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五皇子果然犹豫了。
  齐帝冷笑,果然想揽权!孽畜!
  只听五皇子犹犹豫豫道:“父皇,儿臣真的可以吗?那儿臣可以指定一人吗?”
  齐帝一脸冷漠的看他演:“你说。”
  祁承阙:“儿臣想让父皇身边的起居郎,尹守知作辅。”
  齐帝:“……?”
  一个外孙,一个孙子,查亲爷爷亲姥爷。
  这是什么天大的笑话?
  “你为什么想要他?”
  五皇子笑的一脸傻气:“因为尹大人,君子如兰,定不会徇私枉法。”
  ‘徇私枉法’这四个字戳了齐帝心窝窝。
  尹守知是他给太子准备的人才,他想让尹守知做太子的纯臣、孤臣,既然如此,太子必然得是尹守知最忠心之人,要比家族更重要!
  尹守知的才能,齐帝看在眼里也很满意,唯独他的心性和立场,齐帝还未检验。
  尹家本就是齐帝给尹守知准备的试炼场,或早或晚。
  如今五皇子早早的提出来,齐帝动了心。
  既可以测试尹守知,还有了五皇子作为背锅人。
  五皇子人小,齐帝正好有理由‘宠儿子,陪儿子闹闹’,表面过家家,暗里动真格,只看尹守知怎么行动。
  若尹守知过关,这位十六岁的状元郎就是下一个三公九卿,若不过关,他也趁早为太子选下一个忠臣。
  如今拒匈奴来朝已经有六年,边疆形势越发严峻,齐国还有将无帅的死样,齐帝早已决定,只要开战,他必御驾亲征,战场凶险,一旦他出了事,太子无人可用该怎么办……
  他还有多少年能为太子铺路呢?
  这样一想,齐帝立刻有了抉择。
  他走下御台,将五皇子扶起来,一脸欣慰的看着他
  “你都长这么大了,知道为父皇分忧了,好好好,你想要谁朕都给你,随你去查。”
  祁承阙一脸惊喜和孺慕
  “真的吗?多谢父皇!”
  齐帝哈哈一笑,牵着五皇子上了御台
  “来来来,陪父皇看看折子。”
  五皇子忐忑:“儿臣可以吗?”
  “朕说你可以你就可以。”
  齐帝朝着壮公公这个没眼色的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玉儿搬张凳子!”
  祁承阙拆台:“……父皇,那是四哥的名字。”
  齐帝咳了两声:“父皇知道,承景对吧?”
  祁承阙继续拆台:“……这个是三哥。”
  齐帝:“……”
  “那你叫什么?”
  祁承阙心冷如铁,含着一点点微妙的恶意
  “阙。”
  壮公公:“……”师父也没交代遇见这样的事该怎么圆场啊。
  这对儿假父子互相演完了、分开了。
  祁承阙阴着一张脸,回了宫殿,对镜自照。
  他是几个兄弟里最笨的,不如大哥勇武,不如三哥玲珑,不如老四心狠坚毅,不如老六文采斐然,唯一出众的马术也是太子教的。
  他就像见不得光的蝙蝠,只能趁虎狼相斗顾不得他的时候吸口血。
  前世太子三十岁出征倭国,父皇无意间向他透露了一个消息。
  父皇给太子下了毒。
  还说太子有长生之术,但是太子厌恶父皇,不愿意与他分享,太子想逃离他。
  于是他见机向父皇上谏,装病以试太子。
  这样昏君的行径,放在如今的父皇身上定要砍了上谏的人。
  只是上辈子的父皇疑心病病入膏肓。
  满心满眼都入了太子的魔障。
  于是父皇假病以试太子。
  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太子不知真相以为父皇病重,为防老大叛变,与尹守知带兵入京。
  父皇一看上万兵马杀气腾腾而来,以为太子有异心,惊怒之下圈禁太子,下狱尹守知。
  他找到机会,灌了尹守知毒酒,作出尹守知为太子死谏的假象,挑拨太子与父皇的关系,太子兵变二废。
  这是他赢的最彻底的一次。
  只看尹太尉站他这条船上带着整个尹家下了地狱,就知道他赢得多么漂亮了。
  既让尹家给他陪葬,又断了太子臂膀,还挑拨了父皇和太子的关系。
  一箭三雕!
