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就连谢冲本人都没能想到,皇帝兄长对他的纵容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然而有成见在先,谢冲只觉得这又是谢况迷惑他的举动。
  唯独谢宜瑶是预见了这一切的,只因她对这对兄弟足够了解。虽然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发生改变,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但谢冲和谢况的性格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前世谢冲也曾从前线直奔京城,当时的谢宜瑶虽不像现在这般关心军情政事,但也会格外留心朝堂上的权力变化,得知谢况没有责罚谢冲时,也免不了大吃一惊。
  现在的谢宜瑶多经历过二十余年的风霜,能猜到谢况这么做背后的道理,既有兄弟私情,也是权力制衡的要求。
  果然谢况还是她所认识的那个谢况,并没有超出她的预料,想到这里,谢宜瑶莫名地安心。
  谢冲却疑神疑鬼,虽然在谢况面前多次感谢了兄长陛下的大恩大德,但私下却又做起了两手准备。
  ……
  以往叔侄二人商谈要事,往往是谢宜瑶主动找到江夏王府,今日却有所不同。
  “叔父有一事拜托你,阿瑶可否答应?”
  谢冲态度放得很低,话里话外却并没有求人的意思。
  谢宜瑶回他道:“侄女并非无所不能的,四叔总要先说有何事要我相帮,我才好判断能否答应呀。”
  谢冲不擅长与人谈判,向来是别人有求于他,若是到了谢况面前,示弱认错这一招则屡试不爽,因此那些交谈的技巧他是一点都不会的。
  思来想去,谢冲选择了先拿出他的筹码。
  他像终于下定了决心的样子:“阿瑶,你可知道你阿母她当年在襄阳……你那时候已经不小了,应当记事了,对吧?”
  听谢冲提起袁盼,还一副语焉不详的样子,谢宜瑶不免有些不悦。
  “四叔,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不必弄那些弯弯绕绕的。”
  谢冲清了清嗓子,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我知道这些年你一直记挂着你阿母。因此我也不忍心瞒着你,实话实说,她当年的死,另有隐情。”
  “隐情?”
  谢宜瑶起了兴趣,难道谢冲当真知道些什么不成?
  “你若答应帮这个忙,我便告诉你。”
  谢宜瑶差点没被谢冲逗笑,好在她能熟练地做到不让内心的情绪暴露在外,甚至是用另一种情绪伪装。
  她表露出焦急和迫切的样子:“我答应你,你快告诉我,阿母的死,到底有什么隐情?”
  “你只知道她当年是自缢而亡,可知道她为何选择这条不归路?”
  “我……我不知道。”
  “你定然想不到,那条白绫,当初是你的阿父派人送过去的。”
  谢宜瑶猛地站起来:“四叔,这话可不能乱说!”
  谢冲俨乎其然:“你为何不信呢?我当时就在阿兄身边,亲耳听到的。他本意只是想气一气她,谁知阿嫂她不愿受气……唉,那之后,阿兄他也很后悔。但我想,这件事瞒着做孩子的,到底不公道。”
  谢宜瑶缓缓坐下,冷笑道:“当真有趣。”
  他若是真的这么想,何必忍到现在。不过是一文不值的虚情假意,以此离间她和谢况罢了。
  谢况可曾想到他珍爱的骨肉兄弟,根本不把他们彼此的情谊放在眼里?
  谢冲没想到的是,现在谢宜瑶和谢况的关系,根本不需要额外的挑拨,就已经足够糟糕。
  他更想不到,其实谢宜瑶早就从旁人那里得知了白绫的事。
  自她重回襄阳归来,已经三年过去了。
  当初,谢宜瑶并没有完全听信徐梅香的一面之词,这三年间,她明里暗里查过一些蛛丝马迹,虽然没能找到决定性的证据,但基本已经认定了此事。
  现在多了谢冲的证词,更可以盖棺定论了。
  谢冲还以为谢宜瑶是沉浸在得知真相的震惊之中,他知道她和谢况的关系虽然不好,也敌视太子一派,但仅就此未必真的愿意冒着风险帮助自己,所以才借着袁盼的死来挑起她对谢况的仇恨。
  他需得好好利用仇恨
  这种情绪才行。
  “阿瑶,你听我一句劝,这事最好还是不要当面质问阿兄了,他肯定是不会认的。”
  “多谢四叔提醒,我都明白。四叔不是有事需要我的帮助吗?究竟是什么事,不如说来听听,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必然相帮。”
  这就是成了一半了,谢冲心下大喜。
  “我那江夏王府,人多眼杂的,终究是不能随心。我想藏一批东西在你公主第上,不知你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有什么东西,得是用‘藏’的?”
