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正好,听说洛阳出了时疫,担心老爹的公孙德松从长安赶了回来,那就让他在洛阳这时候一并搞起公共卫生运动。
  平常时候,宣传四害会传病,大家就是听听,现在真出疫病了,就算这疫病具体感染的人数现在还不多,惶恐的人们这时候可是真能听进去。
  勤洗手,有条件就喝热水,尽量少喝生水,冬天苍蝇蚊子是少,但不是没有,看见就灭,老鼠、虱子、跳蚤同样,人和家里重要牲畜身上都要检查,这些都是能传病的东西。
  洛阳的沼气池要等长安那边各方面技术都稳定再来开始建,但是开水房可以现在就开始弄了,再废薪柴也要把这洛阳疫病先度过了。
  十月二十五号发现的病,当场封了长恩侯府,十月二十八号封的街,截止到十一月十号,病症出现的地方几乎都被控制住了,太医院和被征调的民间大夫们都在各个点分发药汤,整个洛阳城到处都是艾草的味道。
  一直到十一月底,年关的时候,那些病人都陆陆续续好的差不多,封锁的街区也都逐一解封。
  太医院这次负责治病和配合防控,工作结束,一群太医都忙着回去给医术再添加点东西,伤寒的治病药汤、预防药汤还有防疫工作怎么做,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了。
  陛下还让户部也派遣官员跟着做人口调查,一直忙到年底的时候,此次昭明三年洛阳时疫的报告也出了炉。
  除了一些身体太差的和年纪太大的,这次及时的疫病防控,让城内就住了五十万人的洛阳,确认染上疫病的人只有不到三万,因时疫死亡的人数,一千都不到。
  染病的数字不论,死掉的一千人,这数字天子看了沉默,百官们却倍感不可思议。
  季节性风寒时疫,在洛阳这样的大城,居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住,死亡人数居然也才只有一千……
  虽然很无力这个时代的卫生条件和营养条件,但没有什么时间留给小白惆怅了,他抓进这个机会,对外宣布了此次疫情黄柏的发现、上报之功,成立了卫生局,和太史局、监制所一样,是独立在六部之外的部门。
  黄柏就任卫生令,负责大晋医药卫生体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医药发展等工作。
  同时,给所有此次参与疫病的大夫论功行赏。
  朝廷给正经医生和卫生部的官职,天子出钱,
  对小白来说,钱和那些瓷器、玻璃是他最不缺的东西了,直接发。
  天子的大手笔太医院的大夫们都感动,外头参与征召的野生大夫们也还是头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大晋君王看在眼里。
  就在外人都看得感激涕零的时候,天子又向天下发了一道诏书。
  天子深感此次疫病中大夫和医学的重要性。昭明五年学宫对外招生,学宫内所学学科也会有医学这一科,并且医学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统考,另一种是参加医学的单独考试。
  希望大晋的优秀医生会越来越多,再有洛阳疫病,能够更快、更及时的防控治病,免我大晋百姓受病魔侵扰。
  成非润色过的诏书,字字句句看得人都要潸然泪下,哪怕觉得医是上不了台面的小道,经过此次洛阳疫病,也再也不能说医学一句坏话了。
  -
  小剧场
  小白:虽然是个普通流感,但大晋可是连感冒药都没有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卫生意识,百姓营养不良是常态,一点都不能相信他们的免疫能力。
  虽然我肯定干的没有家里好,但也不能不干。隔离!治病!分药!特殊时期囤货居奇罪,立法走起!
  底下的阿飘们:虽然看你第五小白难得这么搞起了严刑峻法我们都有点不适应,但是你这也对疫病防控流程的安排也太丝滑流畅了吧,你不是医学一般都还在跟着那些大夫们学药的吗,怎么就对疫病防控这么了解?
  第229章 出行前
  天子诏书发下来的那天,正好是十二月二十八,离过年还有两天。
  原本洛阳学宫这个时间应该都要休沐了,但因为之前学宫也做了封控,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魏骁大手一挥,直接让大家加班,大年三十除夕夜再上半天,休个两天,大年初三继续回来干活。
  陛下给学宫发了过年物资,米面布匹,河套的咸羊肉以及清洁肥皂,大贤多些,普通士人少些,要的是他们开始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给河套产品带货,让未来所有来学宫上课的学子也都跟着有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了解河套产品。
  魏骁就把人都拘起来加班,三十这天再给他们发东西。
  再忙,大贤们也有仆人和弟子会给他们采买过年的物资,大家在洛阳有亲戚的去亲戚家,没亲戚的外地人要么师门一起过年,要么同乡、好友凑在一起过年。
  大家三十这天都盼着赶紧干完上午的活就走呢,一看魏骁走了进来,年轻人都惊的心里打鼓。
  魏祭酒,你又过来干嘛啊!
