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沈乐妮明白他的意思,反问:“陛下可是打算明年春向河西起兵?”
  “确实与朕想的不差。”刘彻说了句,就兀自沉吟下来。
  沈乐妮安静立着,等着刘彻的吩咐或示意。
  刘彻起先一直提着一口气,生怕从沈乐妮口中听到令他失望的结果,如今有了答案,只觉身心都通畅起来。
  他将此事搁回到了心里,却转而担忧起另一件事,便同沈乐妮说起:“下个月,便是册立太子的时候了。”
  沈乐妮眉眼一动,自然看向御案后的刘彻。
  “据儿才将满七岁,朕早立他为太子,不知对他来说,是对是错?对大汉来说,又是对是错?”刘彻捏了捏眉心,似问自己似问下方人。
  自从三个月以前,宣布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后,每日都有奏疏呈到御案之上,尤其是二皇子出生以后,案上奏疏如雪花堆积,所言天花乱坠、不切实际,无非就是逼他收回旨意,待大皇子长成再做决定。
  令他整日看着案上的奏折就心烦,有过一瞬怀疑了自己的决定。
  “陛下的决定,自是英明的。”沈乐妮想起刘彻晚年的巫蛊之祸,斟酌着道:“只是臣有一言,想告诉陛下,也望陛下能记在心中。”
  闻言,刘彻微凝了神色。看她这样子,莫非以后……真有什么坏事发生?
  他赶紧道:“你说。”
  “臣也教了大皇子一阵子,臣看得出来,大皇子是个聪慧端方的好孩子,将来长成,定能成为陛下期盼中的太子。”沈乐妮抿了下唇,继续道:“陛下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都要相信大皇子。”
  殿里静了几息,刘彻开口,声音有些低沉:“会发生何事?”
  沈乐妮默了默,只道:“陛下,如今什么都尚未发生,一切还来得及。陛下无须担忧,只要您时刻记得臣的话,大皇子定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也就是说,据儿以后果真出事了么?
  不过沈乐妮说的是,就算出事,那也是以后的事,如今他提前得知,就一定不允许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不过……究竟是什么事,连沈乐妮也缄口不言?
  她说,让他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相信据儿,莫非据儿是因他的不信任,才出了事?
  难道他们父子间的关系,在将来竟有了嫌隙,这才导致他连深爱的大皇子也不信了?
  刘彻心里一紧,很想追问究竟据儿发生了何事,可转念一想又把想法压了下去。
  对于现在来说,那就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更何况他已有了预警,又有沈乐妮在此,因而对于一件再无可能发生的事,他也没有必要去打听,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第175章 解锁新武器
  “陛下若无事,臣便告退了。”沈乐妮见刘彻久久不语,以为他被她的话影响了情绪,便知趣地及时告退。
  刘彻并未同意她告退,收敛起思绪道:“还有一事,需与国师相商。”
  “陛下请讲。”
  “关于杂交水稻一事。国师觉得,该如何同百官交代?”
  对于这件事,沈乐妮显然对于刘彻想让杂交水稻有什么样的由来不太在意,道:“但凭陛下做主。”
  “你不怕朕将发现此等精粮的功劳安在别人头上?”刘彻哼笑道。
  沈乐妮干笑一声:“既然臣献给了陛下,那便是陛下之物,臣无权干预。何况臣的功劳也够多了,若是再来一个,臣怕树大招风啊。”
  刘彻揶揄:“国师未免低估自己了,依朕看,你如今已是招风至极。”
  沈乐妮笑得有种无力之感。
  刘彻也不再和她说笑,正色道:“既然是国师献出的,朕岂能让旁人夺去你的功劳。朕就说,是国师曾经偶然间找到的高产水稻,当初入长安时将其带了过来,秘密钻研两年才有了些成果。这个解释,国师觉得如何?”
  “臣觉着,甚好。”沈乐妮十分给力地捧场道。
  反正她觉得无所谓了,招就招吧,她也想看看她这棵树能招得什么样的妖风。
  后日的大朝上,刘彻当朝公布了杂交水稻一事,将他与沈乐妮商议好的说辞告诉了百官,又重点提了下今年的水稻亩产,不出所料地收获了一片抽气声和上百张震惊脸。
  在听了这杂交水稻一亩竟能产出七八石的稻子后,以至于前面说的又是国师带来的这句话,百官都没怎么在意了。
  在诸大臣的祈盼的目光中,刘彻大方地按照官职爵位各赏了些才出的稻子,又收获一片谢恩声。
  .
