王太后又给气得不轻。
  最终还是隆虑公主出面道:“阿姐,别把母亲气出个好歹。”
  平阳公主才让曹襄适可而止。
  是以,在听到曹襄又把修成子仲打了时,平阳公主明显一愣,“为何?”
  “似是为了宫中的几个公主。修成子仲又吓唬两位小公主。”来禀的人不敢怠慢,如实答来。
  平阳公主一听拧紧眉头,她考虑的是,以后是不是要把修成子仲弄远点。
  欺负女孩什么的,别说曹襄不乐意看到,平阳公主也想出手教训人。
  “这一次打得有点重,侯爷把修成子仲的手都给打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