  可惜母妃失心疯了,不仅不和他庆祝,还要杀了他。
  没办法,只能劳烦母妃死一死了。
  最后死在太子手上,也在他预料之中,他死的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死前他用实力证明了他不输给其他兄弟。
  重来一世,五皇子很心累,因为其他兄弟也重生了,他很笨,斗不过他们啊。
  他的那点儿心计,怎瞒得过父皇的眼睛,父皇顺水推舟,这身衣服定占了很大的功劳。
  父皇看见这身衣服是不是想到了太子?
  说他有太子之姿,呵!
  若是前世,他一定会高兴万分,并为之努力。
  现在
  “恶心。”
  祁承阙知道尹守知的品性,有他辅佐尹守知,定会让尹守知踩着尹家飞升成为太子身边最得力的臂膀。
  太子可不得感谢他吗~
  等尹家倒了,母妃的病是好还是坏?
  如果母妃病情加重,想杀人
  唔……让她去报复太子吧。
  然后被太子送下去。
  这样他就自由啦!
  自由万岁!
  第237章 吃葡萄就吐葡萄皮
  尹守知被传召时正与司农卿统计田亩。
  恭请圣安后,从陛下隐晦的话中理出重点,愣了好一会儿。
  五皇子要求和他一起查祖父贪污。
  事情是否太荒谬了些?
  齐帝:“阙儿年纪小,守知要多多包容,朕平日里宠他,将他惯的无法无天,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你多带带他。”
  “下去吧。“
  齐帝根本没给尹守知拒绝的机会。
  也是尹守知经验少,年纪轻,没见过这世面,想推都不知道怎么推。
  只得心事重重的领了命,拧着眉琢磨帝王心。
  尹太尉手里不干净,尹守知知道。
  他小时候不懂,长大些只看家里吃穿用度便若有所悟,等到了江南,太子亲手掀起了五姓案,指向五姓的种种证据也隐隐指向朝堂公卿。
  若没有高位的官员当他们的保护伞,五姓焉能作恶滔天。
  如今五姓已除,郡守、刺史、都尉……落马不知几何。
  众人心里都悬着一根线,生怕皇帝不停手,对朝堂公卿举起屠刀。
  尹守知苦笑,以太子的性子,怎么甘心停手,如今正在选拔的绣衣使监察制度就是太子心中所想。
  太子分身乏术,真要一个州一个州杀过去得多久。
  等绣衣使选出来,会继承太子的志向,成为挖腐肉驱蝇虫的工具,苏州这场风波还会在别的地方掀起。
  他已经铲除了大齐最大的毒瘤,下一步,太子的目标不再是地方,而是朝堂之上。
  尹太尉只会是开始,而非结束。
  事实也如尹守知所料。
  在梅雨季的尾巴,祁元祚单独见了卢大司农卿。
  他将见面地点选在了林定尧墓前。
  当年林定尧为国牺牲,以有功之身下葬,官府为其修冢
  青砖冢与雾蒙蒙的梅雨天同色,交织出哀凄之感。
  “孤与林大人有数面之缘,林大人舍己为公,才华出众,性情坚韧,孤极为敬佩。”
  司农卿附合着:“当年臣初见定尧,他位卑而不谄媚,性情坚韧,受恩必报,如此清风朗月之人,即便考不上科举,日后也定非平庸之辈。”
  “于是,结下了姻缘。”
  “可惜天妒英才,定尧是为吴县百姓而死,他出生在这里,想必走的时候,定也甘愿……”
  祁元祚撑着伞,听雨滴落在伞上的啪嗒声,雨幕中的神情颇有些漫不经心。
  “当年吴县病疫的源头是平浪湖下的沉尸,而那些沉尸又是这片土地上的人造下的杀孽,病疫起于吴县,传遍苏州城,司农卿看来,像不像湖底冤魂的报复?”
  司农卿叹了一声:“因果循环,只是苦了无辜百姓。”
  “因果循环”,祁元祚重复了他的说辞,又道:
  “林大人在吴县任职,其学生司马徽也在吴县,当年孤名下的瓷坊琉璃坊来苏州做生意,往长安传过几封信,经了卢芝的手。”
  “卢芝可曾告诉过大司农卿?”
  司农卿紧了紧手:“……臣,有所耳闻。”
  “司农卿听到的是什么?”
  司农卿站在女婿坟前,良心未泯,说不出谎话来。
  “司马家……”
  “巧了,与孤知道的一样。”
  那时司马徽人在吴县,若真心想救,哪至于让林定尧被关狱中三个月!
  他往长安写一封信告知大司农卿,林定尧都早出来了。
  司农卿远在千里之外,他头一个月知道吴县之事,再收到消息就是女婿死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