  十月初,第六次军训完成了最后的汇演,顺利划上了句号。
  汇演结束当夜,沈乐妮回到国师府,叫出系统,提交了军训结果。
  熟悉的声音慢慢响在脑子里:“检测到军训成果。
  本次为第六次军训,目标人数为六千人,实际为七千二百一十五人。用时六个月,综合评分为七十七。军训合格,获得积分二百零七分。累积积分为八百二十四分。”
  “正在兑换物品……兑换成功。物品已下发。本次兑换物品为:压缩饼干三千箱,马具两千套,肉罐头一千箱,锰钢唐刀五百把,军用手持弩一百把,弩箭三千支。奖励:防砍服十件,纸笔各一箱。”
  沈乐妮的眼睛险些亮成灯泡。
  军用手持弩啊!还是一百把!
  这次竟然解锁了这么个好东西!
  还有弩箭三千支!这么多,发了发了啊!
  至于其它的东西,除了奖励的纸笔外,沈乐妮倒没有多兴奋,毕竟都是早就解锁了的。但这么多东西里,就唯独手持弩把她笑的都能看见后槽牙。沈乐妮赶紧把书房门锁死,然后迫不及待地从空间里拿出了一把。
  通体漆黑,是单发的,拿在手中还是有点重量。
  沈乐妮细细摸着弩的各种结构,漆面黑的泛着亮光,光是瞧上去,便能看出用来锻造弩的钢铁材料乃是上等中的上等。
  将弩放回去,沈乐妮这才发现箱子里还附带了一张简短说明书,上面写的是手持弩的功能:单发,射程两百米至四百米,精准度高,具有强大冲击力。
  沈乐妮越看越爱,恨不得晚上抱着这手持弩睡觉。
  她之前了解过这时候的冷兵器,如今用在战争之中的,近战武器多为刀剑矛戟,用在远程战争中的,一般是弓箭和大型弩机。虽然也有类似于手持弩的武器,但灵敏度、命中率、爆发力都是如同最初版那般,远不及她如今获得的这个。
  可惜只有一百把,若是将士们人人都能手持一把,就不必再用那笨拙的弩机了。
  “系统,这手持弩能破开的最坚硬的东西是什么?”沈乐妮好奇问道。
  系统一板一眼地回道:“若是抛开一切外因阻碍,按照手持弩的最高威力,可破大象头骨。”
  沈乐妮不知道大象头骨有多坚硬,但想象一下大象那庞大的身躯……嗯,反正这手持弩非常厉害就是了。
  她按下激动的心情,将其它东西都看了看。
  这次除了解锁了一样新武器,还解锁了现代的纸笔。
  沈乐妮搬出两只纸箱子打开看了看,如她所想,一箱里面是书写用的白色纸张,另一箱则是黑色签字笔。
  有了这两个,以后再写信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将东西都收回去,沈乐妮的目光转移到了整个空间上。
  如今她的空间里的东西已经堆成了数座小山,但整个空间极大,望不到尽头,怕是再来几次十几次怕是也堆不满。
  如今已是十月,离明年春的第一次河西之战连半年的时间也不到,她得好好规划一下这空间里的各种东西该怎么用,用多少。
  按照历史,明年春的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同年夏日就是第二次河西之战。不过如今有了外挂,有了这么多不属于此间之物的未来东西,加上经过军训已然焕然一新的军队,不知道匈奴会不会一次就被打得屁滚尿流……
  但沈乐妮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匈奴能令大汉头疼这么久,亦是不能小觑。
  不过东西不能一次就全部拿出来,毕竟后面还有第二次河西之战,几年后还有‘封狼居胥’。她不确定打仗的这几年是不是会接着军训,所以明年就先拿出一半左右就差不多了。
  思量好后,沈乐妮进入到下一个问题,她对系统道:“你替我看看,我那预备教官连,有多少人合格了,顺便把名单给我。”
  系统早在检测军训成果时就对教官连检测过了,当下便回她道:“教官连总共八十四人,合格率为百分之百。”
  沈乐妮呼了口气,继而有些骄傲地叉起小腰。
  不愧是我,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全部拿下!
  如今合格的教官新的老的加起来总共一百六十八人,就算下一次军训人数达到一万人,那也够够的。
  “宿主可要选择兑换成积分?”系统好心询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