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
  作者有话说:求评论,求营养液!
  第189章 满堂文武为何一言不发
  两日后,文武百官如常进入前殿参与朝会。
  从帝王宣告出征具体时间后,每次朝会上议论商谈的事宜大多都有关于战役。
  议政进行到最后,有事奏禀的官员已经上奏完毕,大殿内一时没人说话。刘彻坐于高处环顾下方,适时开口:“朕有一件事,要告知诸位大臣。”
  文武百官垂眸立着耳朵听着,立在前头的沈乐妮饶是做了许久准备,也忍不住紧张地咽了咽口水。
  “朕要说的事,与国师身份有关。”刘彻慢悠悠开口,满意地瞧见了许多大臣略微讶异的表情。他继续道:“国师沈乐妮,于三年前骤得仙缘,被仙神授命扶助大汉剿灭匈奴,又得仙神赐下仙能,可凭空将仙物攫取入凡世。因而国师来到长安,相助大汉。”
  这一番话犹如惊雷炸响,将整个朝堂都炸得震了一震。
  大殿内,除了刘彻、沈乐妮,以及卫青和霍去病以外,其他人都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一时忘了君臣之礼,齐刷刷抬头看向高台御座之上。
  “国师的真实身份乃是仙使,身怀仙神使命。望诸卿谨记,不得对仙使有丝毫冒犯。”
  这个事情真是太令人震撼了,就连那些于官场沉浮几十载的老臣也是第一次如此失态,半晌没有反应。
  高阔的大殿内站满了人,却头一次如此死寂。
  但朝臣们心里却像是万马同时脱缰狂奔一般。
  仙使?!什么仙?天上的那个仙?!
  陛下莫不是糊涂了?这个世上怎会有什么神啊仙啊的?!
  见众臣反应就知道他们不信,于是刘彻掀唇道:“国师。”
  沈乐妮适时出列:“臣在。”
  “你且让大臣们,看看你的仙能。”
  “是。”沈乐妮应下,转过身正对着两侧的大臣们,然后缓缓抬起了右手。
  殿内所有人的视线登时又齐齐聚在了那只摊在虚空的手掌上,死死地盯着,恨不得盯出个什么来。
  沈乐妮意念一动,然后便见她的右手掌心里,凭空出现了一把唐刀。
  她握着刀柄,就那样将刀横在身前,横在众人眼前。
  !!!
  文武百官瞳孔地震。
  位置靠后的官员们,似是没看清一样,纷纷抬手搓了搓眼睛,瞪着眼盯着沈乐妮手里凭空多出来的刀,又搓了搓,又继续瞪着。
  有的胆大的,甚至把头悄咪咪探出来半个,或者把脖子伸得老长,为的就是想看得清楚些。
  刘彻将众臣‘没见过世面’的反应尽收入眼里,颇有些与有荣焉的自豪感。他又道:“将那弩器拿一把出来,也让诸卿瞧瞧何谓仙物。”
  沈乐妮有些无奈地应了下来。
  陛下啊,您这是在……炫耀?
  听到刘彻的话,众臣不由得把眼睛睁得老大,一眨不眨地盯着沈乐妮的左手手心。
  只见沈乐妮抬起另一只手,意念一动,一把通体漆黑的手持弩又瞬间凭空而现。
  吸气声接连响起一片,文武百官总算是有了些反应。
  一旦出了声音,静默许久的大殿像是一潭死水被砸入了一块大石,瞬间沸腾起来。
  众人一边不顾仪态地相互激烈议论,眼睛一边在沈乐妮的两只手上来回扫动着。
  而丞相等重臣,则相对于冷静,只用一道幽深难辨的眼神觑着沈乐妮的手。
  只是再盯得紧,远远看着大臣们怕是也看不出沈乐妮手上的东西究竟有何不同之处,于是刘彻便又开口:“大将军,丞相。”
  被提名的两人依次出列:“臣在。”
  “你二人上前取过国师手中仙物,传于后面的诸卿一同瞧一瞧。”
  两人应下,分别取下了沈乐妮左右手的东西,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与周边人一同仔细钻研起来。
  文官那边拿的是唐刀。
  只见那一把刀,刀身笔直瘦长,翻动间银光凛冽,刀面光滑无一丝杂质,触摸其上冷凉如玄冰,一看便是锻造此刀的铁不是精铁便是其它非凡之物。
  而另一样弩器,入手颇有分量,整体精巧绝伦,每一处都有其用处。通体漆黑似墨,低调却暗含肃杀之气。
  是一把可用于战场的好兵器。
  许多武将看了,呼吸都不由急促起来,激动的面色涨红,纷纷舍不得脱手。有些人甚至忘了身在何处,不顾身份礼教与别人争抢起来。
  大殿之内,一时喧闹如街市,但刘彻看了不仅没有不悦,反而愉悦地扬了扬眉。
  等两样东西传到最后,刘
  彻命人去取了回来。
  大臣们目光随着宫人而动,武将行列更是眼巴巴瞧着,一副望眼欲穿之样。
  宫人取回两样东西后,遵照刘彻的意思交还给了沈乐妮,沈乐妮接过唐刀与手持弩,又当着众人的面将之收了回去,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两样东西凭空消失。
  饶是不相信什么仙神一说的大臣,此时见了此等景象也像是被掐住了喉咙一样,光瞪圆了两只眼珠子,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不相信又怎样,谁有本事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诸卿,可还有什么疑问?”刘彻端坐御座上,看戏一般似笑非笑地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
  这……这这这……
  沈乐妮偷偷瞟着旁人的反应,心里憋不住笑起来。
  他们脸上的表情,此刻都写着同一个单词:unbelievable!