  我们都知道你是吴地人,一个人孤身在洛阳,也没个家里人一起过年,把我们拉着加班干活就算了,这都大年三十了,你不会下午还要我们继续干活吧,我们真的要赶紧回去打扫屋子了。
  魏骁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年轻人在想什么,轻哼一声,吹起了他这两年蓄的一字胡。
  “这一年大家都辛苦,洛阳时疫刚过,陛下给学宫送来的不少东西,人人都有,让大家好好过个好年。”
  看着这些人瞬间迷糊的表情,魏骁重重咳了两声,很刻意,表示他身体健康,没得风寒。
  外头的张宏立刻带人进来。
  他和那些差役手里都提个篮子,张宏把自己手里的篮子先送给了子川先生。
  “子川先生,这是您的。”
  子川先生不容易啊,身边弟子就这么两个,外头的弟子他还整天操心,老人家好好过个年吧。
  送完这个,他张罗人开始一一分发。
  篮子不小,里面东西也不少,张宏都得粗着呼吸两手提,子川先生一手就能轻松接了篮子。
  竹篮最底下是小麻袋,手一戳就知道装满了粮食。一小罐咸菜,一条干腊肉,一盆河套的咸肉,一块带着艾草香的肥皂。
  这些东西,有些花点钱就能弄到,有些那是花钱都买不到,比如市面上已经都卖光了的肥皂。而陛下送他们的,还是有艾的药皂。
  子川先生看了下,他们大贤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他们弟子和学宫其他士人,那篮子就小一些,只有粮食和咸菜和腊肉,没有河套的羊肉,皂也只是普通的肥皂,还是正常肥皂被切成一半的大小。
  但是学宫人也不少,陛下一个月都在为时疫操劳,这都还能记着他们学宫,是真让他们感动了。
  子川先生把篮子放下,看着魏骁,认真道:“老夫在洛阳也没什么亲眷,今晚过个年,明日就来学宫继续修书。”
  天子对他们这些人真的足够尊重了。
  虽说不会给大钱,也对他们任何一家都没接受,挑挑拣拣在他们中间选些对他有用的才拿,权力什么的更是给的相当有限,一个考试逼得他们所有学派都不得不转向天子所需要的领域,小学的教材更是把他们所有学派都塞到一个语文,另开了数学、科学两个并行的大学科……
  其实真细数天子对他们这些学派的行为,那是天子要什么他都得到了,他们这些学派最想要的诉求一个没达成,也就那几个学派的人才能进朝堂而已。
  这会儿没有什么无条件效忠君父的理念,一些事情其实大家冷静冷静就能想清楚。
  有心人一想,就能发现天子想干的事情几乎都干成功了,而且他一步一步,根本不给任何人,任何学派拒绝的机会。
  每个学派们的最高理想,不止是他们学派能有个站在朝堂的人,更是让君王用他们学派的理念治理国家,然后把其他乱七八糟的学说都封杀掉。
  后者完全没有影子,前者,陛下就算是用奇水和邹氏他们,封官了的还就都只有那么两个,其他人没官位还得给他干活呢,然后现在更是来了个考试。
  考试的卷子,既是挑出有学识有才华的官,也还是给天子挑能让他中意的官,一次考试,进士试卷公开,就能让后面学子都知道他喜欢,他想要什么东西了。
  这其实是个细细想来会让人不寒而栗的事。
  但天子对他们的尊重,也是毋庸置疑的。
  哪家学派的学生和老师不是在奔波的,以前在各国奔波,后面在大晋各地,还不是因为没有人能这么接受他们,给他们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上升渠道。
  这些天子都给了他们,并且他还不会和那些个优柔寡断的国君一样,今天信任喜欢他们,明天就让他们走人。
  有那些给诸学派们带来不少心理阴影的国君,再看看如此一个大气自信又情绪稳定的当今天子,才知道什么是人比人会死,货比货得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