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霍去病看她一眼,道:“怎么了,喝醉了?”
  沈乐妮缓慢摇摇头,没说话。
  霍去病看着她,冒出几个字:“想家了?”
  沈乐妮半晌叹了口气,道:“我父母他们,应该是担心坏了。”
  “他们不知道你来到了这里?”
  沈乐妮摇头。知道还得了?怕是他们宁愿相信她噶了,也不会相信她穿越了。
  “没办法告诉他们?”
  沈乐妮还是摇头。
  霍去病见她眉眼低落,抠脑袋想了半天,然后生硬地安慰道:“没关系,大汉也算是你的家乡,我母亲,还有我……也是你的家人。”
  说到这里,他抬手给沈乐妮倒了杯酒,又道:“喝酒,喝醉了就不想了。”
  沈乐妮望着那杯泛着碎光的酒,忽然笑了出来。她扶着眉头道:“哪有你这样安慰人的。”
  “那我该如何安慰?”霍去病望着她的眼神像是真的在请教。
  “榆木脑袋。”沈乐妮低声说了句。
  “什么?”
  沈乐妮朝他伸出手,笑道:“你说你是我的家人,那今日是除夕,你不得给我发个压胜钱?”[1]
  霍去病瞪眼:“我给你压胜钱?你是不是弄反了,应该是你给我吧?你的岁数比我大!”
  沈乐妮闭眼,心梗。好个大直男。
  这时候,沈乐妮却突然感觉手里落了个什么冰冰凉凉的东西,她睁开眼看去,便见手心里躺着个像是钱币的东西,只不过比钱币要略微大一些,上面刻着不认识的古图,下边缘还刻着两个小字,乃是‘平安’,上边缘打了个小洞,牵了根红线。
  沈乐妮把它拿起来仔细看,待翻过去,见另一面的下边缘也刻了个字,竟是她的姓——沈字。
  “这是?”她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似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嗫嚅片刻,飞快道:“给你的压胜钱。”
  沈乐妮惊讶:“你还真给我准备了啊。”
  霍去病不自然地眨了眨眼,说道:“你来到大汉,远来是客,我作为大汉之人,自然要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沈乐妮笑着锤了下他的肩膀,道:“你小子,算你有心!”
  她举起这枚压胜钱对着灯盏的方向又看了看,皱着眉道:“这字怎么刻的歪歪扭扭的……”她说着忽然意识到什么,惊讶看向对方:“这不会是你刻的吧?”
  “是又怎么了。”霍去病没好气道:“哪里歪歪扭扭了?我刻的明明极好!而且说来应该是你给我压胜钱,我给你准备已经很不错了!”
  沈乐妮笑呵呵道:“抱歉啊,下次!下次我肯定亲手给你准备一个特别的!”
  “那还差不多。”霍去病环起手。
  沈乐妮把压胜钱收了起来,这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低沉的钟鼓声,响遍了整个长安,又在深沉的夜不断蔓延出去。
  “子时了。”霍去病道。
  沈乐妮望着他,绽开唇角道:“新年快乐。”
  霍去病也凝望着她,回道:“新年快乐。”
  -----------------------
  作者有话说:[1]压岁钱在汉武帝时期叫做压胜钱。
  第114章 在这儿等着她
  刘据没想到,新年的第二日,沈乐妮就来给他上课了。
  窗外金色的阳光洒落,将枯枝的影子映于窗扇上;窗内炭火静静燃烧,晕染一室温热。
  “夫子,今日要讲的是什么?”刘据端坐在矮桌前,仰着头问面前的沈乐妮。
  沈乐妮笑眯眯道:“今日,臣给大皇子上一堂科学课。”
  刘据眨着眼:“何为科学?”
  沈乐妮给刘据简单解释了一下,可刘据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沈乐妮便道:“听不懂没关系。科学一词,涵盖之物极为广大,大皇子如今年岁尚小,等您长大了,臣再给您细讲。”
  刘据点头:“是,夫子。”
  沈乐妮从桌上端起一碗水放到他的桌上,对他道:“今日,臣便给大皇子讲讲这个。”
  “水?”刘据疑惑地开口。
  “是的,就是水。今日的内容,就叫做水的三种形态。”
  “三种形态是何意?”刘据拿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她。
  沈乐妮讲道:“三种形态,大皇子可以理解为水的三种不同的样子。就比如这碗里的水,它现在的形态,叫做液体,而液体就是可以流动且摸得着、但没有固定样子的东西。”
  说着,沈乐妮在刘据桌前蹲下,然后一边用手舀起一些水再慢慢倾倒回碗里,一边道:“大皇子瞧,液体就是这样,可以摸得着,也可以四处流动。”
  刘据道:“夫子,据儿明白了。”
  沈乐妮开始提问:“那大皇子想一想,咱们的身边除了水,还有什么东西是像液体一样的?”