  卫青突然站出来,拱手高声道:“大汉得仙使仙物相助,此次战役定能一举夺取河西之地!”
  公孙弘也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大汉有仙使,定能剿灭匈奴,使得大汉疆土,得以扩增!”
  两个重臣都带头如此说了,其他人也只好压下满心不解和疑问,跟着附和,朝堂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恭贺之声。
  刘彻露出满意之色,开口道:“有仙使在,此次的粮草辎重一事,冠军侯,你与国师再作商议。”
  霍去病出列:“臣,遵旨。”
  说完,刘彻不给其余人任何询问的机会,直接宣布退朝。
  朝会方结束不久,朝堂上有关于国师仙使身份以及身怀仙能的消息就如同长了脚一般,一日便传遍了整个长安,还在往四周郡县传去。
  从高门贵族到平民百姓,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此事。
  长安城如同一锅沸水,一日比一日更沸腾,有种要将这锅水给煮干的架势。
  不同于开智知世的读书人,多是对此抱以怀疑的态度,而普通百姓听说国师乃是拥有不凡之能的人间仙使,本就对国师心存好感的他们,则绝大多数都是激切的心情。又听说国师是来帮助大汉打匈奴的,于是那仅存的一两分质疑,更是顷刻消散。
  有的人激动之下,竟当场就跪地朝着国师府的方向拜起来。最近这几日,各处的道观里香客陡增,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随意择一条街巷,都能听见“有仙使在,此战必胜!”这句话。
  .
  右内史府。
  鲁驭立在一处廊下,廊外两边各有一只用来养睡莲的坛子,此时正值深冬,坛子里的莲叶已经枯败,水面结了一层冰,隐隐可见冰下有几只红鱼游动。
  没一会儿,下人领着太常齐博明自一处小道绕行而来。
  “鲁大人。”齐博明微笑见礼。
  “齐大人。”鲁驭和气一笑,说道:“此处风凉,咱们去书房说话。”
  齐博明颔首,跟着鲁驭一道转去了书房。
  进了书房,暖意如同空气一样将身躯包裹,寒意渐渐褪去。
  鲁驭示意齐博明坐下,后者屁股一沾到椅面就开了口,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想不到,还真被咱们猜准了,看来真是天要相助啊。鲁大人,您的大计,不日便要成了!”
  他们早已对沈乐妮的来历有了怀疑,这下好了,不用他们费力去查去编造,人家自己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暴露了自己。
  “哪里猜准了?”鲁驭心里很亢奋,面上却是一嗤,“没听陛下说,她是仙使。这仙神与妖邪,可是两个极端啊。”
  仙神,人皆敬之。
  妖邪,人皆恶之。
  齐博明不赞同地‘诶’了一声:“大人此言差矣。我倒是认为,随她是仙是妖、是神是鬼,只要她确有不同于常人之处,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嗯,齐大人此言有理。”
  齐博明又‘嘶’的一声,摸着短须眯着眼道:“不过那日朝堂上,咱们可都是亲眼所见,那妖女真能凭空把东西变出来啊!那把刀我也上手摸过,那工艺和精铁,非当世之有。莫非……陛下说的都是真的?”
  鲁驭漫不经心,“是真是假又如何?”
  齐博明面上有一些担忧和犹疑:“若那女人真是得神仙相助,那咱们……岂能对付得了神仙?”
  鲁驭似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不屑地嗤笑:“这世上哪里真有什么神仙,都是装神弄鬼而已。”他望着烛台上燃烧的烛火,目光幽深:“既然她自己先承认了,我们只需添添火,便足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