  “你真想知道?”
  谢宜瑶点了点头。
  “那你附耳过来。”
  谢宜瑶凑近了些,只听谢冲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四个字。
  甲胄、兵器。
  二人之间距离恢复正常,谢宜瑶却停滞在今天的第二次“震惊”当中,谢冲看她这样,连忙解释道:“我也是为了自保。你先前也说了,我那两千人还不足以抗衡,既然到地方去收拢兵将无望,不如求个甲坚兵利。”
  谢宜瑶沉思片刻,说道:“我可以帮四叔,但是公主第不行。”
  “为何?”
  谢冲有些着急,生怕谢宜瑶不同意,她要不同意,这事便办不成了。
  “我虽然念在阿母的份上,把舅父他们一家安置在了公主第,但我并不知晓陛下会不会给了舅父什么任务。毕竟,他当年也曾被安排在四叔你府上。”
  谢冲觉得这话似乎有些道理,他当时也怀疑过袁睦是不是谢况派来监视他的,于是问道:“那还能怎么办呢?”
  “皇帝尚佛,对于佛寺的僧侣比丘最为宽容。我听闻有不少贫苦人为了能有一口饭吃,选择投身佛寺寻求庇护。先前我在京中出资建了几所寺庙,还与城郊的石城寺有旧。我替四叔联络联络,在佛寺中藏些东西不在话下。”
  “这事靠谱吗?那些僧人会不会说出去?”
  “四叔放心,都是信得过的人。只要给够了钱,他们是肯定不会说出去的,这事要是被知道,可是要掉脑袋的——我们的未必,他们的就不好说了。”
  谢宜瑶认真地看着谢冲的双眼,说道。
  谢冲心中还有些犹疑,但此刻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而且要是经过谢宜瑶的手来办这件事,万一败露了,他也能想办法撇干净。
  “那好,四叔就拜托你了。需要钱尽管和我说,需要多少叔父都出得起。”
  得到了谢冲在金钱上的的保证,谢宜瑶便很爽快:“四叔放心吧,我定能为你办好。”
  第56章 不轨之心(五) 江夏王欲反。……
  公主第的书房中, 谢宜瑶正来回踱步,书页是一张张翻着,脑袋却时不时向外探去。
  灵鹊甫一回到公主第, 就立刻前来书房回禀状况, 谢宜瑶看到她出现, 立马放下了被攥皱的书卷:“一切都顺利吗?”
  “殿下放心,都很顺利。”
  谢宜瑶这才松了口气,心中隐约的焦急和不安烟消云散。
  她不是第一次替谢冲做会掉脑袋的事了。前世今生,她再次和谢冲成为了共犯,仿若冥冥之中的宿命。
  但这一次谢宜瑶吸取教训了。
  不久前, 谢宜瑶出资新建的一座佛寺竣工, 其名为观音寺。观音寺的位置好巧不巧,就在城西河畔,和谢冲的王府隔岸相望。
  京中王公们的府邸, 并不像公主们的宅第坐落于内城,像江夏王府就在西城, 离皇城有一定的距离。
  要在西城和宫城之间往来,也是要比公主第多过一重宫门, 甚至还要多越过一条河。
  因此即使同为皇亲, 比起宗室诸王,公主们出入宫中要方便得多, 这也是谢冲考虑与谢宜瑶合作的原因之一。
  不过到了此时此刻, 这样的地理位置关系反而有利于谢冲, 王府靠近渡口, 他私底下运输物资就更不容易被察觉。
  谢冲是联系了谁替他弄来这些兵甲的,又是怎么收买了渡口检查的官兵的,谢宜瑶都不得而知。
  她只知道这批东西顺着长江被运到渡口后, 其中不大要紧的直接由人搬至江夏王府,而兵甲一类则会被暗地里搬到观音寺。
  在渡口可能会遇到人检查,但以谢冲的权财,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观音寺里是谢宜瑶安排的人,这批货物被观音寺包装成修造佛像、佛塔的原材料,借着公主的身份和佛家的由头,再被不动声色地送到石城寺,藏匿在寺庙当中。
  其中个个环节涉及的人虽然不多,但花费的成本却不容小觑,好在谢冲主动提出由他来出资,出手十分阔绰。
  谢宜瑶甚至还从中榨了不少油水。
  她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让好处都让谢冲一个人拿去。
  眼看第一波东西平安无事地落地,谢宜瑶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才算是落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