  刘据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回道:“酒,还有汤!”
  “大皇子真聪明!”沈乐妮夸赞道。
  刘据主动问道:“那水的另外两种样子是什么?”
  “大皇子不如先猜一猜?”
  刘据又想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夫子,据儿不知。”
  沈乐妮这才开始讲道:“另外两种形态,叫做固体,和气体。”她指着桌子道:“固体的意思,就是像这个碗、这张桌子一样,是固定的,不能流动……”
  她把这两个词的意思解释完后,又讲道:“冰,还有雪,都是水的固体,而气体,就比如咱们喝热茶时,从杯里飘起来的雾气。”
  刘据恍然地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虽然这几个词的概念有些难,但沈乐妮讲的慢且简单通俗,加上刘据本身比较聪慧,所以他倒也能听明白个百分之七八十。
  “现在水的三种形态讲完了,那么大皇子来说一下,是哪三种呢?”
  刘据脆生生道:“液体,固体,还有气体。”
  “没错。那么也就是说,冰块和雾气,和水都是同一种东西。大皇子可知,水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样子?”
  刘据摇头。
  沈乐妮讲道:“因为温度的变化,也就是温热与寒冷的缘故。大皇子想一想,是不是只有在冬日才会下雪,而河水也只有在冬日才会结冰?”
  刘据点头。
  “是不是在春日回暖之时,雪才会融化,河面的冰才会消散?”
  刘据又点头。
  “而一杯茶,是不是只有水很烫的时候,才会冒雾气,当茶水凉了以后,就没有雾气了?”
  刘据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夫子,据儿懂了。”
  沈乐妮总结道:“所以,水在平常状态下是液体,而当环境变得很热时,就会变成气体;当环境变冷时,又会变成固体。”
  关于这节课的内容,沈乐妮并没有讲的很复杂,她现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刘据了解生活里的一些东西,然后培养刘据对于科学的兴趣,就足够了。
  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能让他以后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
  “到这里呢,这节课就算上完了。臣依旧要给大皇子布置一个作业,内容便是请大皇子观察一下咱们身边的东西分别都是什么形态,下节课臣会提问的哦。”
  刘据点头道:“据儿知道了。”说完,他望着沈乐妮,认真说道:“夫子讲的课与石夫子、董夫子讲的都不同,据儿很喜欢听沈夫子的课。”
  沈乐妮弯眸一笑:“多谢大皇子的喜欢。但是石夫子和董夫子讲的,大皇子也要认真听哦。”
  “嗯!”
  等刘据离开,沈乐妮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出宫,这时御前侍候的宫人来找她,让她去见刘彻。
  来到温室殿,刘彻这会儿倒是没有处理奏章,坐在窗边饮茶赏冬日的暖阳。
  “陛下。”沈乐妮来到刘彻面前。
  “来了。”刘彻放下手里端着的茶盏,“课讲完了?”
  “是。”
  刘彻饶有兴趣地问:“讲的是什么?”
  沈乐妮干笑道:“陛下,这说来怕是有些费时间……”
  刘彻挥手,“无妨,朕今日有空。”
  闻言,沈乐妮便给他简单讲了讲。刘彻听完后,挑着唇道:“你讲的,倒是别具一格。”
  沈乐妮呵呵一笑:“深奥之理,臣定是不如石大人和董大人,那臣也只有讲一些简单有趣的知识了。”
  刘彻轻笑道:“国师太过谦虚。能说出那四句话的,又岂是浅薄之人?”
  沈乐妮知道他指的是那四句,便无奈解释道:“陛下,那四句话可不是出自于臣。臣是为了堵住那些文人的嘴,才不得已借用了一下先贤的话。”
  “那也能说明国师是一个博览群书之人。”刘彻夸她道。
  “谢陛下称赞!”
  刘彻转移话题道:“朕听闻,你要去太学授课?”
  沈乐妮点了下头:“董大人说太学学生邀臣去细讲一下这四句话。”
  “刘彻也不说话,就拿一双眼睛看着她。
  沈乐妮笑嘻嘻道:“真是瞒不过陛下。其实臣是想去看看大汉太学是个什么模样,才答应了董大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