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王后正持着一杆小旗子逗着吐出红舌头的狮子狗,见她神色安然,满面红光,我提起的心瞬间放了下来。
无事便好!
王后见我来了,将小旗子递给了一旁的侍女,招呼我在卧榻边的绣凳上坐,还让人捧出些金橘、枇杷、波斯枣让我品尝。
事出反常必有妖,向来,王后对我没这般客气。
王后笑着说,昨日她去了趟玉津园,听太后说起要去琅琊州祭祖,往年都是自己陪太后去的。
只是因为近来身子不爽利,她便想着这次由我替代。
也不知道怎么,我脑中闪过齐沐的身影,几乎一瞬说道:“那世子——”
“世子那里你别挂心,本宫自会跟他说起。如今朝堂、州县并不太平,他忙于国事,无暇在太后跟前尽孝,世孙课业繁重,你是世子妃,替他们承欢膝下也是该的。”
我抿唇挤笑点头表示赞同,寻思,敢情是说我最闲呗。
像是卸掉重担般,王后轻快地站了起来:“那这事儿就算说定了,你且回去收拾收拾,今日就去玉津园,怕是明日就要出发了。”
“这么赶!”我惊呼,及至见到王后生冷的脸,又恨不得打嘴巴。
“趁着天还算和暖,早去也好。过些日子天冷了,老祖宗身子吃不消。你一路跟着可要警醒些,别给老祖宗添堵。”
“臣妾省得,请母后宽心,一路去琅琊州,臣妾定日日勤谨事亲。”
“嗯,不错。本宫也乏了,你早些去收拾收拾,跟羽儿道个别,他最是依赖你,你不在,他怕是有些日子不开心了。”
“母后,真的不用我跟世子说起。”
见她眉弓一皱,我马上解释:“我就是怕世子怪我没把他当回事。”
王后恢复了向来冷傲的态度:“他若是会怪你,也不会把你纵成这般有恃无恐的性子。”
※
琅琊州距越州不远,一路水木明瑟、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风景极好。车马走走停停,行宫供奉得宜,加上太后素来性情和善,朝夕相处间,颇为轻松悠闲。
只是于我来说,若齐沐、齐羽也在身旁,一起享受这远离纷争的自由逍遥便是最好了。
没几日到了琅琊州地界,无非是登高筑坛祭拜,邀耆老坐谈宴饮,寻幽探胜览古叹今。
待齐沐中箭失血过多昏迷的消息传来,我刚伺候太后歇下。
在密函中,常进反复告我自己知晓便好,切莫惊扰了太后。王后那边并没有任何消息,想必并不想让我们知晓此事。
凝霜问我该怎么办,我心忧如焚,只盼着太后能够早日返程。
就这样熬了几日,常进又捎来密信,说世子已经转危为安。凝霜问我要不要跟太后提及,我摇头否决,若是被人查出常进暗传消息给我,后果难测。
也是天公作美,琅琊州气温急转直下,季节似乎一下子从深秋跨入严冬,来自东海的寒风整日吹得人脑瓜子疼。
太后素来畏寒,一众人马从琅琊州返回越州。路上,陪侍的嬷嬷叹气说,本来是打算过完立冬才回的。太后笑了笑,指着我说,一来天气不好,二来看这孩子魂不守舍的,想来身在琅琊州,心早就飞到宫里去了。
我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何曾想太后竟然瞧出端倪,暗自佩服起太后的心细。
好在太后只以为我是想丈夫儿子,并不知道是齐沐受伤的缘故。
回到宫里已经深夜了,想到自己一身旅尘,我当夜便留在椒房殿。
沐浴更衣刚擦好头发,却有东宫的人来报,齐沐让我过去,这才急急忙忙罩了一件藕粉色披袄,东宫的人在前面掌着羊皮风灯,凝霜、裁冰跟在我身后,往东宫赶。
烧着地笼,满室和暖。齐沐靠在榻上,墨发半束,中衣外披着玄色裘袍。比我离开时,齐沐更白了些,面颊微凹,眼下泛着青紫。
我愧疚又心疼,一时僵立在原地。或许是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一种压迫,我不由行了跪礼。
齐沐低哑的声音从我上方传来,带着疏离与不快。
“怎么不过来,你在怕什么?”
我这才移步塌前,从他中衣的衣领处,我注意到了一缕白色纱布。
“殿下的伤口还疼吗?”
“死不了。”
他素来不会对我说如此无礼的话,好像被无形的锋刃割了一下,我低下头开始沉默。
“你从琅琊州回来怎么都不过来,想必你入宫便知道我受伤的事了吧。”
“夜深了,臣妾想着殿下或是睡了,打算明早再来。”
“是吗,看来是我多心了。”
此时,有人传禀赵美人来见。
齐沐闭上眼,轻轻放下手中的书:“旅途劳顿,你一路伺奉太后辛苦,赶紧回吧,明日早些去望望世孙。”
刚来就催我赶紧离开,若非内侍一堆,外面还等着赵美人,我真打算赖着不走,缠在他身边。
我很听话地退出,不再朝他再看一眼,即使我很想扒开他的中衣,检视他的伤处。
外殿
是赵美人,隔着数尺,我能隐隐闻到她身上的花香。
“更深露重,娘娘保重身体。”赵美人盈盈施礼。
“这些日子伺候殿下,辛苦你了。”
“这是臣妾分内之事。”
出了殿,月上中天,连绵殿宇隐藏在巨大的阴影中,空中倏忽而过的黑鸦,伴着尖厉的叫声,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